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季諸生,青年時發(fā)憤為經(jīng)世致用之學,并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后漫游南北,曾十謁明陵,晚歲卒于曲沃。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nóng)及經(jīng)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jīng)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 作品欣賞 顧炎武行楷書《恭祝子翁詩扇》金箋本,17×52.4cm,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經(jīng)學征南舊,家聲宰相源。功名參正觀,風格壓開元。杜曲天彌咫,長安日始暾。承明占集鳳,阿閣候巢鹓。秉燭恒焚草,牽裾屢進言。埤梧秋葉下,苑樹夜烏翻。中外更敭歷,畿邊每劇煩。新硎批大郤,利器別盤根。太白躔南極,蚩旗見海門。持符還魏尚,叱馭到王尊。惠澤甘棠埭,訏謨石鱉屯。城云低拂蓋,江月迴浮樽。入相淮南節(jié),遄歸山甫轅。鋒車看夕召,玉幾正臨軒。 款署:恭祝子翁老祖臺并正,東吳顧炎武。 顧炎武《行書手札》 紙本行書 14×13.2cm 上海圖書館藏
顧炎武《行草書手札》紙本行草書 臺灣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
|
|
來自: 百了無恨 > 《清代1644-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