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柏風骨 商鼎精神 靳老師有好幾個齋號,學生們對醉漢齋最感興趣,覺得老師酒量如海,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氣魄。 嘗問靳師,得到的答案卻出乎意料: 我是喜歡飲酒助興,尤其是草書創(chuàng)作,無酒不飛揚,但取此齋號與喝酒無關。我特別喜歡漢代的格局與氣象,“馬踏飛燕”的張力無與倫比,飛揚的動感,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讓我五體投地。我承認甲胄、鐘鼎可謂書法“三江之源”,但到了漢代,隸書取代了小篆上升為主要通行字體,隸書的出現(xiàn)是中國文字史上一次重大的變革,它使文字告別了古文字那種象形的特點,走向具有抽象性符號化的“今文字”時代。到了漢末,隸書向正書、行書、草書三個不同的方向演變,形成了中國書法最主要的三種書體,這就是中國文字史也是書法史上著名的“隸變”。漢以時代人的氣質和襟懷,創(chuàng)造了風格多樣、氣象萬千的書法藝術,我認為把嚴格意義的書法從漢代算起,也是基于漢代才有這種藝術追求的自覺,有其輝煌的成就,迎來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更重要的是,慨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猶如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奔流向東而滔滔不止的長江。當你滿懷民族自豪感,打開令人目不暇給的書法史冊,一連串書家閃光的名字,就會躍然入目:漢魏有鐘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唐、宋有虞、歐、褚、薛,旭、素、顏、柳,蘇、黃、米、蔡……古典派、學院派、現(xiàn)代派,各種風格流派的書法,好象夏夜的群星,爭相輝耀,裝點得祖國的藝術天宇是如此的燦爛輝煌,令人欽佩贊嘆不已,沉醉其中 !醉漢齋的齋號噴涌而出。 此時大家如夢方醒,一個齋號寄托著一個書法教育家如此深邃而綿長的情愫和審美期待,一個齋號引出一段敬畏的佳話和不老的傳奇。 靳繼君教授山東籍東北漢子,師陳大羽、陳積厚、黃惇、徐利明門下。崇古樸雅逸、逎麗天成,意韻為上;尚書道神彩、文人襟懷,達其性情,諸體皆能,尤善行草,喜酒后作書,筆墨酣暢且法在其中。文藝理論研究由表及里,觀點鮮明,文筆朗逸,著述豐碩。世紀初年,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廣東,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現(xiàn)獎掖后學,執(zhí)研究生諸子,嘉惠藝壇。 初秋的陽光并不像盛夏那樣酷辣,但初秋的美景與聲音足以代表著收獲,在夏的孕育中,秋天則像一首書中有畫、畫中有韻的詩,這首詩不是李白的、不是王維的,也不屬于任何朝代!是大自然編奏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們靜靜地聆聽這一旋律,它會奏響幽雅而迷人的樂章! 靳繼君 靳繼君,字平夫,又名繼鈞。 齋號近墨堂、醉漢齋、金九居。 男,1962年生,山東嘉祥人。 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書法研究所所長。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 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 廣東美術與設計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高校書法學術委員會委員, 廣東書法院客座研究員。 曾獲全國書法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曾憲梓教育基金獎; 省高等教育優(yōu)秀教學成果青年教師獎;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評審專家?guī)鞂<摇?/p> 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高層次展覽并獲獎, 有的為國內外著名堂館收藏, 有的為多種作品集收錄。 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三項。 有《書法家之路》、《梁啟超》等專著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全國高等院?!笆濉币?guī)劃教材《書法》(藍皮書)出版發(fā)行(第八次印刷)。 參撰《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華語言精粹寶典》、《書法鑒賞》等辭書和教材。 以《中國書法接受美學觀》為代表的學術論文三十篇,被專家評為:“填補了我國書法美學理論的空白,為書法理論研究找到了一個新視點?!?《書法賞評》2000、4) 五篇次入選國家級學術研討會。 六篇次獲省級學術研討會一等獎和“學術獎”。 一篇次獲第八屆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佳作獎。 一篇次獲省第二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銀獎。 兩篇次獲教育部三等獎。 一篇次獲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優(yōu)秀論文獎提名。 上述論文均在《中國書法》、《書法研究》、《文化遺產》等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 教授的學生曾在全國、省書法競賽中二百余人次獲等級獎,二十余次獲優(yōu)秀園丁獎。 傳記被載入《中國教育專家名典》、《國際現(xiàn)代書法篆刻家大辭典》。 創(chuàng)意斗方 猴年大吉 篆書橫披 子子孫孫寶用 篆書橫披 多福 篆書斗方 厚德載物 篆書斗方 用丐永福 篆書斗方 神圣功修,咸樂化雨; 福德光耀,漸興祥云。 篆書斗方 老大努力 篆書五言聯(lián)   嚴霜結野草 微雨洗高林 篆書七言聯(lián)   明月不隨流水去, 天鳳直送江濤來。 篆書中堂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隸書橫披   山陰道上 隸書橫披   伊闕河邊 隸書斗方   高閣朝陽,寅賓出日; 遠郵趨化,徒騎連云。 隸書五言聯(lián)   風月三秋慕 江河萬古流   魏楷扇面   野竹宜微雨,山花愛短墻。 消多煙火夢,引盡石林光。 鶴怨平無害,雞棲穩(wěn)未央。 庭前抽宿莽,意不讓空王。黃道周 | 詩 楷書斗方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唐 | 王維 | 詩 楷書五言聯(lián)   經刊泰山石 道在汾水書 楷書中堂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毛澤東主席 | 憶秦娥 婁山關 楷書冊頁   文心雕龍節(jié)選   行楷斗方   大方無隅 行楷斗方   繼往開來   行書橫披   氣吞云夢 行書橫披   切磨箴規(guī) 行書橫披   春滿神州 行書橫披   浣花溪頭車騎發(fā),鏡湖影里畫圖開; 有客相尋草堂去,何人卻棹酒船回。 是處山林有真隱,如此風塵無好懷; 青袍不似黃冠樂,二老風流安在哉。 鄭洪 | 詩 行書橫幅   龍馬精神 逸驥騰夷路 潛龍躍洪波 行書橫幅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 | 山居秋暝 行書橫幅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 望嶽詩 行書橫幅   山隨宴坐畫圖出 水作夜窗風雨來 行書橫幅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 | 山居秋暝 行書橫幅   萬物都寂寂,堪聞彈正聲。 人心盡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瀉秋碧,古風吹太清。 往年廬岳奏,今夕更分明。 秋夜聽業(yè)上人彈琴 行書橫幅   吃虧是福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盈于彼, 各得心情之半,而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行書斗方   海納百川 行書斗方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行書橫披   得月堂 行書書房聯(lián)   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早逢春 行書對聯(lián)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行書四言聯(lián)   漢柏風骨 商鼎精神 行書五言聯(lián)   清香繞業(yè)水 圖影覆華池 行書五言聯(lián)   逸驥騰夷路 潛龍躍洪波 行書五言聯(lián)   樵語落紅葉 經聲留白云 行書碑刻   北大荒精神 行書條幅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 山童隔竹敲茶臼。 柳宗元 | 夏晝偶作 行書拼接立軸   局部:贈焦道士 海上游三島,淮南預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縮地朝珠闕,行天使玉童。飲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風。 天老能行氣,吾師不養(yǎng)空。謝君徒雀躍,無可問鴻濛。 王維 | 詩選 行書條幅題字   雅扇風骨 行書條幅題字   翰墨情緣 行書條幅題字   鄭創(chuàng)新書法篆刻集   行草書橫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行草立軸   倚檻春愁玉樹飄, 空江鐵鎖野煙消。 興懷何限蘭亭感, 流水青山送六朝。 龔鼎孳 | 詩 行草書中堂   遙望白云山 ,奇峰三十六。 指點摩星嶺 ,仙人騎白鹿。 行草書中堂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元代 |王冕|題白梅詩   草書扇面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 竹里館 草書橫幅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 望嶽詩 草書橫幅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 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 雪嶺防秋急,繩橋戰(zhàn)勝遲。 西戎甥舅禮,未敢背恩私。 杜甫|對雨詩一首 草書斗方   野水迷溪徑 深窈不可言 拄杖尋禪跡 誤入樓花源佚名詩 | 一首 草書斗方   夜雨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試依北斗看南斗,始覺吳山在目前。 蘇轍 | 詩 草書斗方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草書斗方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 竹里館 草書斗方   巖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 靈云才一見,回首舞三臺。 覺海禪詩 草書斗方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 | 杜牧 | 清明詩一首 章草四言聯(lián)   吃種田飯 使賣字錢 取靜于山 | 寄情于水 | 虛懷若竹 | 清氣若蘭 草書五言聯(lián)   求其真善美 養(yǎng)我精氣神 草書七言聯(lián)   塵事未除人自苦 江山無恙我重游 錄孫中山先生句 草書立軸   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杜甫|禹廟 草書立軸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 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 雪嶺防秋急,繩橋戰(zhàn)勝遲。 西戎甥舅禮,未敢背恩私。 杜甫|對雨 草書立軸   鄭南伏毒寺,瀟灑到江心。 石影銜珠閣,泉聲帶玉琴。 風杉曾曙倚,云嶠憶春臨。 萬里滄浪外,龍蛇只自深。 杜甫 | 詩 草書立軸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杜甫|倦夜 草書立軸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人間長見畫,老去限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 草書立軸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 草書立軸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 |歸田園居 草書中堂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唐 | 王維 |過香積寺 草書中堂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劉長卿 | 尋南溪常道士 草書中堂   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 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 皮日休 | 游棲霞寺 草書中堂   年少易為別,此別便沾衣。 住事空回首,春山晚獨歸。 白云迷望遠,明月入禪扉。 惟有相思夢,隨君入翠微。 八指頭陀 | 詩 草書中堂   碧山清曉護晴嵐, 綠樹經秋醉色酣。 誰是丹青三昧手, 為君滿意畫江南。 趙松雪 | 題畫詩 草書中堂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 | 杜甫 | 望嶽詩 草書中堂   一度林前見遠公,靜聞真語世情空。 至今寂寞禪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風。 唐 | 棲白 |寄南山景禪師 草書中堂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帶; 遙遙萬里情,更落青山外。遠浦歸帆 草書中堂   秋風裊裊白云飛,人在平湖醉。 湖光淡無際,錦屏圍,故人遠在千山外。 百年心事,一樽濁酒,長使此心違。 元代 | 王惲 | 平湖樂一首 草書中堂   梅花帶雪飛紙上 , 柳色和煙入酒中。 草書中堂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 韓愈 | 詩一 首 草書十條屏   杜甫詩十條屏 草書小品   春風又綠江南岸 宋 | 王安石句 草書中堂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靳教授正在授課   恩師賜福 | 作品:靳繼君 | | 圖文:幽雅空間 | 掃一掃,關注幽雅空間 | 
|  | 
來自: gudian386 > 《現(xiàn)代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