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書友會第10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dǎo)讀:小說中常有高人“掐指算來”的情節(jié),你也想在學(xué)習(xí)中醫(yī)時用此法門嗎?來看看,挺有意思。(編輯/瓦力) 用掌訣巧記傷寒六經(jīng)欲解時 作者/劉天夫 學(xué)習(xí)《傷寒論》的六經(jīng)欲解時不可避免??蓪τ诔鯇W(xué)者來說,記憶有些困難。我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我的方法是用掌訣作為輔助,來幫助記憶欲解時。什么是掌訣呢?簡單來說,就是將天干、地支等分布于手掌上,幫助記憶運算。因六經(jīng)欲解時只涉及地支,所以別的我們暫時不具體研究。 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將這十二地支分布于左手上,位置如圖。 接下來再將六經(jīng)的欲解時重新排序: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凌晨3點-上午9點)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上午9點-下午3點)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下午3點-晚上9點)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晚上9點-凌晨3點)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晚上11點-凌晨5點)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凌晨1點-早上7點) 這樣排序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從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對應(yīng)的欲解時規(guī)律是:3-9-3-9-3。而在從太陰-少陰-厥陰的過程中,都是差一個時辰(即2個小時)。且每個病的欲解時都是三個時辰,即6個小時。 那么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個順序怎么記呢? 少陽寅卯辰,太陽剛剛出升,陽氣量少,為上午; 太陽巳午未,一天陽氣最多的時候,為中午; 陽明申酉戌,經(jīng)過中午陽光的照射,陽氣儲存量較多,比太陽少,比少陽多,為下午。 太陰亥子丑,此時太陽已經(jīng)不見了,為陰氣最重。 少陰子丑寅,陰氣減少為二陰。 厥陰丑寅卯,陰氣再次減少,為一陰。 將此順序分布于左手則為: 從少陽開始,順時針方向,為少陽→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樣我們可以“掐指一算”來找六經(jīng)欲解時了。 以上僅是個人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I 版權(quán)聲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