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偽狂犬(PRV)是目前養(yǎng)殖場感染率較高的傳染病之一,同時也制約著豬場的發(fā)展,主要影響母豬的的繁殖障礙,哺乳仔豬尖叫、腹瀉和轉圈、死亡等現(xiàn)象;保育豬神經癥狀;育肥豬偽狂犬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癥狀等。 (一)方案制定 試驗站種豬群(種母豬、種公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狀況的監(jiān)測按種豬群(母豬)10%的比例進行采樣,種公豬進行全群采樣,檢測與分析種豬群偽狂犬病野毒感染情況,以確定凈化的具體方案。根除和凈化措施分為普查,強化免疫控制、檢測淘汰、全群清群與引種、監(jiān)測認證與維持五個階段。 (二)主要凈化技術 世界各國養(yǎng)豬業(yè)通過實施偽狂犬病的凈化,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并帶動了其他疾病的凈化與根除,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和豬支原體肺炎等。凈化和根除豬偽狂犬病核心技術是基因缺失(標記)疫苗和鑒別診斷方法的研制與應用,結合生物安全措施,達到逐步建立和維持無偽狂犬病豬群。基本過程是材料準備階段、種豬群感染率的調查、確定凈化和實施方案與偽狂犬病凈化場的維持。 根據(jù)豬場的前期工作基礎和積累的經驗,選擇適合本場的偽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目前,在我國豬場中使用的基因缺失疫苗有Bartha株、HB-98株、SA215株和BUK株?,F(xiàn)有疫苗在偽狂犬病凈化中仍然發(fā)揮主導作用,即使在新發(fā)偽狂犬病的豬場,通過緊急免疫接種(包括仔豬滴鼻接種措施),仍可迅速控制該病。評價偽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力應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個角度評價。如果能夠與實驗室合作,在選擇疫苗時,做疫苗免疫血清與流行毒株的交叉中和實驗,依據(jù)中和效價的高低來選擇疫苗最為科學合理。但是,免疫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可提高感染所需的病毒量,也降低感染豬向外排毒的載量。 免疫抗體檢測使用gB-ELISA試劑盒,必要時可使用滅活全病毒的ELISA與中和試驗。檢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使用gE-ELISA試劑盒。 采血抽樣前,要確認種豬群至少一年內不使用全基因病毒疫苗(包括滅活苗)。首次開展此項工作的豬場,可按照種母豬群數(shù)量的10%、種公豬全群采樣。分離血清,用gB-ELISA檢測,根據(jù)野毒抗體陽性率高低,確定凈化方案;對于此前有2年以上凈化工作的豬場,采集全部種豬的樣品檢測gE抗體,根據(jù)檢測結果,確定進入何種凈化階段。 (1)所抽檢樣品全部為gE的抗體陽性,則種豬群全群逐頭檢測。如所有血清樣品均為陰性,可認為種豬群為偽狂犬病陰性,進入檢測與認證階段。 (2)如果抽檢血清樣品的gE抗體陽性率低于10%,可實行檢測淘汰-監(jiān)測與認證維持的凈化方案。 (3)如果抽檢血清樣品的gE抗體陽性率在10%-20%,可實行強化免疫控制-檢測淘汰-監(jiān)測與認證維持的凈化方案。 (4)如果抽檢血清樣品的gE抗體陽性率大于30%,則實行全群或者部分清群措施,可暫不考慮在該豬群中開展凈化。如擬凈化該病,只能引入或選留gE抗體陰性的后備種豬,逐步替換全部的原有豬群。 (5)當種豬群全部血清為gE抗體陰性時,可直接進入監(jiān)測與認證維持階段。 主要通過用偽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豬群,同時采取生物安全和滅鼠等綜合措施,達到控制的目的。 (1)免疫程序的制定 ①種母豬(種公豬)母豬每年普免3-4次;或者產前3-4周免疫一次。普免時,避免在分娩前7天內接種,以減少接種應激對分娩的影響,但可以于母豬分娩后補免,公豬每年3次免疫,采用普免方式。 ②仔豬 分別測定仔豬在50、60和70日齡時的偽狂犬抗體(gB抗體或全病毒抗體),每個階段抽樣30份,樣品來自10窩豬、每窩3頭,確保采樣的均衡性。以gB抗體陽性率達85%為群體免疫合格的臨界值,作為制訂首免時間的參考,這個日齡免疫方式為肌肉注射。多數(shù)豬場在60-70日齡進行第1次免疫。如果產房小豬和保育豬出現(xiàn)偽狂犬病(如腹瀉、神經癥狀等),建議仔豬出生后48h內采用滴鼻(或噴鼻)免疫的方式,可克服母源抗體干擾,并提高局部黏膜免疫力。當凈化豬群受到偽狂犬病威脅時,仔豬需在出生后使用滴鼻(噴鼻)免疫作為首次免疫、第二次免疫。 (2)實驗室評估 仔豬免疫后3周,采集30份血清,檢測gB或全病毒抗體、gE抗體。當gE抗體陰性時,如果85%的樣品為gB抗體或全病毒抗體陽性,即可認為群體免疫合格。 (3)臨床評估主要評估豬群的生產指標 母豬應無繁殖障礙;哺乳仔豬無尖叫、腹瀉和轉圈、死亡等現(xiàn)象;保育豬無神經癥狀;育肥豬無偽狂犬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癥狀。對偽狂犬病疑似病例需要做出排除。提供不同階段豬群的具體生產數(shù)據(jù)。 (4)配套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 ① 加強檢疫 如需引種和留種,只能選擇偽狂犬病gE抗體陰性的后備種豬。 ② 車輛消毒 選用合適的消毒劑(如醛類和碘類消毒劑),采用科學的消毒流程[清掃、沖洗、干燥、消毒(強調藥物要有足夠的作用時間,一般15min)沖洗與干燥],如可能則可采樣評價偽狂犬病殺滅效果,出豬臺與生產區(qū)的物理距離至少間隔50m及以上;裝豬區(qū)嚴禁與日常辦公區(qū)混合。 ③ 外來人員隔離 外出歸場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生產區(qū)的飼養(yǎng)人員和技術人員,需在辦公區(qū)隔離2d。外來參觀人員嚴禁進入生產區(qū),確屬必須,隔離2d后再須沐浴更衣才能進入生產區(qū)。 ④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 按照農業(yè)部發(fā)布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農醫(yī)發(fā)[2013]34號)處理病死豬和流產死胎等;具體方案有深埋、焚燒、發(fā)酵化制法。近幾年出現(xiàn)了鋸末堆肥法、高溫發(fā)酵生產有機肥等方法,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 ⑤ 定期滅鼠 可采用化學藥物和物理機械方案,捕殺豬場內部的鼠類,并作殺滅效果評估。建議通過專業(yè)滅鼠公司開展鼠類密度調查、滅鼠藥物選擇、使用效果評估和定期更換藥物等工作。 (1)種豬群 當種豬群的偽狂犬病野毒感染抗體(gE抗體)陽性率在10%以下時,對種豬群實行逐頭采樣檢測。如gE抗體陽性,直接淘汰感染豬;對可疑樣品,可用不同批次的試劑盒再次檢測;如仍為可疑,判為野毒抗體陽性直接淘汰。妊娠母豬、空懷母豬和公豬為gE抗體陽性,直接淘汰。 (2)后備種豬的檢測 對擬選留的后備種豬,可分別在5月齡、進入后備舍或配種前1個月檢測gE抗體,如為陰性,即可作為種豬使用;如為陽性,淘汰處理。 如果種豬群的偽狂犬病野毒抗體陽性率在30%以上,全部清群,重新引種;或者該豬群不能作為種豬群使用,通過加強免疫接種,作為商品豬場的繁殖豬群,最終全部淘汰該豬群。 部分清群時,加大種公、母豬逐步淘汰力度,種公豬野毒抗體陽性立即淘汰,對有流產、產死胎、產木乃伊胎等癥狀的種母豬100%進行檢測,偽狂犬野毒抗體陽性的或生產性狀表現(xiàn)較差的立即淘汰或斷奶后淘汰;且陰性后備加大補充力度,更新率達到40%以上,逐步達到偽狂犬病凈化豬群的目的。 (1)偽狂犬病穩(wěn)定豬場 完成檢測淘汰階段1年后,根據(jù)豬場實際情況,可采取以下任一種哨兵豬方案。同時,豬群仍執(zhí)行偽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策略。 ①先設立育肥豬階段哨兵豬,隨后設立母豬階段哨兵豬。 育肥階段哨兵豬的數(shù)量為每個生產線30頭豬,分散在不同的豬欄。1個月后檢測,應該為野毒抗體陰性;要做3批豬重復試驗,批次之間間隔1個月。隨后,可從合格的育肥階段哨兵豬中選留免疫抗體和野毒抗體均為陰性的后備母豬,作為母豬妊娠階段哨兵豬,進入配種妊娠周期。 母豬妊娠階段哨兵豬占母豬數(shù)量2%-3%,或最低為10頭母豬。也可固定一定數(shù)量的非免疫母豬哨兵豬,循環(huán)使用。不免疫哨兵母豬分別在豬群的配種前,妊娠后40-50d、80-90d,分娩后2周分別檢測野毒抗體,其后代與斷奶時(3-4周齡)檢測,均應該為野毒抗體陰性。公豬的偽狂犬病野毒抗體陰性,疑似病例為偽狂犬病病原陰性,生產成績正常穩(wěn)定。母豬妊娠階段哨兵豬僅需做2批或2次產仔周期的檢測。 ②同時設立育肥階段和母豬階段的哨兵豬。 對于前期基礎較好的豬場,可以同時做育肥階段和妊娠階段的哨兵豬的監(jiān)測與觀察。 此階段需要觀察1年。 (2)偽狂犬病凈化豬場 在穩(wěn)定階段后,在1年內豬群生產成績正常,監(jiān)測全群種豬,所有種豬的野毒抗體均為陰性,即可認為是偽狂犬病陰性豬群,完成凈化任務,即為偽狂犬病凈化豬場。這是本病凈化工作的目標。 每隔1年,對陰性種豬群,按10%比例隨機抽樣,監(jiān)測偽狂犬病凈化豬場的維持狀況。在此期間,只能引入偽狂犬病野毒抗體陰性后備種。豬或(和)偽狂犬病毒陰性的精液,配合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做好防控工作,防止偽狂犬病毒的傳入。 按照國外成功的經驗,完成偽狂犬病凈化后,就要取消偽狂犬病免疫(包括活疫苗免疫)預防措施,盡可能減少弱毒活疫苗在豬場環(huán)境中的存在,或者是僅使用基因缺失滅活苗。鑒于我國目前偽狂犬病流行現(xiàn)狀,而且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凈化措施,僅一些豬場凈化后取消免疫預防為時過早;但是在疾病凈化后期,研發(fā)和使用基因缺失滅活苗,是值得提倡的措施。 與其他疾病凈化相比,豬偽狂犬病凈化所需的技術手段比較成熟、采樣和檢測簡便、方案簡單可行,只要種豬場認識到其重要性,堅持實施,是能夠達到預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