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是處理心臟不同步非常有效的方法,雖然臨床應用已經(jīng)二十多年,但仍有約30%的患者對CRT無應答,無應答的比例依據(jù)定義和標準不同而有所差異。導致無應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植入前、植入過程中和植入后的多種因素。另外,由于無應答的定義并不統(tǒng)一,而且目前的技術有限,也導致解決該問題的進展十分緩慢。近日,《歐洲心臟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線發(fā)表了一篇綜述,對如何避免CRT無應答進行了總結。 預防CRT無應答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選擇患者,優(yōu)化起搏部位、裝置程控和心衰管理,進行遠程監(jiān)測(RM),管理可能會干擾療效的相關因素。預防、識別和管理無應答的關鍵策略,詳見表1。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終點不同,無應答率差異大
CRT適應證,歐美指南一致
可以預測CRT反應性的因素
新的左心室四極電極療效更好
QRS波寬與CRT反應性相關
抑制心律失常可防止CRT無應答
總之,預防CRT無應答是改善整體療效和降低風險獲益比的基礎。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心衰團隊、電生理醫(yī)生和心臟影像專家的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CRT適應證,各大指南怎么說?
參考資料: [1] Avoiding non-responders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 practical guide. C. Daubert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w270. [2] 2012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08 Guidelines for Device-Based Therapy of Cardiac Rhythm Abnormalities. Tracy et al. JACC Vol. 60, No. 14, 2012. [3] 2013 ESC Guidelines on cardiac pacing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t150. [4]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議(2013年修訂版).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13年8月第17卷第4期. |
|
|
來自: doudou0427 > 《心臟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