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六城區(qū)教師招聘考試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 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積 極探索?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屬于教學原則中 的? 。 A.啟發(fā)性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或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屬于教學法中的 。 A.實驗法 B.演示法 C.引導法 D.參觀法 3.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制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制 D.道爾頓制 4.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 A.管理 B.德育 C.教學 D.服務 5.“原罪說”認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們的罪先天地來自其祖先?這種主張屬于? 。 A.遺傳決定論 B.環(huán)境決定論 C.輻合論 D.起源論 6.現(xiàn)行的初等義務教育在? 時期開始普遍實施。 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出現(xiàn) 7.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康德的《論教育》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8.下列屬于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的是? A、引發(fā)動機 B、領會知識 C、鞏固知識 D、運動知識 9.下列哪一項屬于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 A、知識?智力?能力 B、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性學力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知識?智力?情感 10.某工廠招用九年級在讀學生王某為員工?此行為? 。 A.違犯《教師法》 B.違犯《義務教育法》 1/9頁 C.觸犯《未成年人保護法》 D.觸犯《刑法》 11.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針對教育目的提出 A(社會本位論思想 B(個人本位論思想 C(社會效益論思想 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12.廣義的教育制度是指 A(社會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學校教育制度 D(國民教育制度 13.人格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wěn)定區(qū)別的? 。 A.行為系統(tǒng) B.意識特點 C.綜合心理特征 D.品德與修養(yǎng) 14.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 。 A.開除 B.勸退 C.批評教育 D.記過處分 15.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中?學校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是? 。 A.公平原則 B.無過錯責任原則 C.嚴格責任原則 D.過錯責任原則 16. 下列哪項主張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A(學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開而弗達 D(溫故而知新 17.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般是由學生完成一些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測驗?也可以讓 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進行的 評價是?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8.在認知和技能領域中?最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 。 A.教師自編測驗 B.課堂提問 C.平時作業(yè) D.行為檢查單 19.對性格內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宜采用的談話方式是? 。 A.商討式 B.訓導式 C.漸進式 D.談心式 20.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中學生的青春期教育和? 。 A.心理咨詢 B.心理障礙調適 C.學生考試焦慮 D.心理衛(wèi)生輔導 21.教育本質的“雙重屬性說”認為?教育本來具有? 雙重性質。 A.上層建筑和生產(chǎn)力 B.上層建筑和為階級斗爭服務 C.為階級斗爭服務和為發(fā)展經(jīng)濟服務 D.為發(fā)展經(jīng)濟服務和為促進人的發(fā)展服務 22.坐巴士會暈車的人?在乘船、乘火車時也有類似的反應?這是? 。 A.條件反射的消退 B.條件反射的泛化 C.條件反射的分化 D.條件反射的習得 23.學生受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A.教師的態(tài)度 B.教師對學生的認識 C.學生對教師的認識 D.學生的認知特點 24.狼孩有著一種適應性心理障礙?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營養(yǎng) B(遺傳因素 C(狼的影響 D(缺乏社會性刺激 2/9頁 25.“足智多謀、隨機應變”?這是思維的? 。 A.邏輯性 B.獨立性 C.靈活性 D.廣泛性 26.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于權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這類學生的性格類型屬于? 。 A.場依存型占優(yōu)勢 B.場獨立型占優(yōu)勢 C.情感型 D.內傾型 27.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勢是? 。 A.追崇科學世界 B.回歸生活世界 C.更多的科學世界?較少的生活世界 D.都不是 28.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xiàn)出身心發(fā)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fā)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fā)展的?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階段性 29.學生掌握數(shù)的概念時?把數(shù)分為實數(shù)和虛數(shù)?又把實數(shù)分為有理數(shù)和無理數(shù);有理數(shù)又可分為整數(shù)、小數(shù)和分數(shù)等?這屬于? 。 A.思維的抽象過程 B.思維的具體化過程 C.思維的分類過程 D.思維的概括過程 30.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tǒng)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A.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B.團隊合作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C.溝通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D.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教師勞動的特點是? 。 A.復雜性 B.創(chuàng)造性 C.示范性 D.協(xié)作性 2.學校咨詢的目標是? 。 A.解除學生心理困擾 B.使來訪的學生以后能處理類似的問題 C.促使學生動輒尋求咨詢 D.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發(fā)展的主要內涵是? 。 A.發(fā)展是有順序的、不可逆的 B.能夠保持相當長時間的變化 C.使個體產(chǎn)生更有適應性、更高效的行為 D.遺傳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4.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職責是? 。 A.聽取校長工作報告?審議學校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B.聽取和反饋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團結教職工?支持校長正確行使職權 C.決定有關教職工福利的重要事項?監(jiān)督校長和學校其他負責人的工作 3/9頁 D.罷免校長 5.開學初?新來的黃老師通過調查、談話、自我介紹和小測驗來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性差異?以便管理學生、安排日常教學。請問黃老師所作的評價不是? 。 A.形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非正式評價三、判斷題(判斷下列每小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學者伊里奇所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是制度化社會的重要體現(xiàn)。? 2.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依法聘任。? 3.合作學習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學生的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獨立完成作業(yè)。? 4.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5.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著學校課程的設計和教育內容的豐富與更新。? 6.一般說來?正負遷移的產(chǎn)生取決于兩種學習在刺激反應之間相似與相異的程度。? 7.一定時期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水平是無法通過教育觀念反映出來的。? 8.多動癥是先天體質上的原因。? 9.教師的責任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 10. 政治性經(jīng)濟制度對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制度制約和決定著教育的政治思想和為誰服務的問題。? 四、論述題?要求)緊扣題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條理清楚?邏輯嚴密?論述充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1.面對新課程改革?結合實際談談教師如何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2.結合實際?談談教師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五、材料分析題?要求)緊扣題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條理清楚?邏輯嚴密?論述充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1.某校地理教研組教師對本校地理課課程資源進行了評價?認為地理教具只有掛圖和地球儀兩類?而且全校地球儀只有六個?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距離較大?課程資源缺乏?課程開發(fā)困難較大。 請用課程評價、課程資源管理等有關理論分析這一案例。 2.某校語文老師對班級里犯錯誤的學生的處理辦法是)犯了小錯誤?就給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犯了大點的錯誤?就去做件好事?表示彌補?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就寫一份“說明書”?說明當時的心理活動。 你對這位老師如此“懲罰”學生有何感想,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 啟發(fā)性原則是指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B[解析]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或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實驗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作業(yè)?觀察事物和過程的發(fā)生和變化?探求事物的規(guī)律?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參觀法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對具體事物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從而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有知識的 4/9頁 教學方法。引導法不屬于教學法概念的范疇。
3.B[解析] 教學組織形式包括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道爾頓制、特朗普制。班級授課制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班級?使每一班級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全班學生進行上課的教學制度。
4.C[解析] 教學是傳遞人類知識經(jīng)驗的捷徑?是學校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學校最主要的工作。
5.A[解析] 遺傳決定論認為認知發(fā)展由先天的遺傳基因所決定?人的發(fā)展過程只不過是這些內在的遺傳因素的自我展開的過程。環(huán)境決定論認為人類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會組織、文化發(fā)展等人文現(xiàn)象受自然環(huán)境?特別是氣候條件支配的觀點。輻合論認為?心理的發(fā)展是其內在品質與外在環(huán)境合并發(fā)展的結果。基督教主張原罪說?即任何人天生就是有罪的?他們的罪先天地來自其祖先?主張的是遺傳決定論。起源論說法不準確。
6. A[解析] 普魯士于1754年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其次是奧地利等國家?但實際上大都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19世紀下半葉)以后才陸續(xù)實施。
7. A[解析] “教育學之父” 夸美紐斯從理論上概括了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教育經(jīng)驗?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1632年他寫的《大教育論》?被世人認為是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開始。
8.B[解析] 教學過程包括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學習效果五個基本階段。教學過程不能僅僅停留在感知上?必須理解教材?這是領會知識的關鍵?所以領會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9.C[解析]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
10.B[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11. A[解析] 社會本位目的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圖、洛克、赫爾巴特等。
12. D[解析] 廣義的教育制度是指國民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為實現(xiàn)其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tǒng)上建立起來的一切教育設施和有關制度。而學校教育制度是狹義的教育制度。
13.C[解析] 此題考查了人格的定義。
14.C[解析] 《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15.D[解析] 學校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 5/9頁 |
|
|
來自: 昵稱35264001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