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耐旱性較強,一般認為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的地區(qū)最適宜葡萄生長,在這些地區(qū),只要認真做好保墑工作,即使全年不進行灌溉也能獲得一定的產量。水是葡萄生長健壯、豐產、大粒、優(yōu)質的重要因素。因此,葡萄生產中的水分管理是葡萄生產管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包括灌水管理和排水管理二個方面: 一、灌水 1、各物侯期需水要求: 萌芽到開花,適宜的土壤濕度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65%~75%,滿足這種濕度要求,可促進發(fā)芽整齊、新梢生長健壯;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期,適宜的土壤溫度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果實迅速膨大期,適宜的土壤濕度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80%;新梢成熟期,適宜的土壤濕度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60%左右;采果后,有一次枝蔓增粗生長高峰和發(fā)根高峰,需要較充足的水分。在以上物侯期中,葡萄萌芽前后灌水、幼果迅速膨大期灌水,和采收后的灌水三次灌水較為關鍵。 2、控制灌水的時期:一般花期不要灌水,以免加重落花落果。另外,在漿果上色至成熟期應控制灌水,目的是抑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果實成熟,防止裂果產生。 3、合理掌握灌水。要根據天氣、品種、栽培模式和園地實際水分狀況來決定是否需要灌水。降雨多、土壤濕度大就無需灌水;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水。葡萄品種間對水的需求是不同的,果實膨大期總體講歐美雜種對水的需求要多于歐亞種。栽培模式不同,灌水也有差異,總之,要從園地實際水分狀況決定是否灌水。 4、灌水的方法:提倡采用滴灌方式灌水,一方面節(jié)約用水,另一方面防止土壤水分的激劇變化而帶來對植株生長的不利影響。不要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水方法。 二、排水 葡萄抗?jié)沉Σ睿缤寥乐兴诌^多、排水不良,對葡萄生長危害較大,一般是夏秋季節(jié)大雨和暴雨過后要及時排水。所以雨季來臨前,要注意做好排水防澇的準備工作,要求遇到大雨或暴雨時葡萄園不受淹,雨停后畦溝不積水。 1、水分過多對葡萄園造成的危害 (1)水分過多對根系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葡萄根系呼吸作用強烈,土壤含氧量15%以上時,根系生長旺盛,容易產生新根;含氧量降至15%時,根系生長受抑制,細根開始枯死;含氧量降至3%以下時,根系窒息死亡。土壤水分飽和,土壤空氣中的氧氣被驅逐,迫使根系進行無氧條件下,土壤中好氣性細菌受抑制,阻礙了有機肥科的分解,土壤中大量積聚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還原性物質,危害根系中毒死亡。 (2)易造成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土壤排水不良,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保肥能力,導致營養(yǎng)物質流失或引起缺素癥等現象發(fā)生。 (3)降低坐果率,從而影響產量和效益: 葡萄開花期和生理落果期如遇連陰雨(江南葡萄產區(qū)),土壤排水不良,甚至嚴重積水,會大大降低坐果率,從而影響產量和效益。 (4)加重病蟲害的發(fā)生:葡萄園排水不良,根系生長受影響,樹體抗性隨之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相對嚴重;同時,水分過多,葡萄園濕度增大,也會加重病蟲害發(fā)生,從而增加植保難度,不利于進行綠色食品葡萄的生產。 (5)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土壤中水分過多,造成土壤通氣不良,妨礙微生物活動,從而降低了對有機肥料的分解。 因此,要建好葡萄園內的排水系統,在葡萄園內按一定距離挖掘地表明溝,排出徑流。整個系統由小區(qū)內的積水溝、小區(qū)邊緣的排水支溝和排水干溝組成,按自然坡度設置將園內徑流排到總排水溝中,由總排水溝排出。 采取明溝排水,要經常維護,修補坍塌,清除雜草和淤泥。對于土質較為疏松、淤泥徑流少的葡萄園,可采用暗溝排水,按一定間距和深度挖好溝渠,在地下埋設管道或其他易控水的材料。根據協會對日本葡萄園的考察了解,日本的葡萄種植農戶根據地勢高低,一般在地表下一米左右鋪設管道暗溝,管道相互連接,管壁上打上小孔,以便地表水流入管道中,暗溝管道兩頭與田中水井相通,當井中水位超過暗溝管口時,即往外打出水,通過這種辦法使園內的地下水位保持穩(wěn)定。協會認為,日本這種排水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