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聚閣】最具傳統(tǒng)文化氛圍的大家庭 音頻來源:教育禮包。版權(quán)歸平臺所有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span>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薄墩撜Z》
【字詞注釋】
興:激發(fā)感情的意思,詩的比興 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 群:合群 怨:諷諫上級,怨而不怒 邇(ěr):近的。
【句子大意】 孔子說:“學生們?yōu)楹尾粚W習《詩經(jīng)》呢?《詩經(jīng)》可以興發(fā)情感,可以懂得博觀天地,可以懂得和別人相處,可以懂得諷刺的方法?!?/span> “近處講可以懂得怎樣侍奉父母,遠處講可以懂得如何事奉君主,而且還能多認識草木鳥獸的名稱。”
【解讀評析】 孔子在這個地方,講學問修養(yǎng)必須要讀詩,多注重一下文學的修養(yǎng)。孔子當時特別提倡學詩,也是為了獲得各樣的知識,有自己精神方面的天地,這是很重要的。 那么,家長可以怎么引導孩子? 1、詩“可以興、可以怨”。 興就是排遣情感,人生有煩惱的時候,如果無法傾訴時。自身有文學的修養(yǎng),就可以寫一下毛筆字、繪畫也好,詩詞也好,把怨氣卸掉,發(fā)揮掉。
2、詩“可以觀、可以群”。 在詩的當中可以得到很多道理與啟發(fā),對自己的是個收獲。另外,自己可以調(diào)整心境,在朋友之間、社會之間,可以敬業(yè)樂群而不孤立,所謂以文會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