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根據(jù)和一教育7月6日《牙周中級班-牙周正畸聯(lián)合治療》部分演講整理而成。 導讀:牙周縫合的操作?牙冠延長術的操作? 牙周縫合 講師—唐琪 一、縫合前的準備 縫合準備 縫合理論 針,錢,器 打結 剪線 縫合目的 關閉創(chuàng)面,防止骨組織的暴露 消除死腔,止血,減少術后不適 使齦瓣復位保持于理想的位置 獲得良好的組織愈合結果 縫合材料 牙周手術對縫合材料的要求: 高抗拉強度 高抗撕強度 易打結 高安全性結(打了結之后不容易松開,不能打滑結) 不易感染(縫線越光滑,越不容易粘結,但又不) 二、縫合材料 縫合材料分類 吸收-不可吸收 編織類-非編織類 天然-人工類 黑色絲線:易打結,吸收組織液,細菌快速定植 合成單絲線:內(nèi)部細菌繁殖少,易松脫 縫線的選擇 關閉牙槽窩或二期愈合的創(chuàng)口-3-0或4-0 縫合齦瓣-5-0至8-0 使用細縫線關閉有張力的齦瓣,因縫線易斷;如強行關閉,會導致組織緊束,影響愈合,瘢痕形成。 縫針 1)角針 易穿透齦瓣,但撕裂和損傷風險增大 2)反角針 降低撕裂風險 3)圓針 不易穿透組織層,但適合軟組織如結締組織瓣或舌側粘膜 持針器 持針器不是越小越好 夾持縫針彎曲部稍前端的位置,盡量減少縫針變形。 握持 掌握法 指套法 掌指法 對于顯微持針器執(zhí)筆式握持方法 打結 方結,外科結,單結(不可單獨使用)三重結,假結,滑結(禁止) 打結要點 一點一線,用力均勻,順線的方向用力 相鄰兩結的方向要相反,手交叉,線交叉 第一結扣兩根線頭引向一側,避開創(chuàng)口 防止滑結 縫合前生理鹽水沖洗去除血凝塊 組織瓣夾持:組織鑷,慎用有齒鑷 進針點選擇:距齦乳頭邊緣及齦瓣邊緣2-3 mm,垂直組織瓣。 縫合前用生理鹽水濕潤縫線,及時擦凈血痂 先水平?先垂直? 一般先水平后垂直,從對位,垂直切口為輔助切口考慮。 先游離端然后固定端 針距 針距是需要靈活掌握 組織瓣對位良好 剪線要點 兩線合攏,輕輕提起 線剪順線滑至結扣向外上方 銷加翻轉 線頭1-3cm 三、縫合后檢查 齦瓣是否緊貼骨面 齦緣是否卷曲 骨面是否被完全覆蓋 張力是否適中 創(chuàng)口有無滲血 擠壓多余血液及空氣 四、縫合方法 1、間斷縫合 最常用、最普通 適用于軟組織兩側張力相等,高度一致 優(yōu)點:縫合、拆除操作容易,時間短 缺點:有限的瓣關閉區(qū)域,皮瓣張力巨大 1)單純間斷縫合 適應癥:口腔外科、膜齦牙周手術 優(yōu)點:縫合、拆除操作容易、時間短 缺點:有限的瓣關閉區(qū)域,皮瓣張力巨大 2)八字間斷縫合 適應癥:口腔外科、膜齦牙周手術(頰舌側齦瓣相距有些距離) 優(yōu)點:縫合、拆除操作容易、時間短 缺點:有限的瓣關閉區(qū)域,皮瓣張力巨大懸吊縫合 2、懸吊縫合 不易松脫 齦瓣張力不會太大 1)單個牙的雙乳頭懸吊縫合 單側雙側翻瓣、膜齦手術 優(yōu)點:齦緣冠向位移,齦瓣壓緊 缺點:導致菌斑堆積 2)單個牙的單乳頭懸吊縫合 單側翻瓣、膜齦手術 優(yōu)點:齦緣冠向位移,齦瓣壓緊 缺點:導致菌斑堆積 3、連續(xù)懸吊縫合 適應癥:膜齦手術 優(yōu)點:齦緣冠向位移,齦瓣壓緊 缺點:導致菌斑堆積,縫線松脫可能導致傷口開放 1)單側連續(xù)懸吊縫合 單側翻瓣 多個牙頰舌側齦瓣復位高度不一致 操作方法:從瓣的一個乳頭外表面進針,環(huán)繞牙齒到達同側瓣的鄰近乳頭,再從該頭的外表面進針 返回第一個乳頭處,打結,將單側瓣的二個乳頭懸吊在牙齒上 2)雙側連續(xù)懸吊縫合 頰舌側齦瓣高度一致 4、褥氏縫合 1)水平內(nèi)部褥氏縫合 齦瓣幅度寬 兩牙之間較大縫隙 齦乳頭寬 齦瓣更貼合骨面
適應癥:牙周再生手術,種植手術,骨再生誘導手術 優(yōu)勢:瓣外向凸起 缺點:傷口骨頂沒有密閉
2)水平外部褥氏縫合 適應癥:牙周手術、口腔手術 優(yōu)勢:軟組織瓣壓緊 缺點:適應癥少
3)改良式褥氏縫合 關閉脊頂創(chuàng)口
4)改良交叉水平褥氏縫合 適應癥:牙周再生手術、種植手術、骨再生誘導手術 優(yōu)勢:軟組織瓣壓緊)
5)交叉水平褥氏縫合
6)垂直內(nèi)部褥氏縫合 適應癥:牙周再生術、種植手術 優(yōu)勢:最佳結締組織適應 缺點:傷口骨頂部沒有密閉
7)垂直外部褥氏縫合 適應癥:根向復位 優(yōu)勢:軟組織瓣的定位和密合 缺點:傷口的脊頂沒有密閉,拆線困難
8)改良垂直褥氏縫合 適應癥:牙周再生術、種植手術 優(yōu)勢:最佳結締組織適應 5、錨氏縫合 適應癥:游離端磨牙遠中齦瓣,缺牙間隙處的齦瓣 要點:進針盡量靠近牙齒 6、骨膜縫合 7、連續(xù)懸吊加水平褥式 8、連續(xù)褥氏 9、十字縫合 10、連續(xù)鎖結縫合 11、雙圈線縫合 …… 評估縫合條件 選用合適縫針縫線 選用合適縫合方法 靈活機動、排列組合 微創(chuàng)理念 牙冠延長術 講師—孫偉蓮 一、概念 通過手術方法,降低齦緣位置,去除相應的牙槽骨以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使過短的臨床牙冠加長,從而有利于牙齒的修復,是與修復治療相關的最常應用和有效的牙周手術方法;或解決沒關問題、改善“露齦齒”等。
二、生物學寬度 是指從齦溝底到牙槽嵴頂?shù)木嚯x,約為2mm
三、牙冠延長術目的和方法 通過切除牙周組織的方法來延伸牙冠延長可以增強口腔維護、修復預后、咬合協(xié)調以及美觀。 (一)牙冠延長術的目的 1去除齦下齲壞 2增強并保護修復體固位 3改善美觀 4在不損及生物學寬度的情況下保證修復性治療 5糾正咬合平面 6有助于改善口腔衛(wèi)生 (二)、牙冠延長術的方法 根向延伸:牙齦切除術、伴或不伴骨切除的根向復位斑 冠向延伸:正畸牽引、正畸牽引+牙冠延長術
四、牙冠延長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適應癥 1齦下齲壞、殘根、根管側穿等,尚有保存價值 2或牙齒折裂致邊緣達齦下,影響牙體預備、取印模及修復 3不良修復體——破壞生物學寬度,需要暴露健康牙體組織 4臨床冠過短,修復體難以固位,或者正畸裝置難粘結 5為獲得對稱的牙齦外形(尤其在美觀區(qū)) 6露齦笑——牙齒被動萌出不足或牙齦過長牙冠延長禁忌癥 禁忌癥 1牙根過短 2牙齒折斷達齦下過多,術后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以支持牙齒行使功能 3全身情況不宜手術者
五、牙冠延長術預評估和術前準備 1臨床冠比例在修復后是否適當:前牙——美觀;后牙——功能 2根的長度和形態(tài):X片 3牙冠延長術后,剩余支持骨的量 4牙齦的評價: 牙齦組織的生物學形態(tài):(厚齦/薄齦) 附著齦的寬度: 附著齦寬窄:與牙周病的發(fā)生、預后有直接關系 附著齦:膜齦聯(lián)合至齦溝底的距離,范圍為1-9mm 上前牙唇側最寬(3.5-4.5mm),第一前磨牙區(qū)最窄(1.8-1.9mm) 5美觀評估 手術是否在美觀區(qū)內(nèi) 保留牙間乳頭 牙冠延長術對鄰牙牙齦美觀的影響 6咬合重建者,需確定咬合平面,制作導板 7安置修復體后,是否能維持菌斑控制 8去骨量的估計: 修復體邊緣置齦溝內(nèi):斷端至牙槽嵴頂:≧3 mm 修復體邊緣置齦緣:斷端至牙槽頂:≧4mm 9其他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法及預后 1)正畸牽引 2)正畸牽引+牙冠延長術 3)對于重度磨耗的患牙采用覆蓋義齒進行修復等 4)拔牙和其他方法修復 10告知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六、術后修復時間 1不宜過早修復 2在術后6周——6個月期間,可有<> 3明智的選擇:美學區(qū)術后6個月修復 4術后1-2周先戴臨時冠。
七、臨床病例簡介 1單個牙的牙冠延長術 2不良修復體 3牙折裂至齦下:正畸牽引+牙冠延長術 4重度磨耗牙的咬合重建 5露齦笑 被動萌出不全 患牙牙槽嵴頂與釉牙骨質界的距離: ≧2mm——假性牙周袋,角化齦充足,無需修整骨 <> 頰舌側骨形態(tài),有無壁架狀骨突 檢查方法:聯(lián)合采用X線和輕柔的骨探查
關鍵點 1選擇適應癥 2術前充分溝通 3術前、術后拍照片 4必要的完善的根管治療 5理解“生物學寬度”的原則 6術前簽訂牙冠延長術知情同意書 7盡可能制作高質量的臨時冠,去凈粘結劑 8推遲永久修復的佩戴時間直至牙齦組織完全愈合 結語 我們的目的,學以致用...... |
|
|
來自: 一瓢飲齋 > 《口腔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