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琴之路漫漫且修遠 孩子學琴考完10級之后,除了少數(shù)有志于從事音樂專業(yè)學習的孩子繼續(xù)學習外,大部分的孩子往往出于“迷惘”甚至“停滯”的學琴狀態(tài)。 一部分孩子雖然習琴也在繼續(xù),但是練琴效率大不如前,樂曲的選擇較為隨意,練習要求放松,沒有考級的壓力,練琴似乎失去了動力與方向;而其余大部分的孩子則是考完10級后對樂器逐漸冷淡和遠離,甚至“絕緣”——碰都不愿碰,10級過關也意味著琴路的終點,10級過后學琴生涯仿佛理應“功成身退”。 應該說,從主觀上來說,10級考完后,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繼續(xù)學習,畢竟藝無止境。10級之后的學習內(nèi)容還是有很多,而且練琴已經(jīng)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學琴之路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就此放手甚至丟棄,實屬可惜! 一部分是客觀上的: 首先,孩子的作業(yè)、功課負擔逐漸加重,難以抽出時間來持之以恒地繼續(xù)練習; 還有一部分是主觀上的: 家長和孩子對習琴的意義、對考級的目的沒有清晰的認識,存在一定認識上的誤區(qū),使學琴之路難以為繼。因此,造成10級之后的樂器學習,不知道如何合理而有效的安排。我作為一名老師,針對以上情況作一個剖析和建議。 1. 為什么要孩子學琴? 2. 學琴的過程中要學到什么? 3. 可以達到什么目的? 這是孩子、家長和老師應該首先思考的問題。 器樂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有一技之長——能彈會奏,掌握一定的器樂演奏技能和知識,還有讓孩子通過樂器的學習逐步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胡的學習過程,需要反復聆聽、練習、比較和鞏固,這一過程是逐步提高其感受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詮釋美的能力的過程,是逐步提高其審美能力的過程。 器樂學習的另外一個目的在于通過學習,培養(yǎng)其堅忍頑強、精益求精的學習品質(zhì)。學琴要持之以恒,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演奏時需“精雕細刻”甚至“吹毛求疵”的細磨;演奏出現(xiàn)問題時,還需要孩子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需要孩子能坐住板凳,抵擋住愛玩的誘惑、克服疲勞等困難。 所以,習琴過程是其觀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耐心毅力等學習品質(zhì)逐步形成的過程,這一過程對孩子的心智成長和成熟能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一些琴童家長是抱著“盲從”的心態(tài):隨波逐流,趕“時髦”,別人報考級,我也不落下;有些是抱著攀比的心理,實際上,以上的幾種考級心態(tài),都違背了器樂考級的初衷:考級是孩子階段練習成果的平臺和校場。藝無止境,10級過關“看上去很美”,但不能給習琴之路畫上“休止符”。就像登山,10級過關只能說明樂器學習到了一另一個起點和平臺,后面還有更高的山峰要去征服。 十級考完后,除了少數(shù)走專業(yè)音樂之路的學生繼續(xù)練習外,對于絕大部分在練習時間和精力無法如初的業(yè)余琴童,建議如下: 1. 練習時間因人而異,做到“雖少不?!薄?/span> 因為功課作業(yè)增多,不能有以往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練習,此時,在練習時間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適當?shù)卣{(diào)整安排。 但是無論如何調(diào)整,二胡練習的時間都要保證,不能一下斷了。時間是擠出來的,在練琴時間上,各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重新制訂計劃和目標。 2. 練習多方拓展,做到“面廣度寬”, 練習時盡量涉及多樣的音樂作品。 二胡作品浩如煙海,古今中外,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太多太多,可以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練習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3. 溫故知新,理性梳理。 部分孩子10級雖過,但是“關過能不達”。就是沒有達到真正的10級水平和演奏能力。此時,就是來補一補前面所留下的演奏“短板”,比如音準、節(jié)奏等基本功要重新強化和練習; 比如8級或9級等沒有涉及和鞏固的樂曲要重新學習,補缺補漏,從而在溫習、鞏固、梳理中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使“10級”能力實至名歸。 喜歡的親們,記得點贊分享 關于“曉燕二胡課堂”投稿公告 如果你是民間高手,如果你的孩子技藝過人,本平臺都可以給你展示自我的機會,曉燕老師將會篩選優(yōu)秀視頻,加以點評指導,發(fā)表出來讓全國琴友一起欣賞。 如果你有什么學琴心得體會,也可以寫文章向本平臺投稿。 投稿郵箱地址:253082264@qq.com 曉燕老師期待與大家互動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