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套路深,鐵杵磨成針” “只要套路深,誰把誰當真” 一言不合就會掉入各種“套路”中 常去超市買東西的人 一定知道買酸奶、牛奶 特別是 當你發(fā)現(xiàn)最里面的日期 確實比最靠外的新鮮時 內心傲嬌小暗爽迅速爆棚 罷特 超市里的“套路”可不止這些! ▼▼▼ 每當我們走進超市 迎面而來的可能就是一堆特價商品 這個時候,就是超市的“套路”了 面對這些特價商品,請保持冷靜 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 越是超市利潤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 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前面的貨物一般 里面還有更好的 所以往往越到最后買得越多 超市界有一個擺放商品的黃金定律 你容易拿到手的永遠是商家最想賣的 所以 超市一般把利潤較高或者快過期的產品 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之間 請記住 你只要踮踮腳或彎下腰 就可能選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超市利用我們用右手比較順手的習慣 將最想推銷的、利潤較高的商品 放在主購物通道或展柜的右側 所以 逛超市的時候不妨多用左手拿貨 左右對比,再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超市擺放牛奶、酸奶、冷藏柜食品時 喜歡把最新鮮的產品擺在最里面 每天逐漸更換 如果想購買離出廠日期最近的 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來 小盆友的消費觀念不像成人那么成熟 “這個東西我看上了,我就一定得要” 并且小盆友還可以在情緒上“操縱”父母 正是利用這種消費心理 超市會精心布置兒童產品的展柜 在小盆友必經之路放上誘人的食品 對于買一送一的商品 大數人覺得:買到就是賺到了 事實是 商家會悄悄提高商品價格后再附送贈品 也有許多超市常將 快過期的商品與正品捆綁銷售 我們在買的時候往往貪圖小便宜 而忽略贈品的生產日期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 “大的總比小的好”的慣性思維 其實 很多商品的大包裝價格都比小包裝貴 這種情況大多存在于休閑食品中 如飲料、薯片等 而且這些商品的重量、價格往往都不是整數 比如480克、458克; 3.89元、5.99元等 消費者一時也算不清到底哪種更劃算 逛超市時找不到我們需要的商品時 會去詢問導購員 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 導購員向你推薦的商品 可能是跟導購員的提成是掛鉤的 當導購員帶你去到 你需要的那一類商品的時候 這時你就可以微笑地說 謝謝,我自己選擇就好了 超市里常常會搞促銷 但有些促銷未必真的便宜 比如 超市會在特價區(qū)里混入一些原價的東西 當我們選擇的時候 一定要看清楚價格 結賬的時候發(fā)現(xiàn)價格不對 立馬要求進行核實價格 再者 很多特價商品其實也并不“超值” 一定要仔細算好再購買喲~ 超市的收銀臺一般都會擺放 糖果、電池、安全套等小商品 因為這些小商品是平時常用的卻易被遺忘的 所以擺在結賬的地方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安全套是因為拿完就可以立馬結賬 購買時不會覺得尷尬 還有的是因為 結賬時,消費者才知道自己消費了多少 有時會為了湊齊消費金額得到返利券等 會選擇這些小商品 
 了解了這些套路 目測再逛超市可以省下不少錢呢~ 最后提醒一下: 這些超市的“套路”, 在藥店等地方也通用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