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ǎnshífúyīèr | | 散食拂一二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散食拂一二”五個字的減體連寫。 彈法:以右手食指拂一、二弦,即“ ”弦的另一寫法。 |
|
 | | | míngshíyīfúgǔnyīèr | | 名十一中食拂滾一二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名十一中食拂滾一二”九個字的減體連寫。 彈法:以左手名指按一、二弦十一徽,右手中、食兩指拂入滾出。 |
|
 | | | dàzhùmǒsì | | 大八注抹四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大八注抹四”五個字的減體連寫。大八下面的“主”即“注”的另一減字體式。 |
|
 | | | dàqīànyīèrzhāièryītīèryīlìèryī | | 名十二摘七六剔七六歷七滾六五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名十二摘七六剔七六歷七滾六五”十四個字的減體連寫為三個指法譜字。這是正聲沉思段中的譜字。 彈法:日本狛氏琴手法所輯六朝陳仲儒琴用指法:“逆掄、假令右無名、中指相逐武文度,頭(即食指,下同)指仍相逐歷武、文,或歷至四弦、五弦無定?!庇帧肮?jié)逆掄、依其本,須暫停,使有節(jié)也?!?span>(烏絲欄琴譜同) 宋田紫芝太古遺音所輯唐趙耶利彈琴右手法:“送掄,名指、中指相逐反歷武、文度,食仍相逐歷武至徴。”又“節(jié)送掄,如前‘送掄’緩節(jié)作之?!?span>(琴書大全同) “ ”三個譜字,即是“逆掄”或“送掄”的指法,而將運指的次第,更明顯地分別寫成減體譜字。至于或應相逐,或應相緩節(jié),則視節(jié)奏的疾徐所宜而定。又“逆掄”、“送掄”是二名一法,逆、送二字的字形相近,兩者必有一誤。考古代初期的“掄”法,用指的次第、方向都與后期的“掄”法相反。太古遺音所輯趙耶利彈琴右手法“掄”的解釋是:“食、中、名指遞相勾度三弦無定。”狛氏琴手法所輯陳仲儒琴用指法“歷”的解釋是:“右頭指甲向前逆摟二弦或過七弦?!倍瑫皳А狈ǖ慕忉屖牵骸坝抑赴聪蚁騼?nèi)順勾?!睋?jù)此可知古代初期以先食次中、名向內(nèi)順勾度為“掄”,以頭指甲向前逆摟為“歷”;則先名次中、食逐歷武、文至徴,正是指甲向前,不但方向與“掄”相反,用指的次第也與“掄”先后不同,所以就較作“逆掄”??赡堋澳鎾唷笔窃瓉碚_的名稱,傳抄轉刻,將逆字誤為送字了。 |
|
 | | | dàjǐuzhōngshíyīmǒyīduìànqiāqǐ | | 大九中十一抹一對按搯起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是“大九中十一抹一”七個字的減體連寫,旁字是“對按”兩字和“掐起”兩字的減體連寫。 彈法:以左大指按一弦九徽,右食指作抹,左中指對按一弦十一徽,大指掐起。 |
|
 | | | dàjǐuzhōngshíyīmǒyīduìànqiāqǐ | | 大九名十一抹一對按搯起 | 古琴減字詳細解釋 |
| 正字是“大九名十一抹一”七個字的減體連寫,旁字是“對按”兩字和“掐起”兩字的減體連寫。 彈法:以左大指按一弦九徽,右食指作抹,左名指對按一弦十一徽,大指掐起。 |
|
文章摘自:管平湖古琴網(wǎng) 由博古琴軒整理
關注【西安博古琴】軒公眾平臺或登錄www.guqinxuan.com,了解更多古琴資訊。
本琴軒旨在為傳承中國古琴文化、古琴培訓及琴友活動。
博古琴軒古琴同修福利 1:會定期舉辦多樣會員活動、雅集、音樂會、古琴知識講座、戶外醒心等! 2:古琴技藝交流、切磋、探討。目前已有會員兩百余人,不乏琴藝嫻熟者。一起探討、一起進步,比自學要好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