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忌盲目學練:初學者在學習擒拿術的過程中,往往會被眼花繚亂的技擊動作所吸引,過分注重動作的學習,而忽略擒拿術技擊理論上的學習,這樣就會導致不能充分理解和領會擒拿術的技術要點,動作不正確,力度不到位,制敵效果不明顯等錯誤。在學習擒拿術的過程中,首先要切忌盲目學練,要先對擒拿術的理論方法與技擊原理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擒拿動作。要練好擒拿術,首先要了解它的特點,掌握其制敵部位,這就需要學練者首先學習和掌握擒拿術的理論知識,以及人體解剖學的相關知識,對人體骨骼、關節(jié)、肌肉的構造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才是掌握技術動作,運用方法,以及功法的練習。  二忌以小制大:在學習過程中,切忌以小關節(jié)控制大關節(jié),以小肌肉群控制對方的大肌肉群。民間俗語“胳膊擰不過大腿”,在擒拿術中充分的體現(xiàn)了出來。無論從人體骨骼還是肌肉的構造來講,腿部的關節(jié)和肌肉都要大于手臂的關節(jié)和肌肉。如果用雙手去擒拿敵方的大腿,你會感到很吃力或無法擒住。但如果用你的雙手去擒拿敵方的手指,你會感到很輕松并且制敵效果非常的明顯。例如對方自然站立,我從背后欲將敵拿住。應當運用抓指、擒腕、鎖喉這樣的動作來制敵,而不是用手臂控制敵腿、膝、腰等大關節(jié)的擒拿動作制敵。所以無論是在學習動作還是在擒敵實戰(zhàn)當中,都要求施用者運用自己的大關節(jié)、大肌肉群來控制對方的小關節(jié)、小肌肉群。這樣才能達到擒拿術的制敵“精髓”,做到“拿其一點,制其全身”。 三忌以“力”制敵:在實戰(zhàn)運用擒拿招法制敵的過程中,要切忌以“力”制敵。(這里所說的力指的是蠻力),要學會運用“巧勁”,“順勢”等技法原理來制敵,這樣才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對方揮匕首向我腹部直刺,我應在閃身的同時,順勢擒拿敵持兇器的腕、指、肘、肩關節(jié),而不是潛身抱敵腰腿、費力將敵摔倒后擒拿。再例:對方用力抓握我手腕回拉,我應順勢向前跟進的同時運用擒拿反關節(jié)的方法擒拿敵方手腕,而不能與對方較蠻力。一旦對方有所警覺,肌肉迅速緊張,并且“力氣”比你大的時候,再運用擒拿動作制敵將是很不利的。所以在運用擒拿招法的過程中,要“以巧破千斤”,而不能與敵較蠻力。 四忌動作繁瑣:在學、用擒拿實戰(zhàn)動作、技法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動作簡單、快速、實用,這也是所有技擊方法的實戰(zhàn)原理。如果動作過于繁瑣、拖泥帶水,過于花哨,那么你所面對的將是對方的攻擊和自身的受傷。例如:我在防守對方攻擊的同時,要迅速或同時運用擒拿動作來將敵制服,而不是先擋再拿,給敵以喘息的機會。簡單、實用的攻擊動作是攻擊速度的必要條件,而攻擊動作的速度是擒拿制敵的重要因素。 五忌技法單一:在擒拿實戰(zhàn)中切忌制敵技法單一“只拿不打或只拿不摔”,要做到“控敵為主,打摔兼施”。如:敵首先向我攻擊時,我要運用防守、躲閃、擊打、摔法等動作先將敵進攻破解,而后迅速運用擒拿招法控制或制服敵人。再例如:我在擒拿對方的時候,對方反應敏捷且極力反抗,我與其成僵持狀態(tài),那么我就應當迅速運用打、摔來破壞這中僵持,使敵受創(chuàng),注意力分散,便于我擒敵。在實戰(zhàn)中要學會打、摔、拿同時運用,方法多變,這樣才能將敵快速制服。(責編:錦衣衛(wè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