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幼兒園是第一步。幼兒園的教育都是一致的,為什么一個班級、同一年齡的孩子的能力水平會有很大差別呢?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決定的。 就拿入園來說吧,堅持每天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各方面就呈現(xiàn)優(yōu)勢的狀態(tài),大膽自信,身體素質好,綜合能力普遍較強;而有些孩子呢,天熱了不能來,天冷了不敢出門,刮風下雨要休息,出幼兒園門就坐上車,回家上樓坐電梯,稍不注意就感冒咳嗽。 家長就想:孩子怎么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呢,我們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少病的呀。那是因為孩子已經被您養(yǎng)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一點點風吹雨打。 幼兒園注重保教結合,那呆在家里可能就是重保不重教了。比如,幼兒園在生活和體育鍛煉上比家里要想的周到的多,如果室外氣溫太低,不適宜長時間戶外活動,那么老師們在樓道里布置了適合室內體育鍛煉的環(huán)境和材料,帶領孩子們堅持體育鍛煉。 現(xiàn)在每家的孩子都很寶貝,更多時候家長把本該是孩子鍛煉成長的機會代勞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吃飯},很多孩子在入園時不會自己吃飯甚至不會咀嚼,吃東西直接吞到肚子里,一個蘋果要吃1小時因為不會咬,有些家長說:我們在家都是給孩子單做的,菜要做成餡,米要熬成粥,水果打成汁。殊不知吃飯這個簡單動作,它會影響孩子將來兩個很重要的能力。 【寫字】,因為拿勺的三指和寫字的三指是一樣的,用蒙氏教育的說法是“三只捏”的動作,孩子的三指通過拿勺和筷子吃飯、拿筆畫畫后會鍛煉出力度和精細度,將來上小學后就能順利熟練的完成作業(yè),所以有些孩子30分鐘就能寫完,有些1小時30分鐘都寫不完。當責怪我們的孩子磨蹭時,您是否想到過是因為我們沒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牙齒】,食物做得太精細軟爛,在我的孩子換牙時我才知道孩子的咀嚼能力的缺乏帶來的嚴重后果,每一顆牙齒都不能自然脫落,一顆還沒掉另一顆就長長了,不得不去醫(yī)院拔掉。 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片贊揚聲中,漸漸地,很多孩子習慣了只能表揚不能批評,只能第一不能最后,只能獨占不愿分享,經受不了一點挫折和失敗。 |
|
|
來自: 昵稱35132629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