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的黃金尺寸是多少?就這個問題,喬布斯的答案是3.5英寸,而這一個尺寸也被永遠定格在了iPhone 4s身上。自從喬布斯去世之后,iPhone就一路突破到了4英寸、4.7英寸甚至5.5英寸。反正,最佳的屏幕尺寸就再無定論了。 不斷變化的黃金尺寸喬布斯偏執(zhí)地認為,只有能夠完美單手操作(注意不是持握,而是操作,單手玩手機時拇指可以碰到屏幕至少90%以上的區(qū)域?。┎潘闶屈S金尺寸。 結果,喬布斯剛走,就被庫克甩臉,iPhone 5變成了4英寸,iPhone 6 Plus更是達到了5.5英寸。 在Android手機領域,則進一步詮釋了“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真諦,很多6~7英寸手機更是逼得很多平板電腦直接下了崗。 反正,現(xiàn)在談起黃金尺寸時已經(jīng)再無定數(shù)。從4.7英寸到6英寸,每個尺寸都有足夠的簇擁。 習慣也是不斷變化的 蘋果:我有指紋掃描。 三星:我屏幕大! 蘋果:我有Siri。 三星:我屏幕大! 蘋果:我有金屬外殼。 三星:我屏幕大! …… 這是多年前一段經(jīng)典的調侃語錄,只有3.5英寸的iPhone被屏幕更大的三星手機“一大降十會”,但是仍有無數(shù)果粉堅守iPhone,就是以單手操作為榮,笑話只能雙手操作的大屏手機。 如今呢,自從iPhone 6放大屏幕以后,銷量出奇的好,更是從Android陣營中挖走了很多鐘情大屏的用戶。 然后呢,蘋果為了懷舊,推出了4英寸的iPhone SE,原本以為可以刺激更多懷念單手操作的果粉入手,但結果卻是銷量平平。雖然不排除iPhone SE價格較高的因素,但用戶對單手操作這個概念已經(jīng)不再感冒,這個結論卻是不爭的事實! 為啥?情懷呢?節(jié)操呢? 這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習慣成自然。用慣了小屏手機,初次接觸大屏產(chǎn)品時肯定存在一些抵觸心理,但一旦使用習慣了,適應大屏幕帶來的諸多便利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用不回小屏幕的機器了! 給你一個6英寸的手機玩一個月,再給你一臺5.5英寸的機器,你就會發(fā)現(xiàn)5.5英寸的手機好小??!就是這么回事。 此外,很多廠商為了方便單手操作大屏手機,還在系統(tǒng)里引入了單手模式,雖然不可能獲得100%小屏手機的手感,但的確解決了只能騰出一只手玩手機的困局。 為什么大屏手機越來越火? 大屏手機之所以越來越火,被用戶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不僅僅它們的屏幕變大了,而是大屏手機也在追求減肥瘦身征途中。 咱們可以回憶一下三星第一代Galaxy Note,這款2011年上市的5.3英寸手機,在當年屬于絕對的“巨無霸”!這款手機的尺寸為146.85mm x 82.95mm?.65mm,內置2500mAh電池,重量為178g,請注意其中代表寬度的指標:82.95mm。當年小編拿著它感覺非常割手,因為它實在是太寬了。 我們再來看看三星最新推出的Galaxy Note 7,這款產(chǎn)品采用了更大的5.7英寸屏幕,電池容量也提升到了3500mAh,但它的機身尺寸卻只有153.5mm?3.9mm?.9mm,重量更是只有169g。 沒錯,這些年手機屏幕在不斷變大的同時,便攜性反而越來越出色。不對啊,屏幕越大,手機寬度不就應該越寬嗎? 這就是窄邊框設計的好處。如今的智能手機都在追求屏占比,怎么提升?就是盡可能壓縮屏幕四周邊框的寬度,所以我們看到了將指紋模塊移到手機背面的設計(為了降低下巴的寬度),采用了無邊框概念的nubia z11等。 邊框窄了比黑邊 現(xiàn)在90%的手機都在主打窄邊框設計,但很多產(chǎn)品屏幕在亮屏之后,特別是白色背景下,屏幕邊緣距離邊框還是有道很黑的邊,這又是腫么回事呢? 這就是咱們常聽說的“屏幕黑邊”問題了。黑邊的專業(yè)術語又叫“BM區(qū)”,它的首要作用就是防止漏光。 此外,LCD屏幕通過給液晶顆粒通電實現(xiàn)內容顯示,那么它必然需要有支持通電的“線”,而這些“線”都需要在LCD外匯總。為了讓這“線”整齊不亂,所以都會收納到LCD的邊緣,然后通過周圍的IC控制LCD明滅以及什么時間點顯示什么顏色。 黑邊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藏匿這些線,只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可以明顯壓縮這些線的寬度,從而減少黑邊,但這種改進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所以只有手機廠商多花錢,才能降低黑邊,一毛不拔的自然就有大黑邊了。 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雙手操作手機,而單手操作的概念已經(jīng)漸漸變成了一種傳說。不知道你又是否懷念這個傳說,你心理的黃金尺寸到底應該是什么尺寸? |
|
|
來自: 昵稱179287 > 《手機數(sh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