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游閣外史,鄧石如弟子,安徽涇縣人,涇縣古名安吳,故人稱“包安吳”,嘉慶十三年舉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縣,仕途不順,終歸布衣,學(xué)知淵博,對經(jīng)濟、文藝有研究。工詩文書畫,能篆刻,其書法備得古人執(zhí)筆運鋒之奇,一時稱為包體。他對自己的書法極其自負(fù)。自言“廿六而后學(xué),四十而后知?!?、“慎伯中年書從顏、歐入手,轉(zhuǎn)及蘇、董,后肆力北魏,晚習(xí)二王,遂成絕業(yè)。”自以為“右軍第一人”。然而他的書法作品并非如自詡的那樣不可一世,他的草書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過他的《小草詩冊》卻很有特色,確有集碑貼于一人之感。 包世臣的書法稱不上是第一流的,但他留給后人的書法論著卻是第一流的。所著《藝舟雙楫》是一部倡導(dǎo)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學(xué)思想的經(jīng)典之一。另有《清朝書品》、《安吳四種》等著作。 包世臣《楷書警語立軸》紙本楷書 137.5×63.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包世臣《錄坡公語立軸》紙本行書 135.2×38.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包世臣《楷書坡老語軸》紙本楷書 130×57.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包世臣《節(jié)臨張旭秋深帖》紙本行書 167.5×89.5cm 揚州市博物館 包世臣《行草書錄內(nèi)史與謝尚書書軸》紙本行草書 132×55.5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