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腦汁姐 《老九門》開播前,有盜墓迷稱它為南派三叔沒露過正臉的親兒子,非常值得期待;開播后,雖收視率點播率雙高,卻屢屢遭到吐槽,一會兒被評為“抗日偶像言情劇”,一會兒又成了“奇幻二次元魔性劇”,更有人說片名根本不應該叫《老九門》,應該直接叫《請二爺》。 不過,拋開《老九門》電視劇的好壞不談,該劇的熱播確實又掀起了一輪新的盜墓熱,很多觀眾因為好奇《老九門》和《盜墓筆記》中人物的關系而重新想起了原著:張啟山、二月紅、齊鐵嘴、吳老狗;張起靈、吳邪、吳三省、解連環(huán)……兩代人的恩怨糾葛遠非一出簡單的抗日大戲,他們到底在尋找什么? 由于南派三叔挖的大坑實在太多太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算你認真看完一整套《盜墓筆記》可能也無法找到,所以就有腦洞超大的朋友義務幫他填坑,寫出了整個故事從洪荒時代綿延至今的詳細發(fā)展脈絡,而所有問題的起源,就是中國上古神話中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 按照這篇終極填坑解密文的邏輯,《老九門》時處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正是張家支系張啟山一脈投身軍界以圖壯大之際,為了得到張家從遠古時代就保存著的只能傳給族長的長生不老之法,張啟山聯(lián)合并利用了長沙地區(qū)的幾大倒斗世家為自己的終極目的服務,統(tǒng)稱老九門。 所以電視劇《老九門》里的故事,大約只是這漫長的歷史架構中非常短暫的一瞬,在這一瞬中,老九門中人有情有義,共同抗擊日寇,破解地下墓穴的秘密,守護中華文明的瑰寶。那時他們可能還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他們的領頭人張大佛爺張啟山,就會露出他的本來面目了。 當然,這一切和《盜墓筆記》原著中的描述完全不同,張啟山不再是吳邪眼中那個“心懷家國天下的老九門中少有的能干大事之人”,而成了一個利用一切機會和手段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連最高領袖都被他忽悠了的超級腹黑之徒。一部小說最終會被解讀成這樣,大概連三叔自己也是想不到的吧(也可能是他故意的)。 而說起這西王母,其實大家并不陌生,因為在道家的神仙譜系中,她就是后來的王母娘娘,住昆侖瑤池,種蟠桃仙樹,食之可長生不老。從《山海經(jīng)》中面目可怖的半獸人逐漸演變?yōu)橛喝萑A貴的天國第一夫人,既反映了歷朝歷代皇帝追求長生的迫切愿望,也是本土道教發(fā)展的側(cè)面寫照。 除了神性的一面,西王母還有人性的一面,要不也引不出《盜墓筆記》后來的故事了。據(jù)《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巡來到了西王母國——一個很有可能還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國家,祖祖輩輩都由女性來掌管。作為伏羲的神秘后裔,西王母擁有長生不老的靈藥。 周穆王為了拜見這位傳說中的絕世美人,特地選了黃道吉日,帶上奇珍異寶,把自己打扮得英俊瀟灑,請佳人共赴盛宴。二人可謂一見鐘情,纏綿數(shù)日,難解難分。豈料國內(nèi)傳來叛亂的消息,周穆王不得不告別愛人,臨別時,西王母深情問到:將子毋死,尚能復來? 按照《盜墓筆記》里的設定,周穆王并沒有再來,不僅沒來,估計還在離開之前騙走了西王母不死藥的秘密?;蛟S他說了此戰(zhàn)萬分兇險,或許他還許諾只要活著就一定相見,西王母為保萬全而泄露天機,沒想到在王母陵中等了千年換來的卻是謊言??蓱z那被長生不老迷了心竅的周穆王,卻在等待輪回重生的墓葬里遭了暗算。(《七星魯王宮》) 然而我國歷史上被長生不老迷惑了心智的帝王卻遠不止穆王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秦皇漢武,迷戀仙術,寵信方士,勞師動眾追求長生藥,被騙了無數(shù)次后,又以為人能夠死而復生,存活于另一個世界,所以大興土木修建王陵,埋下陪葬品無數(shù)。 到了晚唐,道教興盛,國勢衰微,皇帝們迷信神道,服食丹藥,結果非但未得長生,反而中毒而亡。大詩人李商隱曾有詩云: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沒有一字評論,卻借穆王和西王母的故事諷刺了長生不老的虛妄。再往后宋明清不再多說,總之這些追求長生不老的帝王總是一邊想著永生一邊又去修建豪華陵墓。 歷朝歷代盯上這些寶藏的盜墓賊數(shù)不勝數(shù),《為袁紹檄豫州文》中就記載過三國時期盜墓大師曹操的事跡:操帥將吏土,親臨發(fā)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寶。操又特置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天下霸唱在《鬼吹燈》中首創(chuàng)發(fā)丘將軍、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御嶺力士四大盜墓門派概念便借鑒了這里的說法,《盜墓筆記》中南派三叔給盜墓劃分了南北,繼承和發(fā)揚了天下霸唱筆下的各種盜墓神器。 摸金符:古時盜墓者所用的避邪之物,相傳摸金符是摸金校尉的身份證。?? 發(fā)丘印:上刻“天官賜福,百無禁忌”,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羅盤儀:八卦看風水,分金定穴,入墓后,判斷道路的安全系數(shù),尋找最佳路徑。 黑驢蹄子:僻邪,克制僵尸。 人點燭,鬼吹燈:進入古墓中先在東南角點燃一盞蠟燭才能開棺,如蠟燭熄滅,須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洛陽鏟:使用時垂直向下戳地,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將泥土帶出,并逐漸挖出一個深井,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zhì),以了解有無古代墓葬。 飛虎爪:精鋼打造,前如虎爪,后墜長索,可遠距離抓取東西和固定位置,也可作暗器。 金剛傘:一種防護身體的盾牌,主要用于抵御墓中機關暗器,再強勁的機駑也無法穿透。 ps 盜墓神器還有個坑爹版 它們是 ● ● ● 洛陽鏟、李敏鎬、王大錘、畢福劍 另一方面,帝王們?yōu)榱朔幢I墓也是機關算盡。比如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用機械使之流動灌輸,令工匠制作弩機弓箭,以防盜墓之賊”;馬王堆辛追漢墓被稱為火坑墓,開棺如遇明火一點就著;唐朝武則天“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宋太祖趙匡胤的尸體用劇毒藥物防腐,盜墓之人碰到就會染上尸毒;元成吉思汗的真墓至今沒有蹤跡;明孝陵很有可能只是朱元璋的障眼法;還有儲水墓、流沙墓、巨石墓、刀坑墓、咒語墓等等,雖然不如盜墓小說中描述的那么神奇玄幻,但也算得上處心積慮、巧奪天工了。 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打過它主意的唐末黃巢、五代溫韜、民國孫連仲和歷代無數(shù)盜墓賊全都無功而返(甚至喪命),實乃奇跡。 長生、轉(zhuǎn)世、輪回;棺槨、僵尸、妖怪;地位、財富、寶藏;驚悚、恐怖、危機,基于此,盜墓故事似乎天生就具備一種大網(wǎng)紅的氣質(zhì)。作者借助我國悠久歷史中數(shù)不盡的傳奇和謎團,在各種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展開無盡的想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圖景簡直是上天入地,聞所未聞,故事內(nèi)容也從懸疑到神秘再到離奇,最后連自己也寫得走火入魔,無法自圓其說。 不過盜墓迷們倒是有辦法,他們可以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偶像填坑,在所謂《盜墓筆記》大揭秘中,我們甚至看到了如《魔戒》和《納尼亞傳奇》般的魔幻史詩氣質(zhì);他們可以用李商隱的觀點解釋作者“故意”不交代青銅大門背后終極秘密的原因,說長生不老本就虛無縹緲,青銅大門背后代表著人類永遠無法被滿足的欲望。 真不知道帶著這樣的思路再去看《老九門》或八月即將上映的電影《盜墓筆記》,到底會是一種什么心情…… 如果你掉進盜墓這個坑里出不來了 別忘了贊下未讀君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