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與作用】 中醫(yī)認(rèn)為,紫蘇葉味辛,性微溫,無毒。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 主治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dòng)不安。并能解魚蟹毒,癰瘡蛇毒辣。 治口臭 紫蘇還可以治療口臭,比口香糖效果好,紫蘇和白芷等放一起治療口臭。 止癢 如果被蚊蟲叮咬了,也可以將新鮮紫蘇葉搗爛,敷上止痛癢。 止咳化痰 蘇葉中的部分酸類物質(zhì)能夠通過緩解平滑肌痙攣,而起到平喘的作用;另外,在其抗過敏過程中,亦可通過減輕炎性反應(yīng)等,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行氣安胎 紫蘇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dòng)不安。 【蘇葉這樣用】 《本草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1、治感冒:紫蘇葉 10 克,蔥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溫服。 2、治外感風(fēng)寒頭痛:紫蘇葉 10 克,桂皮 6 克,蔥白 5 根,水煎服。 3、治急性胃腸炎:紫蘇葉 10 克,藿香 10 克,陳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4、治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 15 克,陳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5、治孕婦胎動(dòng)不安:麻根 30 克,紫蘇梗 10 克,水煎服。 6、治妊振嘔吐:取鮮紫蘇20克,或干紫蘇10克,煎水加少許食糖服。 7、治蟲咬:取新鮮紫蘇葉搗爛,或用干紫蘇葉研成粉末,調(diào)食醋少許,敷于創(chuàng)面,即可止痛止癢防感染。 8、治食蟹中毒:紫蘇葉 30 克,生姜 3 片,煎湯頻飲。 9、治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水煎泡洗患處。 10、治子宮下垂: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 11、治寒瀉: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 【蘇葉這樣吃】 鮮葉生拌,用溫鹽水加味精在容器中漂沾后放入盤中,加少量熟油即食,味道鮮美,回味無窮,且利于各種維生素的吸收。 炒蘇葉 材料: 紫蘇葉,花生油,味精,蒜,柿子椒,紅椒,精鹽。 做法: (1)紫蘇葉切碎、蒜切末、青椒紅椒切碎丁; (2)坐鍋熱油,放紫蘇葉爆香盛起; (3)鍋中留底油,下蒜末、青紅椒炒出辣香,倒入紫蘇葉炒勻,放鹽、味精調(diào)味裝盤。 紫蘇炒排骨 材料:排骨2條,紫蘇,醬油適量,姜少許,蒜少許,鹽適量,糖適量。 做法: 1.排骨用鹽、糖、醬油腌2個(gè)小時(shí)。 2.紫蘇取葉、切碎,姜、蒜切成蓉。 3.將腌好的排骨用慢火將其炸至兩面金黃,起鍋。 4.鍋中放入姜蒜爆香,然后再放入排骨、紫蘇翻炒。 5.再放入少許糖跟醬油,蓋上鍋蓋至收汁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紫蘇葉有升糖的功效,故糖尿病患者應(yīng)忌大量服用。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