|
于希寧(1913—2007),山東濰坊人,原名桂義,字希寧,及長以字行。別署平壽外史,魯根、管龕、梅癡,齋號勁松寒梅之居 。此教程按連續(xù)的畫面,表現(xiàn)一幅寫意石榴小品作畫的全過程,每個步驟圖皆配有文字說明,講解用筆用色的方法,學(xué)習(xí)起來簡明易懂。 1.用兼毫大筆調(diào)淡墨,再少蘸濃墨,中鋒落筆,稍頓,圓筆快收寫出石榴的一半。一筆中要體現(xiàn)墨法的濃淡干濕變化。 2.再用側(cè)筆露鋒落墨,稍有斜勢,略頓,轉(zhuǎn)鋒圓收,寫出石榴的另一半。兩筆將石榴基本形體畫出。 3.筆尖再著焦墨,由外向里,或圓起、或尖起,以大小不同的筆觸,點寫石榴微微張開的花萼。 4.未開縫的小石榴也用兩筆點成。 5.再加兩筆焦墨花萼。 6.換大白云筆,飽蘸西洋紅或曙紅,點寫石榴子。點時要圓中見方,大小錯落,并注意濃淡變化。 7.用狼毫長鋒小筆,蘸濃西洋紅或曙紅,略調(diào)墨趁濕用干筆勾勒石榴子。用大白云筆蘸老綠(花青加少許藤黃),點厾第一組葉片,大葉臥筆橫拌,小葉中鋒豎點,橫長葉中鋒橫寫,收筆上挑。 8.在畫面右上方寫出第二組葉片,使兩組葉片遙相呼應(yīng)。 9.用淡汁綠在第二組葉片右下方疏筆漫寫另一組葉片。用老綠在第二組葉片上再加一筆以加強(qiáng)份量。至此三組葉片完成。 10.用小石獾長鋒筆或小山馬筆蘸焦墨,由下向上,中鋒用筆,方折逆行,時快時慢,頓挫有力寫出枝干,用筆宜拙澀。 11.用焦墨干筆寫出穿插的小枝。原筆再著濃墨勾寫葉筋。枝條干筆飛白處略染赭石水。
12.小品章法雖簡,仍需苦心經(jīng)營,每加一筆都要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達(dá)到筆有盡而意無窮之境。此幅僅落名款,鈐孤章。
于希寧作品欣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