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代文學巨著《紅樓夢》自面世以來,在最初較長的一段時期里,只以抄本的形式流傳,因而存世的抄本較多,各抄本之間文字的差異也較大。這既為后世的紅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也制造了各種懸疑。今天,這些抄本都成了珍貴的文物,均藏之密閣,一般讀者幾乎很難窺得其原貌。為了給大眾提供一套價格適中,與底本逼真的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經(jīng)過長時間的醞釀,推出了這套“紅樓夢古抄本叢刊”,目前已出品種包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南圖本)、《俄羅斯圣彼得堡藏石頭記》。 這套書的主要特點有四:一,選擇底本慎重,盡量找最接近原本的本子來掃描。二,高倍數(shù)掃描,原色影印。三,請相關專家撰寫影印前言,對版本作詳細介紹。四,為了照顧普通讀者的購買力,還紅學于大眾,本叢書統(tǒng)一開本,全部采用洋裝,定價相對比較平實。 2014年新增品種《俄羅斯圣彼得堡藏石頭記》是《紅樓夢》早期重要傳抄本之一,現(xiàn)存圣彼得堡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也是目前唯一流傳在海外的《紅樓夢》古抄本。上世紀60年代被發(fā)現(xiàn)后,人們稱之為“列藏本”、“在蘇本”、“彼本”,今則多簡稱為“俄藏本”。 “俄藏本”原書尺寸為16.5×25.5厘米,版面尺寸為12.5×17厘米。原為五回裝訂為一冊,流入俄國前經(jīng)重裝,改為兩至三冊一回,外函套改為俄國制造的硬塑膠類材質(zhì)制作,五函,每函七冊,共三十五冊。其五、六兩回重裝后遺失。原書破損較為嚴重,中縫多已開裂,重裝時使用了乾隆《御制詩》四、五兩集的部分散葉做底襯,粘合中縫,翻面對折。全書共七十九回,第七十九回實際上包含了今本第八十回的內(nèi)容,第十七與十八回共用一個回目,但兩回文字已經(jīng)分開。第五十回止于黛玉謎,大概殘缺半頁。第七十五回末也脫半頁。 此本各回字體風格差異明顯,抄手不一。有批語300余條,其中眉批111條,側批83條,與其他脂本完全不同。另有雙行夾批70幾條,與己卯本、戚序本的批語大致相同。第一回至第四回中,有墨筆圈點,自第四回中至第十四回則為朱筆點讀,此后無圈點痕跡。 “俄藏本”復雜的文本與現(xiàn)有的各抄本多有不同,它對深入研究《紅樓夢》早期流傳情況,探討《紅樓夢》創(chuàng)作與批評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次我社以底本照片影印,精裝六冊出版,為讀者提供了又一個賞讀、研習“俄藏本”的上佳版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