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承認都不行 每天的留言評論都很精彩 最近呢 ▼ 畫風如此地統(tǒng)一啊 可見大家的問題需求很一致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路 Sir 決定帶著大家,再復習下舊知識:如何回答「我胖嗎」。 第 1 步 ▼ 算 從健康層面判斷一個人是否「胖」:公式,體重(kg)÷ [身高(m)的平方](比如:60 ÷ 1.6 ÷ 1.6 = 23.4 ),如果: > 24 ,超重 <18.5,消瘦 中間 ,正常 然后反著算一下:[身高(m)的平方] × 21,得到的體重就算是比較理想的。 第 2 步 ▼ 摸 體重是浮云,體型才是王道。如果你們想問自己好不好看,就得知道自己體脂肪率高不高。 // 先摸腰 首先,把上衣撩起,找啊找啊找,找到腰最細的位置,用皮尺水平繞一圈。 對于一般健康人群,如果女性腰圍>80 厘米,男性腰圍>90 厘米,可以算作是「胖」。 // 再順勢往下摸屁股 找啊找,找到屁股最翹、最大的位置,也用皮尺水平繞一圈。 關鍵得計算「腰臀比」:就是腰圍除以臀圍,得到的比值。 完美身材的黃金腰臀比 < 0.7 ▼ 如果臀圍大,當然是一種優(yōu)勢啦,視覺上會讓腰顯得細細的(不過,臀型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況下,女性腰臀比>0.85,男性腰臀比>0.90,可以算作「胖」,而且是健康風險比較高的那種「蘋果型肥胖」「向心性肥胖」「腰腹型肥胖」。 當一個人個子特別高,像姚明那樣,或者反之比較矮,腰圍加上腰臀比來評價,才比較客觀。 記住口訣:找到最細和最粗。 如果……遇到這種…… H 型直上直下的 ▼ 或者干脆…… 還有兩個辦法: 在身體兩側(cè),找到肋骨最下端和胯骨最上端兩點,取中間點位置水平繞一圈。 找到兩側(cè)肋骨在胸前的交匯處,取該處與肚臍連線中點位置,水平繞一圈。
胸圍?可惜胸大胸小,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胖瘦。所以我們需要往上挪一下…… 對了,就是: // 摸脖子 最新的研究表明:脖子粗細(也就是頸圍)變化,主要由頸部皮下脂肪薄厚決定,和人體內(nèi)臟脂肪多少也息息相關。 所以,頸圍是預測肥胖、甚至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的重要新指標。 找到喉結……哦只有男性才有,那女性就是喉部最突出的地方,用皮尺延喉結下延,水平測量一周。 當男性頸圍 > 38.5 厘米,或女性 > 34.5 厘米,提示肥胖風險增加。 // 摸手臂 摸肚子 摸后背 一般來說,成年女性體脂率(體脂肪量 / 體重)>30%,成年男性體脂率>25%,可以判斷為超重或肥胖。 但是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自己有多重,并沒有用體脂儀測量過。這時候可以繼續(xù)用手摸,靠手感來判斷脂肪多不多、皮厚不厚。 容易有「拜拜袖」的手臂、坐下時會堆出褶子的肚子、穿 Bra 會被勒出印的后背 ▼ 這 3 個地方,是經(jīng)過多年研究確定的標準化測量位置。 分別在:右上臂靠后側(cè)的中點、右腹部距離肚臍兩個手指的位置、右背肩胛下角旁邊凸出的地方斜 45 ° 位置。 動作要領: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這三指,將皮膚捏住并提起來,注意不要捏到肌肉,這個動作叫「捏提」。 只有專業(yè)測量(裝 X)的時候,才會用到上圖中的皮褶厚度計,而平常根本用不著,只要留意這 3 處的手感: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在大腿、小腿、任意地方都嘗試摸摸看哈。
// 體重是浮云,體脂是王道 如果真的照著摸了,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兩個有意思的事兒: 有的人體重挺大的,BMI 可能> 23 甚至 > 24,已經(jīng)達到中國人的超重標準了,皮也有點點厚,但是腰圍和腰臀比都很正常。 這種就叫「會胖」「胖得勻稱」「胖得健康」,平常能再多運動下就好。 有的人體重很正常、可能還略偏低,但是肚子突突的,身體摸起來軟軟的,腰臀比可能還超標了。 這種可以叫做「虛瘦」「松軟的人」,主要問題是既不愛運動,飲食又不太規(guī)律,可能還吃很少,身體肌肉量實在少得可憐。 如果還一味地只看體重,想餓一餓,讓體重再小點,只會越來越松、越來越軟、越來越難看…… |
|
|
來自: 萬事如意f7qf26 >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