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腐臭為神奇! —— 沈際飛 《草堂詩余四集·正集》 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二句,最能醒人心目。 —— 李攀龍《草堂詩余集》 下面是一首描寫七夕的經(jīng)典宋詞, 融哀與樂、抒情與議論、天上與人間于一體, 字里行間,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無窮。 鵲橋仙·纖云弄巧 秦觀 纖云弄巧①,飛星傳恨②,銀漢迢迢暗度③。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① 纖云弄巧:纖薄的云彩不斷變幻出奇巧的花樣。 ② 飛星傳恨:牽牛織女二星不斷閃爍,互相傳達著不能相見的怨恨。 ③ 迢迢:道路漫長。 ④ 金風(fēng):秋天的西風(fēng)。指時令。玉露:農(nóng)歷七月初七前后露水色白,故云玉露。 ⑤ 忍顧:即不忍顧,不忍回頭看。鵲橋:傳說牛郎織女在天為星不得相見,七月七日夜晚,喜鵲在天河搭橋,使他們夫婦相會。 賞析 “兩地分居”是從遠古直到今天仍困擾著許多人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由于社會上、文化上、地理上、經(jīng)濟上乃至精神上的原因,“兩性隔離”一直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常見現(xiàn)象。遠古時代的同氏族內(nèi)兩性間的某種文化隔離,衍變?yōu)殛P(guān)于銀河兩岸牽??椗堑南胂?,再衍變?yōu)榕@煽椗膫髡f,并形成了“七夕”乞巧節(jié)的習(xí)俗。在這一傳統(tǒng)習(xí)俗里,人們認(rèn)為,喜鵲在天河搭橋,牛郎星與織女星在橋上相會,“七夕”也就成為人間男女約會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首詞就是描寫這一傳說的。 七夕之夜,彩云變幻,牛女兩星閃爍著傳遞幽恨。時分一到,他們便悄悄渡過天河。雖然只是一年相逢一次,感情卻勝過人間那些整日廝守的夫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不忍心去看那回歸的路。但反過來一想,既然兩人的感情天長地久,永不變心,還在乎那些日日夜夜的等待與期盼嗎?這首詞雖然寫的是神話傳說,卻說出了一個雖然淺顯卻并非人人都能明白的深刻體驗——思念與等待。長長的分離,實在算不了什么,只要情感深長,永不變心,分離了的兩心也在一起,若是同床異夢,哪怕是天天廝守,也是貌合神離,兩心如同遠隔天涯。這種重情感而將肉體結(jié)合放在第二位的觀念,比起明清以來將婦女作為生育工具乃至煉功爐鼎的情愛觀,真有天壤之別。 —— 摘自《休閑宋詞鑒賞辭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