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常常說要做到心靜如水,不是難,而是太難。 一是靜,少說話,多傾聽,因為愛說話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寧靜的美。而且,言多必失,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相交多年的摯友,多言也會讓人感到厭惡。 二是緩,有句誡是,訥于言而敏于行,但在某種情況和某種環(huán)境下,應(yīng)該是,訥于言而緩于行。 三是忍,面對不公,別氣憤,別宣泄。一來是氣憤傷身,二來是氣憤不解決問題。要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要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 四是讓,大是大非,不能退讓,但小事情,盡量聽別人的意見。能按別人的意見辦的,就不堅持己見。與其苦守蒼田,不如放眼原野。而且如果是按別人的意見辦的,就算是錯誤的也就有所分擔(dān),不必一個人苦苦支撐。 五是淡,一切都看淡些,對名利,對金錢,對感情,沒有什么是離開了就不能活了的東西。得失也是辯證的。你在這方面損失了,你的心靈會得到釋放,會有機會去嘗試別的選擇。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靈平靜,就越能體會平凡的幸福。 六是平,平凡,平淡,平衡。不要做有棱角的人,有棱角的壞處,就是別人咬起你來很容易下口。盡管平凡的人,沒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時間最長。人要活得精彩,首先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人說對事業(yè),要信奉唯物主義;對生活,要信奉唯心主義。因此,我們需要有親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間。在那里。我們就可以釋放自己的心靈。顯示我們的不平凡。 放不下的是執(zhí)著,放下的就是解脫。萬言萬當(dāng),不如一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