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和你的愛人分手了, 散伙飯一定要在我店里吃, 保證他記你一輩子!” 老王說的, 就是他那家 在成都火了整整13年的川菜店, 好吃客。 你問多火? 也就是13年里 每天都有人風雨無阻地排隊而已; 也就是這條路衍生了一圈 “代替排隊”的公司和業(yè)務(wù)而已。 被CNN報道, 上新加坡版《舌尖上的中國》…… 就因為一個字兒——辣! 辣!! 14年, 浙江衛(wèi)視《爽食行天下》 尋到老王的店, 華少才吃一口, 就辣得飛起~ 辣~~~~~ 火13年, 就靠這道“跳水美蛙”, 后邊紳藍君給你講。 “你點微微辣,給對方點變態(tài)辣。” 末了再補一句, 這是我們之間的最后一頓飯, 希望你能吃完, 可以的話再喝幾口湯吧! 看著他辣得天靈蓋都要炸了, 你再鎮(zhèn)定地呷呷嘴, 吐出兩個字, 巴適 ~ (四川話,超級爽)?!?/span> 老王擱下筷子, 朝紳藍君滿意地抿了抿嘴唇, 補充到: “就跟談戀愛一樣, 你跟誰到老還真不一定, 如果沒做這道菜, 指不定這會, 我還在珠穆朗瑪峰上蹲著呢?!?/em> 巴適,巴適…… 雖然這道菜到今天已經(jīng)非常滴高調(diào), 但我老王 (本名王離軍,念著生分,你還是叫我老王吧), 起先只是想賺點路費。 很多人看我第一眼就覺得我像個商人, 其實我就想當個“浪子”。 做一家餐廳, 等它紅火起來的時候就撒手。 然后背著一口鍋 到非洲、到珠峰、到死海…… 黃家駒扯著嗓子飆的 “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我想到珠峰上邊試試。 所以,03年, 兩個廚師朋友來找我開火鍋店。 想著能賺點小錢, 又能每天喝點小酒撈水煮魚, 我把積蓄都砸了進去。 結(jié)果類, 開業(yè)的第67天……非典來了。 啊,往事不堪回首~ 以往晚上一到點, 滿大街都是叼著烤串舉著啤酒, 這會兒是死寂死寂的。 人沒了, 每個月5萬5萬地虧, 5萬吶, 那時候都能在成都買一套房子了。 好不容易熬到非典過去了, 兩個廚師卻開始鬧騰了…… 老大的火鍋店就剩我一人撐著。 特憋屈。 我老王從來不是一個服輸?shù)娜耍?/span> 敢洗四年冷水澡, 敢在冬天穿著短褲爬了四年岳麓山, 敢叫板教授, 敢給博士生開黨史課…… 不就虧了幾個月么, 我就不信和開餐廳沒緣分咯。 于是我盤下了另一家店, 一家賣蛙的自貢店, 取名“好吃客” (90年代還沒有“吃貨”這么潮的詞語, 我就把和我一樣喜歡美食的那類人稱為“好吃客”), 做起了魚頭火鍋。 四川人哪個不愛吃火鍋, 這回還開在成都的美食名片之地 ——科華北路,準火兒。 往收銀臺一坐, 二郎腿一翹…… 結(jié)果客人來了說的最多的是: “蛙呢?” 恩,以前的店就是做蛙的~ 原來, 客人們還惦記著原先這里的蛙。 上帝要吃, 我也就試著做。 做, 但也想有點不一樣的味兒。 想要征服那些刁鉆的舌頭, 還得是自貢“核能級的辣”。 拜《舌尖上的中國2》所賜, 自貢菜也就是鹽幫 (因為自貢是古時總要的鹽產(chǎn)地, 所以別名叫鹽幫)菜, 早就揚名海外。 鮮辣無比, 厚且濃…… 吃進入第一口沒什么攻擊性, 幾十秒過后, 辣味從舌根竄出, 整個口腔都是濃重的鮮辣味。 直沖喉嚨、腦門, 全身毛孔都biu地一下張開了。 看著就火辣辣的, 對不, 有機會你一定要試試~ 最久負盛名的就是那道水煮牛肉, 把這辣味做絕了。 自貢菜這種菜系, 可以說是把姜用到了極致。 大把大把的鮮子姜, 切片,剁絲…… 泡椒、野山椒、小米辣 (川菜里常用的云南小辣椒), 還有蔥蒜, 一塊兒搗細碎了。
再加上川菜之魂——郫縣豆瓣, 和著當?shù)氐木}、醪糟、花椒…… 不斷翻炒, 最后出來的湯汁才會辣么鮮紅濃郁。
這個水煮牛肉炒底料的方法, 完全可以借用過來嘛~ 先炒后煮, 介乎中餐和火鍋之間, 我就自創(chuàng)了一道“跳水美蛙”。 將蛙洗凈去皮斬塊, 腌好后, 下到底料里翻炒,煮熟, 然后以火鍋形式出品。 端上桌時, 湯還在冒著泡~ 用筷子夾起一只蛙放入油碟, 提起來, 亮晶晶的紅油順著蛙腿滴下來。
不行了, 寫到這里, 我又想回去吃一鍋了~ 嫩滑到極致的蛙肉, 蛙腿健碩有力、啖啖肉, 簡直比得上跳水運動員, 入口一嘬就脫骨, 保準辣到你打顫, 辣到你會根本停不下來。
翻開來, 鍋底的豆花作才是隱藏的大boss, 滑溜溜的超有豆味, 絕對是重度吸辣選手~ 個把月后, “跳水美蛙”一推上飯桌,就火了, 火得讓我猝不及防。 9名員工,15張桌子, 小店每天辣么多人。
嘿嘿, 老王我忘記告訴你, 我是吃自貢菜長大的。 中學的時候 被寄養(yǎng)在縣城里的阿姨家, 阿姨家的祖輩 以前是自貢當?shù)馗蛔愕柠}商, 所以對吃的特別挑剔。 家里的豆芽 都要切得整整齊齊才下鍋炒。 “狗鼻子”、“好舌頭”, 是打小就練出來了的……只不過, 這道美美的田雞做出來之后, 我就沒打算繼續(xù)這天賦異稟。 鍋鏟一丟, 我,跑路了。
這不, 還有個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么…… 把門店交給店長幫忙料理著, 我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在路上”。 走遍東南亞、歐洲等二十幾個國家, 最后一站非洲結(jié)束的時候, 我突然就想吃自家的跳水美蛙了。 打包打包行李, 我回到了那條科華北路。 當我灰頭土臉地出現(xiàn)在店門口時候, 正巧碰見服務(wù)員從餐廳里走出來, 斜著瞟了我一眼沒認出我來, 把餐廳門一拉, 對著外面排隊的人就吼: 今兒不營業(yè)了。 一長溜塑料凳發(fā)出吱嘎吱嘎的聲音, 黑壓壓的隊伍里全是抱怨。
我說, 現(xiàn)在的好吃客, 隊伍再長, 都不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了。 看著這不按規(guī)矩來的的服務(wù)員, 還有破兮兮的桌椅, 我忽然覺得, 自己實在是對不起這些排隊等著就餐的客人。 沒有這幫人, 我哪能來的錢錢走那么遠的路。 這幾年, 我就光顧著自己出去浪, 一直對這家店不管不顧的, 沒考慮過要是店倒閉了怎么辦, 也從沒想過員工以后的發(fā)展…… 好像,有點自私了呢。 流浪了9年, 也是時候該結(jié)束了。
這一年, 也算是我正式告別了自己的流浪者心態(tài)。 開始四處求學, 參加全國各地的培訓和課程, 跑內(nèi)外,跑了不少地方…… 前前后后花了幾十萬, 得到了前中國區(qū)麥當勞老總 等餐飲高人的指點, 以及美國開了1700年連鎖店的 熊貓快餐創(chuàng)始人的點撥。 好吃客不是我一個人的, 是大家撐起來的, 我得做些事情, 給好吃客長臉, 給成都長臉。
(視頻截圖來自浙江衛(wèi)視《爽食行天下》) 我們店火了之后, 模仿跟風的不少, 但最后活下來的卻沒有 從口味到環(huán)境到服務(wù), 為了一道菜, 我和團隊年復(fù)一年在努力。 2012年, 美國CNN的報道 “8 best foodie towns in China” 說成都美食, 只推薦了兩家店, 其中一家就是我開的自貢好吃客。 2013年, 新加坡國家電視臺主動聯(lián)系我們進行采訪報道…… 2015年, 日本的一檔著名網(wǎng)絡(luò)美食欄目, 把我們的跳水美蛙, 排在最好吃的成都美食第四名。 怎么回報那些打著雨傘、 冒著風雪在外排隊的客人? 怎么回應(yīng)越來越多的好吃客的追捧? 我想,唯有把這件事, 繼續(xù)好好做下去。 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味道, 還有壞境給到他們。 將來,我想做的, 是讓好吃客的味道, 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甚至開到國外。 為了這個宏大的的愿望, 我想要找到一批和我一樣的 愛吃愛折騰的好吃客。 我想在這里, 你不需要安靜優(yōu)雅, 只管燃起來、嗨到爆! 在我這里, 即便是情話, 也講得咬牙切齒! 在自貢好吃客, 把自己辣得哭一場, 傷心事通通忘掉, 走出門一樣腳底生風。
我說, 生活是沒法預(yù)料的, 你今天還在爬珠穆朗瑪峰, 明天說不定就去當廚子了。 所以, 不如扎進現(xiàn)在的生活, 轟轟烈烈干一回, 那才是痛快的人生。 BY:有束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