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在打造“學術明星”嗎?
(2008年2月1日06:19)
央視《百家講壇》從2001年開播至今,已經(jīng)八個年頭了。最初,登上講壇的是以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揚振寧和丁肇中為開場白,到現(xiàn)在以“暴侃”史料中的皇帝和臣相為主的電視書場為“誘餌”來刺激觀眾的胃口,以此來提高收視率,這倒是一種“促銷”手段。
從紀連海聲撕力竭的“爆料”和紳,到易中天開聊三國,從于丹說《
論語》、《莊子》心得,到錢文鐘“煽乎”玄奘以及蒙曼“忽悠”武則天,正是你趕緊說完走下臺,我立馬拔腿跑上場,忙忙碌碌的挺熱鬧。
紀連海侃和紳覺得不過隱,非得在電視臺上說相聲,整個是驢唇不對馬嘴,狗戴嚼子——胡勒。蒙曼“忽悠”武則天,口若懸河不覺渴,雖出本書“玩”簽售,但廣大讀者并不買帳,當天上午從11:0多僅賣到下午2:0許,就草草收場了,據(jù)說只賣出幾千冊。遠遠不及于丹簽售《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當天賣出12000冊,總發(fā)行量達50萬冊,而易中天寫的《品三國》一書的發(fā)行量在上百萬冊。
看來,人民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殺人如麻的暴君和糜爛透頂之君的武則天深惡痛絕,買書了解武則天,只不過是極少數(shù)讀者無聊時的獵奇而已。人們對富有哲理的“心得”和“解讀三國”的新版本倒是獨有情鐘?!队诘ぁ凑撜Z〉心得》和《品三國》的熱賣,映證了當今社會中華經(jīng)典普及化的熱潮。于丹和易中天都是經(jīng)典哲理寶庫中的淘寶者,兩位教授(一個四十歲出頭,另一位六十歲有余)能夠迅速躥紅大江南北,成為冉冉升起的南北“二星”,他們是在用心靈的感知去啟迪人們對人生真諦的追求。
教授學者借助CCTV《百家講壇》說書、出書,想成為第二個易中天、第二個于丹(學術明星)式的千萬富翁、富婆,乃至名利雙收難也!可謂任重而道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