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NA-Seq of Tumor-Educated Platelets Enables Blood-Based Pan-Cancer, Multiclass,and Molecular Pathway Cancer Diagnostics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癌癥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特殊的RNA標記?;谀[瘤血小板(TEP)的RNA測序可以用于癌癥診斷,幫助人們區(qū)分癌癥患者、鑒別癌癥類型、識別癌癥背后的分子通路。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血液正常凝固,但最近有研究表明,血小板也在腫瘤生長和轉移中起作用。這項研究表明,基于TEP的RNA測序比其他液體活檢更好用,可以實現精確的癌癥診斷。研究人員正在根據這些發(fā)現開發(fā)快速、經濟、實用的血液測試,相關工作預計將于2020年完成。 The Osteogenic Niche Promotes Early-Stage Bone Colonization of Disseminated Breast Cancer Cells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這種惡性腫瘤通常發(fā)生在乳腺上皮組織,會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危及生命。乳腺癌細胞很容易擴散到骨骼、肺部、肝臟、淋巴結和大腦,乳腺癌死亡90%是癌轉移造成的。 乳腺癌骨骼微轉移一開始是沒有任何癥狀的,直到幾年后發(fā)展為明顯的病變。人們對這一過程還知之甚少,既不了解乳腺癌骨骼微轉移的微環(huán)境,也不清楚乳腺癌骨骼微轉移的支持通路。Baylor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fā)現,骨骼微轉移主要發(fā)生在一個具有成骨特征的區(qū)域(niche)。他們在研究中闡明骨骼微轉移的開始,為阻斷乳腺癌的骨骼微轉移提供了潛在的治療靶標。 Glutathione and Thioredoxin Antioxidant Pathways Synergize to Drive Cance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數十年來,抗氧化物在癌癥中所起的作用一直存在爭議。加拿大研究團隊通過這項研究向人們展示,癌癥發(fā)生需要GCLM驅動的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合成。缺乏Gclm可以阻止腫瘤的惡性轉化。抑制GSH合成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但只有在癌癥發(fā)生前使用抑制劑才有效。這說明,在腫瘤發(fā)展的后期GSH可能已經被替代,變得可有可無了。這項研究指出,同時抑制GSH和硫氧化還原蛋白的通路,會對癌癥細胞起到協(xié)同致死的作用。這兩種抗氧化物對腫瘤發(fā)展非常重要,是治療干預的潛在靶標。 Deregulated Myc Requires MondoA/Mlx for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Tumorigenesis 功能失調的Myc會在轉錄水平對細胞代謝進行重編程,進而促使腫瘤形成。研究人員發(fā)現,致癌性的Myc需要和MondoA共同起作用才能促進腫瘤發(fā)生。MondoA屬于Myc超家族,是一種營養(yǎng)感應轉錄因子。敲低MondoA或者與其二聚化的Mlx,會阻斷Myc誘導的代謝通路重編程,最終導致細胞凋亡。進一步研究表明,脂質合成在Myc驅動的癌癥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研究人員指出,Myc和MondoA共同調控癌癥代謝,抑制MondoA及其靶基因將有望成為新的抗癌途徑。 T Cells Engineered against a Native Antigen Can Surmount Immunologic and Physical Barriers to Treat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由于胰腺位置隱蔽,早期胰腺癌很難被發(fā)現,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胰腺癌生長快而且轉移率高,是一種非常致命的惡性疾病,被稱為“癌中之王”。雖然手術可以根治這種疾病,但胰腺癌在確診時只有10–20%是可切除的,其它患者只能接受化療。 胰腺導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個主要類型,它擁有抵御化療的物理屏障,能誘導多種免疫抑制,為癌細胞提供避難場所。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T 細胞成功治療了PDA小鼠,將小鼠的存活時間延長了將近一倍。他們開發(fā)的治療方法有望取代化療,成為打擊PDA的新式武器。 Acetyl-CoA Synthetase 2 Promotes Acetate Utilization and Maintains Cancer Cell Growth under Metabolic Stress
這項功能基因組研究顯示,在缺乏氧和脂質的情況下,乙酰輔酶A合成酶2(ACSS2)可以維持癌細胞生長。代謝壓力會使ACSS2的表達水平上調,沉默ACSS2可以抑制移植瘤的生長。在人類乳腺腫瘤中ACSS2的拷貝數出現增加,而且ACSS2的表達水平關聯(lián)著乳腺癌的發(fā)展進程。研究指出,ACSS2促使癌細胞將乙酸作為營養(yǎng)來源,乙酸為癌細胞的脂質生產貢獻了大量的碳。ACSS2通過這種途徑幫助癌細胞適應惡劣的代謝環(huán)境,維持癌細胞的存活。 In Silico Prescription of Anticancer Drugs to Cohorts of 28 Tumor Types Reveals Targeting Opportunities 癌癥藥物能夠有效靶標癌細胞的特定基因,但不是所有癌癥相關蛋白質都可以作為靶點?,F階段人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檢測到腫瘤基因組/外顯子組的變異,取得癌癥精準醫(yī)療的重要進展。然而,腫瘤異質性一直是研發(fā)靶向性抗癌藥物的巨大障礙。 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使用癌癥基因組圖集TCGA和國際癌癥基因組協(xié)會ICGC近年來獲得的癌癥數據,評測了針對28種癌癥類型的靶向治療方法,包括已經用于臨床和正在研發(fā)階段的靶向性抗癌藥物。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the Menin-MLL Interaction Blocks Progression of MLL Leukemia In Vivo 染色體易位會影響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導致一種抵抗治療的急性白血病。當前的白血病療法對這種疾病可以說束手無策,僅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存活期超過5年。已知MLL融合蛋白的致病活性依賴于它們與menin的互作,而這樣的互作往往很難用藥物加以控制。為了阻斷這種互作,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口服的強效小分子抑制劑:MI-463和MI-503。 研究表明,這兩種抑制劑能對MLL白血病細胞產生顯著的影響,大大改善了小鼠模型的生存情況。用藥物抑制menin-MLL的相互作用,可以在活體內有效治療MLL白血病。這些發(fā)現為白血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 第二軍醫(yī)大學孫樹漢教授的研究成果曾入選Cancer Cell雜志2014年最受歡迎的研究論文。他們發(fā)現了一種表達于人肝癌細胞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ATB。這種lncRNA在肝細胞癌轉移時上調,而且和患者預后差有關。研究顯示,lncRNA-ATB可以結合miR-200上調ZEB1和ZEB2,進而誘導EMT轉化和細胞侵襲。文章指出,lncRNA-ATB通過直接結合其他RNA分子調控腫瘤微環(huán)境,促進肝癌的早期侵襲及晚期定植,可以成為對抗肝細胞癌轉移的潛在靶標。 來源:生物通 |
|
|
來自: MITOMMY > 《腫瘤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