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文化里,雅人的做法無非棋琴書畫,乃至于一些案頭小玩意,這就猶如園林里的盆景,是一種風致。然而,這樣玩法的人只是限于士紳這個少數(shù)群體,更多的人是面對現(xiàn)實的俗生活。如何才能做個現(xiàn)代派的雅人,王這么依循古人的先例,開菜單如下:首先是書齋里的案頭清供,這是顯示品格的地方,筆墨紙硯就不說了,金石、盆玩、蔬果、怪石、瓶花等等,都可上架,在這里可品茶品香,賞畫吟詩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其次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如養(yǎng)魚、下棋等等,也需有幾分精通,再就是琴、歌等,正是興之所致。當然,最不可少的是有居住環(huán)境的美學觀念,能夠打造出一個雅的所在。
燕閑多清賞,雅人有深致。雅人可學,簡言之,是能夠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獲得的,但這個過程是對雅文化不斷認知的過程,須知,若沒有足夠的學養(yǎng)和識見,談張揚人生的閑暇,縱情游藝之樂,醉于器物之美,也就奢談。雅人生活不是靠假裝的藝術就能獲取的,而是依賴于人的心靈的釋放,那是一種境界:無論是高蹈、出世,還是散淡、守拙,亦或放誕、怪癖,似乎都可被寬容和理解的。如若不是這樣的情況,估計會被身邊的人罵一聲“神經病”。
格調生活、生活家之類的說法,似乎就是雅人中的一種,但考察個人情趣、生活方式,或許不難發(fā)現(xiàn),那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雅玩,而距離優(yōu)雅尚有一段距離。這不難理解,雅是一種精神,是引領生活方式的向導,試想,每天只講究吃喝玩樂,動不動拿財富來衡量的時代,也就去雅遙遠了吧。這更深層次的問題則是,缺少對雅的尊重和意識,雅畢竟是對生活的一種優(yōu)雅觀照。
讀《雅人有深致》,最在意的是作者的賞讀文章,但給我的感覺是,可能我們的生活距離蘇東坡、文震亨、李日華、沈復、周亮工等人的雅致生活遠了些,與其羨慕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如開創(chuàng)適宜于今天的雅文化,這雅文化說到底是把生活過得更舒適、安逸一些,而非是粗糙、簡單的生活。
作家蕭伯納有言:“真正的顯現(xiàn)并不是說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钡且彩怯腥さ氖隆5湃松罨蛟S有趣,卻是對賺錢無用,甚至被當成無用的玩意。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也需無用來讓生活更豐富一些。但不管怎樣,若想成為雅人,也是能夠按照生活指南來實現(xiàn)的夢想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