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晏殊,你可能不知道。 但你肯定知道范仲淹、王安石和歐陽修。 這三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都是晏殊的門生。 你不知道晏殊,你肯定聽過:“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沒錯,這句話來源于晏殊的《浣溪沙》。 一、天才生來就是被嫉妒的 晏殊是神童,是天才,是一代名相,是詞作家,可是現(xiàn)在卻很少聽到他的名字。 他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遠不及他的徒弟:范仲淹、王安石和歐陽修。 這是為什么呢,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本寶寶仔細翻閱了晏殊的生平。 還真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 讓我們先看看他的生活。 首先晏殊是個天才,從小被譽為神童。 在大多數(shù)同齡人還在學(xué)堂讀書的時候,十四歲的他就被以神童身份被賜同進士出身,開始做官了。 他仕途平步青云,做了多年宰相,生活非常優(yōu)越。 他家庭生活美滿,嬌妻美妾,子孫滿堂。 問題就在這兒,他的一生太順溜了。 我用五個拇指加腳趾扒一扒宋朝的歷史,似乎他是唯一一個一生順溜的人。 再回扒到唐朝,連詩仙李白晚年還被皇帝嫌棄,被迫回歸山水之間。 那他很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一生順溜的文學(xué)家和政治家。 這事就大發(fā)了。 天嫉英才的歷史悲劇沒在他身上上演,但讓一票朋友們、門徒們、還有后世的文人們眼紅了。 上天厚待你,我們無視你總行了吧。 我們不贊美你,不評價你,不推廣你。 幾千年后我且看你。 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可現(xiàn)僅存《珠玉詞》等殘本,估計還是在他的后人和死忠粉的努力下才得以幸存。 二、天才的世界有點寂寞 晏殊是個心胸開闊的人,他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 范仲淹、歐陽修和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門下,并且被培養(yǎng)成當(dāng)世知名人士,在政治上和文學(xué)上都占據(jù)重要歷史地位。 如果沒有晏殊用他智慧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人才,并費盡心力、毫不保留的栽培他們,那史書上也許就不會有范仲淹、王安石和歐陽修,他們會像普通的凡夫俗子一般流落在民間。 晏殊功成名就,宰相的工作對他來說得心應(yīng)手,還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作為后備梯隊和后援團。 于是,他開始覺得無聊了,寂寞了。 多數(shù)時候他會半瞇雙眼去思考人生。 去反思生命的意義,思考著讓生命更加精彩的無數(shù)可能。 三、放慢腳步,傾聽花落的聲音 從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他的超脫和士大夫風(fēng)范。 晏殊很會享受生活,喜歡熱鬧,喜歡做東招待大家一起歌舞飲宴, 享受熱鬧的氛圍。 有一年,西北邊境正在打仗,遇到大雪,晏殊還在擺酒設(shè)宴賞雪。 這時他的學(xué)生歐陽修看不下去了,覺得他的老師做事有點沒譜,就寫了一首詞《賀晏太尉西園賀雪歌》來委婉勸他。 其中一段說:“主人于國共休戚,不唯喜悅得登。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余萬屯邊兵”。 翻譯成白話就是:“老師呀,西北打仗戰(zhàn)士們很冷呀,你還要設(shè)宴飲酒,很辣眼睛喲”。 晏殊有點不高興,也不好表現(xiàn)出來,心里想:“打仗的事該我做的都安排好了,怎么諸葛亮撫琴擺空城計就是美談,到我這飲酒賞雪就辣你眼睛了呢”。 不被理解的人生是寂寞的。 其實,晏殊跟歐陽修不一樣,他不是純粹的政治家,他身上有太多的士大夫情節(jié),政治對他來說不是生命的全部,只是人生百味的一種體驗。 就像晏殊的詞不是為證明自己的才華或為取寵于世人所寫的。 他是為自己而寫,隨心所欲。 只是用詞去感悟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感悟七情六欲、人生百味。 就像他的《浣溪沙》寫的那樣:“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生活不僅僅只有匆匆趕路這一種狀態(tài),你其實可以半瞇雙眼,放緩你的腳步,一起去聽聽花落的聲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