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選擇的繼承人李治是歷史中的一匹黑馬,在李治的前面,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都比他強得多。但是李世民最終選擇了自己的第九個兒子李治,這幾乎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在這場皇位的角逐中,魏征、長孫無忌、房玄齡、褚遂良等人都卷入其中。本來在太子李承乾落馬之后,李泰成為最熱門的人選。但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上演了驚天大逆轉(zhuǎn),最終迫使李世民改變了注意,無為而治的李治成為了唐帝國的繼承人。 一、李承乾雖然是太子,但是李世民更喜歡李泰 首先說一句,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屬于嫡子,具有天然的合法繼承性。而吳王李恪就差得多了,他最多博得了一些影響力罷了。由于李承乾早年遭遇過不少的磨難,為了彌補這一切,李世民在繼位之初就冊封李承乾為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按照道理來說,只要自己不犯錯,就沒有人能和他爭皇位。因為長孫皇后最喜歡這個兒子,而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是盡人皆知的事情。有長孫煥煥在,李世民再不喜歡這個兒子也不會怎么樣。李世民最喜歡自己的四兒子魏王李泰,這也是非常明顯的事情。李世民每逢外出就會命令太子李承乾監(jiān)國,這是皇家的必備程序。但李世民還會把李泰一直帶在身邊,在李世民看來這個兒子最像自己。 李泰這個人非常的精明,他為了贏得李世民的歡心,從各個方面效仿李世民。換句話說,李泰是一個偽裝高手,他偽裝的目的就是為了皇位。此時的李世民越看這個兒子越順眼,他甚至把李泰接入宮中居住。每年給李泰的經(jīng)費甚至超過了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寵臣之一的房玄齡是明確支持李泰的,這又是李泰的籌碼。由于李泰偽裝的太好,以至于李世民看著李承乾這個兒子到處都是毛病。李承乾明顯察覺了這一點,真是禍不單行,在這個時候,李承乾偏偏又瘸了。一個瘸了腿的太子怎么成為九五之尊,李世民的心里深深的打了一個問號。李承乾感覺自己即將被廢,他為了保準自己的地位,也準備學著父親李世民當年的樣子發(fā)動一場政變。 二、李承乾落馬以后,李泰也沒有稱心如意 正在李承乾秘密準備之際,意外發(fā)生了。李世民的另一個兒子李祐發(fā)動了叛亂,這場叛亂很快就是唐軍平定。李世民勃然大怒,命令有關部門徹查,在追查李祐謀反案的過程中,又順手查出來李承乾謀反案。這深深打擊了李世民,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大兒子竟然想發(fā)動政變。其實李世民雖然喜歡李泰,但是一直下不了廢除李承乾的決心。第一他是嫡長子,第二李世民不想對不起長孫皇后。不過現(xiàn)在李承乾竟然主動找死,那就怪不得李世民了,要知道這位皇帝在戰(zhàn)場上殺人如麻。魏征是李承乾的老師,他一再哀求李世民不要廢除李承乾。但是魏征的努力沒有成功,最終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在李承乾落馬之后,李泰認為自己成為了太子唯一的人選。 在李泰的眼里,唯一的威脅就是李恪,不過這家伙不是比起自己的血緣差遠了。李泰坐等李世民冊封自己為太子的那一天,但是沒想到意外又發(fā)生了。長孫無忌公開出來反對冊封李泰為太子,這是李泰絕對想不到的,長孫無忌可是自己的親舅舅呀。長孫無忌認為“李泰的表現(xiàn)太完美了,完美的有些不正常。而且李泰對其他的兄弟十分刻薄,他一旦登基,很有可能對自己的兄弟們進行大清洗?!遍L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遲疑了,他自己本身就是依靠殺害了哥哥弟弟上的位。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再次上演骨肉相殘的慘劇,因此他開始仔細考慮是否冊封李泰為太子的問題。 三、無為而治的李治最終笑到了最后 長孫無忌的話分量很重,另一位重臣褚遂良也是這個意見。同時長孫無忌向李世民推薦了自己另一個外甥晉王李治,長孫無忌認為李治仁孝,雖然能力不如李泰,但是做一個守成之主問題不大。更重要的是他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們下手,這一系列的話打動了李世民。其實這樣的皇家要事也就長孫無忌還能說上話,其他人想說等于找死。最終李世民冊封年僅16歲的晉王李治為太子,李治自己都蒙了,因為他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不過正是由于他背景干凈、沒有任何的污點,才會讓李世民放心的冊封。至于吳王李恪,他是一個非常倒霉的家伙。長孫無忌變著法的折騰他,最后利用一起謀反案,逼迫李恪自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