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2016-08-18 17:05:56 ![]() 圖為被解救的阿明娜·阿里。(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日報網(wǎng)8月18日電(高琳琳) 綜合外媒報道,一名被從極端組織“博科圣地”的武裝營地解救出來的尼日利亞少女卻出乎預(yù)料地表示,自己想念身為“博科圣地”武裝分子的丈夫,不愿意和孩子的父親分開。這處武裝營地里共有超過200名被綁架至此的女學(xué)生,而這名叫阿明娜·阿里的女孩是她們中間第一個被解救出來的。 想念丈夫,不想和孩子的父親分開 今年5月,阿明娜和她4個月大的孩子被民兵和尼日利亞軍隊解救。當(dāng)時她身邊還有一名男子,阿明娜聲稱這名叫穆罕默德·哈亞圖(Mohammed Hayatu)的男子是自己的丈夫。2014年4月,“博科圣地”從阿明娜所在的中學(xué)綁架了219名少女,還在上學(xué)的她被迫嫁給了一名武裝分子。 據(jù)阿明娜講,被綁架的女孩們在贊比亞森林里忍饑挨餓,只能靠吃生玉米充饑,有些人因為距離爆炸地點太近而被炸斷腿或被炸聾,這些受傷的人在被囚禁期間便死去了。 目前,阿明娜和她的孩子已經(jīng)被妥善安置在首都阿布賈,并且接受為“博科圣地”受害者提供的康復(fù)項目,幫助他們消除過激的政治立場。 但是,21歲的阿明娜表示自己并不習(xí)慣沒有丈夫在身邊。她說:“我希望他知道我還想著他,雖然我們倆個被迫分離但這也不代表我不想他?!?/font> 目前還不知道阿明娜的丈夫哈亞圖在“博科圣地”組織中的身份。阿明娜的母親賓塔·阿里表示,阿明娜的丈夫在被“博科圣地”俘虜之前是一名技工,是他策劃了和阿明娜的逃跑計劃。但是,此前阿明娜的兄弟卻說哈亞圖是該組織的一份子,直到尼日利亞政府加大了對他們空中打擊之后,他才放棄抵抗。 對未來充滿憂慮 在重返家鄉(xiāng)之前,阿明娜的母親和女兒在阿布賈待了兩個月,她很擔(dān)心女兒的未來。賓塔說,阿明娜被綁架之前曾經(jīng)希望在學(xué)業(yè)上有所深造,但是現(xiàn)在她卻害怕學(xué)校,只想要臺縫紉機然后開個裁縫店。 當(dāng)被問及對自己未來有什么打算時,阿明娜說:“我只想回家,至于學(xué)校,我不知道?;丶抑笪視紤]重返校園,但現(xiàn)在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家。” 14日,武裝分子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頭戴面罩的男子站在一群女孩身后。該男子聲稱這些女孩的一些同學(xué)已在空襲中死亡。視頻發(fā)布幾天后,阿明娜在接受采訪時說,“博科圣地”曾告訴被綁架的女孩子所有人都在尋找她們。 她說:“我非常想念她們,我想告訴她們要不放棄希望,要虔誠。上帝救了我,同樣也會拯救她們?!?/font> 雖然情況不盡如人意,但賓塔還是看到了女兒的一些轉(zhuǎn)變。阿明娜的睡眠質(zhì)量比以前好多了。她還說:“我絲毫不畏懼'博科圣地’,他們不是我的神?!?/font> 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據(jù)悉,阿明娜并不是第一個遭受心理創(chuàng)傷的“博科圣地”受害者,他們在被解救之后都拒絕譴責(zé)綁架自己的人。慈善組織“國際警戒”(International Alert)最近表示他們不得不拒收了一名“博科圣地新娘”,因為她完全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國際警戒”所經(jīng)營的工廠為“博科圣地”的女性受害者提供工作。 此外,許多如“國際警戒”這樣的慈善組織都表示,“博科圣地”的受害者們在逃跑之后都會受到二次傷害,承受來自尼日利亞普通民眾的歧視。 超過8000名“博科圣地”成員自愿投降 2009年起,“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亞北部殺害了約1.5萬人,超過200萬人被迫遠離家園。該組織還在東北部地區(qū)綁架了至少2000名婦女和女孩。 尼日利亞軍方表示,已有超過8000名“博科圣地”成員自愿投降。國防信息部指揮官阿布巴卡爾準將16日表示,投降叛軍被關(guān)押在貢貝市的一處營地,準備接受軍方的思想改造。 阿布巴卡爾透露,1萬多名被“博科圣地”關(guān)押的俘虜被軍方解救,其中一部分人已經(jīng)和家人重聚,其余的則被送往在為無家可歸者建立的營地。政府現(xiàn)在正盡力幫助受害者逐步康復(fù),并重建受影響地區(qū)。 據(jù)他講,政府軍已經(jīng)成功削弱了“博科圣地”的勢力。并且,他們將很快開始解決國內(nèi)牧民所面臨的威脅,并結(jié)束武裝分子對無辜民眾肆意的屠殺。 最近,在對東北地區(qū)進行的清剿行動中,軍方解救了88人,殺死了3名博科圣地成員;而14日軍方與該組織展開槍戰(zhàn),16名博科圣地武裝分子被擊斃。 (編輯:黨超峰 劉世東) “博科圣地新娘”被解救后思念丈夫, 稱不想與孩子父親分離...在一起共同生活,有了孩子,相互有了感情,其實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但這也正是悲劇的所在...想當(dāng)年文姬歸漢時蔡文姬何嘗不是這種想法.....轉(zhuǎn)發(fā)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