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世衛(wèi)組織調(diào)查統(tǒng)計,正確洗手能減少30%—50%的疾病風險。關(guān)于洗手這件事,幾乎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會吧??!可是又在什么時候必須要洗手呢?做完下面這9件事必須洗手,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印刷油墨中常使用酒精、異丙醇、甲苯等有機溶劑,這些物質(zhì)即使殘留很少,也對人體有害。因此,看完報紙后要記得洗手。另外,早上取完牛奶或報紙后也要洗手, 因為牛奶箱、報紙箱都很容易滋生細菌。
 
  
 外出期間,雙手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一些公共場所的東西。比如門把手、電梯扶手、直梯按鈕等,這些地方都是細菌、病毒聚集的地方,非常臟。所以,外出回來,一定要先洗手再干其他的事情。
 
 
  
 錢上、錢包都埋伏著細菌。因此,拿完錢包、鈔票,用過提款機之后要洗手。
 
  
 菜單被客人們拿來拿去,隨便一放,上面都會潛伏著大量的細菌,很少有餐廳會對菜單定期消毒。因此,在外就餐,看完菜單點完菜之后不要忘了洗手。
 
 
  
 電腦及手機上也都有細菌,很容易被人忽視,卻又是非常臟的幾種常用物品。因此,使用電腦、鼠標、手機后要洗手。
 
  
 臟衣服和洗衣機里面的細菌,會在洗滌過程中沾染到衣物上。晾衣服的過程中,雙手很可能沾上這些細菌,衣物經(jīng)過紫外線照射最終能達到消毒目的,手卻常常被忽視。
 
 
  
 有些人喜歡養(yǎng)小動物,每天為小動物洗澡,認為這樣小動物身上就不會有細菌了。其實不然,小動物可能會帶有一些傳染源。另外,經(jīng)常抱的毛絨玩具也會帶有細菌。因此,觸寵物或玩毛絨玩具后要洗手,預防與動物相關(guān)的傳染病。
 
  
 比如用手捂住口鼻打噴嚏、咳嗽或擤鼻涕后,手極有可能接觸到身體 分泌物,這時手上會帶有細菌,如果不洗手就進餐,可能會將病毒帶入體內(nèi)。因此,手接觸身體分泌物后要洗手。
 
 
  
 為小寶寶或病人更換尿片后,或者處理完被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
 總之,別小看了這些洗手習慣,它可幫助您阻隔疾病的發(fā)生。 
 來源: 育兒親子早教經(jīng) 
 告訴孩子做完這9件事一定要洗手!尤其是第6件!   
   
   怎樣正確的洗手
 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洗手時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什么百度經(jīng)驗:jingyan.baidu.com
 百度經(jīng)驗:jingyan.baidu.com步驟/方法
 1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驟洗手即可有效清潔: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雙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內(nèi)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鐘才沖水。
 4、用流動的水沖洗至少10秒鐘。
 5、完全擦干凈后,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6、用干毛巾或手紙徹底抹干雙手,或以干手機吹干雙手。
 7、雙手清洗妥當后,別再直接觸摸水龍頭,防止再度臟手。應以抹手巾包裹水龍頭,或在水龍頭上潑水沖洗干凈,才把水龍頭關(guān)上。
2 掌心
3 手背
4 指隙
5 指頭
6 指尖
7 手腕
 
注意事項
 何時需要洗手?進入室內(nèi)前、離開醫(yī)院前、如廁后、進食前、咳嗽或打噴嚏后、處理食物前、摸完寵物后、處理過排泄物或呼吸道分泌物后、從外面返回住家或辦公室時、碰觸口罩外部表面及任何時候手部臟時。一天最好能洗手十次以上,常保清潔衛(wèi)生。
洗手的注意事項 1.最好使用溫水:攝氏38-42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2.去除手部首飾:如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qū),難以完全洗凈。
 3.要使用肥皂:效果比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
 4.時間30秒:全部的洗手時間至少約需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5.沖洗乾凈:在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須保持比較向下的姿勢,以避免水逆流回未洗的手肘部位。
 6.使用擦手紙: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病菌,易將洗凈的雙手沾染病菌。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guān)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剛洗凈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
 7.指甲須減短:洗手不能忽視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及指關(guān)節(jié)等,指甲縫并須隨時保持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