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讀書】 書道即人道 如果說書體如人,吾妻即“顏體”,且是《勤禮碑》,豐腴端莊,秀美無比。而我則是魏碑中的《張黑女碑》,柔中寓剛,綿里藏針,外素樸內(nèi)高貴,看似土木形骸,實則勁秀無比。 推而論之,有人若楷體,形貌自是莊重,為人也很規(guī)矩。有人瀟灑若右軍“蘭亭”,極盡中和之美。有人多才,狂狷不羈,如懷素“自敘體”。有人多才卻窮困,似張旭《古詩四帖》蒼勁苦倔、盤曲如繩,決不妥協(xié)、絕不馴順。有人圓融,一生明哲,看似端莊雅致,實則奴顏媚骨,“趙體”也。有人似《張猛龍碑》,寧折不彎,寧奇崛而不舒卷,寧猙獰而不婉約。有人若《龍門十二品》中某一品,剛中寓柔,是女子即為佳人,是男子亦是俊郎也!有人如篆書,筆筆力求中鋒,力求飽滿,事事力求完美,至彎處方彎,繁密整練,幾近完美。有人若隸書,看似粗枝大葉,實則簡潔有力,不求端莊而自端莊,雖為小隸卻有皇家氣,書道至此一變,為人若如此,亦是升騰之新境界也! 觀書亦能反見其性格。規(guī)矩者喜草書,狂狷者愛正書,表里不一也,或曰,缺甚補甚,性格完善也。品質(zhì)惡劣者,反有一手好字,品性溫良者,字跡卻不堪入目。天地至公,此之謂也。 吾曾言書道古時是生活,今日局促于藝術(shù),今日之世真正愛書者少之又少,故今人無面目、無性情、無原則、無審美,即便有,也是偽面目、偽性情、偽原則、偽審美?;蛘哒f他們以丑為美、以洋為美,以病態(tài)為美,以滿足自我私欲為美。 其實書體本身就有性格,何勞我贅述? 甲骨文有蠻荒之氣,天地初出,樸野千古,力道無窮。金書有匠氣,但又匠得天然,不得不美。大篆如閨秀,小篆如碧玉,隸書有偷懶之嫌,行書為閑適之韻,草書凸顯個性,行楷追慕中庸。魏碑有刀斧氣,有金石聲,有雄秀之美。為丈夫不失女星之細(xì)膩,做女子一樣女中豪杰也,有俠女之美。唐楷露高貴氣、雍容氣,成熟之味也。宋書顯頹態(tài),衰老之相也。元書有稚拙氣,牧民耕田也,雖有力,無奈技藝失。即便如趙孟頫之流,不過重復(fù)前人而已,況委身新朝,骨氣盡消,何敢硬朗?得軟骨病也。明書有仿古氣,想補所失,終難續(xù)。清書是書道窮途,雖皇家推崇,終挽不住歷史潮流,硬筆雄起,“毛穎兄”只好退避三舍,成為象牙塔中的擺設(shè)耳。今日之書,妖氣橫生,書將不書。寫書為名氣,為銅臭氣,為世俗氣,不是這協(xié)會,就是那組織,熱熱鬧鬧,終違書道真諦。熙熙攘攘,絕非書家正途。 還我原來“書”面目,革俗面、洗俗氣、去匠氣、絕火氣、遠(yuǎn)名氣、不逐利。遠(yuǎn)距人潮,踽踽獨書,方能一窺右軍、張旭、懷素、顏魯公之堂奧,然后回真向俗,眷顧蒼生。 為書如是,為文為人亦如是,書道如人道,書道即人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