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這四方之神常被運用于軍容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陳滿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庇衷唬骸办迹╨īú,旗子上的飄帶)數(shù)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奔凑f其表現(xiàn)形式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后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zhàn)無不勝的目的?!妒涀⑹琛ざY記曲禮上》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道教興起后,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其神系,作為護衛(wèi)之神,以壯威儀。 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神護衛(wèi)的說法,而這四位天神實際上來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古人將黃道(太陽和月亮經過的天區(qū))中的恒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后來將二十八宿和四象相結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說法。其中東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古人將其想象成龍的形象,因位在東方,按陰陽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說,東方青色,故稱“青龍”。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象”。 在五行學說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開始流傳著有關青龍的故事;五行家們照著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色,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與一個神靈;東為青色,配龍,西為白色,配虎,南為朱色,配雀,北為黑色,配武,黃為中央正色。 我國古代把四方也納入五行,東南西北中分屬木火金水土。東方屬木,只為春風自東而來;南方屬火,只為太陽在南時最熱,太陽北移則火氣盛;西方屬金,只為秋風西來,是為收斂之氣來自于西;北方屬水,主要指太陽南移,相當于寒氣北來,具有水性。中央屬土,主要是中間不遷移的性質。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春季二月二龍?zhí)ь^.秋季冬季夏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