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ㄒ唬?/b>2010年,我家Z先生從西安某院校研究生畢業(yè)。在他們那個跟計算機有關的專業(yè)里,除了繼續(xù)讀博和出國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進了華X和X興,當時的薪資平均6.5K。 在那個時候肉夾饃只要2.5,本科畢業(yè)月均2K,研究生畢業(yè)月均5K的年代,這個薪水已經(jīng)相當有競爭力。 畢業(yè)前Z學校的BBS里,一個帖子成為爆文,狠狠的嘲笑了以Z為代表的,覺得進X興、華X還不錯的這些學生。 那個帖子的大意是說,你們覺得在西安能進這兩個企業(yè),掙個6-8K就已經(jīng)很牛了吧?那是你們目光短淺!沒有見識!很多私人小老板月入過萬!別太把進X興、華X當回事! 毫無疑問,底下一片罵聲,說樓主肯定是進不了這兩個企業(yè),在這犯酸葡萄心理。 我饒有興致的看完這個帖子,和Z討論起關于什么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話題。 我和Z的三觀比較接近,都認為,對畢業(yè)生而言,第一份工作,平臺很關鍵。 我當然知道私企小老板一年十幾萬簡直是小意思。何用小老板,我家門口賣煎餅的老兩口,我?guī)退麄兇炙阋幌?,都已?jīng)月入過萬了。 問題是,對于大部分在校的工作經(jīng)歷僅限于幫導師做項目的應屆生來說,你有那個實力一畢業(yè)就開一家能盈利的公司嗎? 就算你去賣煎餅果子,你能保證搞定城管、稅務等等需要打通的關系嗎?老兩口賣煎餅一賣10年,人家是退休了沒多大事做個兼職。你擺攤10年,除了重復勞動之外,這份工作帶給你的成長經(jīng)歷又有多少? 所以啊,對于畢業(yè)生而言,畢業(yè)之后能進一個正規(guī)的企業(yè),哪怕做一顆螺絲釘,接受正規(guī)的入職流程、工作流程,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這個經(jīng)歷,很必要。 別說“平臺的成功不等于你個人的成功”,大公司的用人標準自然嚴格,能打敗幾千個候選人,成為千里挑一的那個,就是你眼前的成功。 至于進去之后的成長,那時另外一個故事。 (二) 我的朋友Bella,職業(yè)經(jīng)歷頗有點傳奇色彩。 大四那年進了人人眼熱的北京奧美做實習生。在廣告界,奧美可是麥加圣地一般的存在。 實習生做得挺好的,除了工資只有不到2000之外,一切都好。 如果這么做下去,轉正后成為一個小執(zhí)行,拿個5-6K,期待每年的升職加薪,好像也不錯吧!畢竟,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某一天,Bella偶然看到德國漢莎航空招空乘。抱著玩的態(tài)度就報名了。 一路也跟玩一樣,居然就四兩撥千斤,打敗近萬人的選拔,最后成為漢莎那年在華招聘的7人之一。 太過順利,一直到簽Offer之前Bella都有點懵,直到聽到工資待遇,年薪25萬!毫不猶豫就簽了。 是現(xiàn)在的十倍呢!為什么不去! 她遞交辭職信的時候,周圍人的反應也分為兩派。 比她年長的前輩:別盯著眼前利益,小姑娘,不要吃青春飯,從漢莎出來你能干啥?除了當個地勤之外,想再回到廣告界,又得從零開始。慎重考慮?。?/p> 和她同齡的我們:麻溜的去??!先掙他個幾十萬再說!有這幾十萬干啥不好?!回來的事,回來再說! 于是Bella毫不猶豫的去當空乘了,是我們這群人中,第一個掙年薪的人。 她的同事們,都嘖嘖感慨。一半是羨慕她有更多選擇。另一半,則是等著看她幾年后求后悔藥。 兩年后,合約期滿,Bella回來了。你猜Bella現(xiàn)在怎么樣? 當然是掙得盆滿缽滿,在家鄉(xiāng)全款買房榮歸故里啊!什么目光短淺,青春飯,切!說這些話的人,你們當過空乘嗎?你們掙上年薪了嗎?你們做過非廉價航空的國際航班嗎?自己的經(jīng)歷有限,卻一點也不妨礙這些人好為人師“毀人不倦”。 幸好Bella沒聽他們的。 這段傳奇的經(jīng)歷,是對Bella個人素質的最好證明。加上以前在奧美的良好背景,Bella很快找到了一家大的跨國公司,做市場策劃。 薪水?比當空乘時還高好嗎! Bella還因為這段經(jīng)歷,結交了幾個關系特別好的同事,其中一個同事后來入了美國籍,托同事的福,Bella的小孩也在美國出生。 這才是成功人生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所以啊,那些所謂前輩的勸告,未必正確。他們都沒有走過這條路,怎么能憑空判斷這條路的前途,是平坦還是荊棘? 對于一個本身有良好資質的人來說,選擇一份馬上加薪且能擴大你視野的工作,并不是短視。因為這份工作帶給你的,可能是起碼少奮斗5年。當然,前提是,這份工作、這個公司,要足夠靠譜。 ![]() (三)Bella的故事是個例外,大多數(shù)人還是過著普通人的上班生活,能進一家大企業(yè),在一般人眼中,就已經(jīng)是一種成功。 而說到進大企業(yè)之后的成長,就不得不說說我曾經(jīng)的同事Ivy。 Ivy比我早一年進公司。和我一樣,是銷售主管。彼時工資加了兩次薪也就不到5K。 在我們這個行業(yè),薪資基本是透明的。跟獵頭聊一聊就知道,在同等職位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都比我們這個公司的薪水高30%以上。 浮躁的市場帶動的人心也開始蠢蠢欲動。沒過多久,Ivy就跳槽到一家奶粉公司做銷售經(jīng)理了。 可是我對Ivy這個跳槽很是捏了把汗。因為在她跳槽之前,是要被內部勸退的,因為她已經(jīng)有一年沒有完成過銷售指標了。老板給過機會后決定放棄,已經(jīng)要勸退她了。 被勸退的消息剛出來,Ivy就被一家獵頭獵上,有前東家的經(jīng)歷背書,加上面試的發(fā)揮,居然就拿下了區(qū)域銷售經(jīng)理的職位。 聽說年薪12W+,粗略算一下,也比做銷售主管時翻倍了。 當時的我也眼熱的不行。要被勸退的Ivy被獵頭一推薦,居然就升職加薪了,怎樣都意難平。 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獵頭那里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Ivy過去后,因自己能力匹配不了崗位要求,半年實習期沒到,又要被勸退,Ivy不肯走,自愿降職降薪,最后換成了銷售助理,也就是類似文員的工作。 工資還沒有做主管時高。 前后的折騰讓Ivy徹底認清現(xiàn)實,自己根本不是做銷售管理的料,與其再折騰下去自取其辱,不如就圖個穩(wěn)定待在這吧! 看來市場雖然浮躁,卻并不盲目。你有多少分量,能不能值這個價錢,自然有市場來檢驗。急于跳槽的人,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真正的能力匹配一個高價格的工作。否則,從高處跌落的感覺,不是人人都能忍受的。 (四)最后再嘮叨幾句我的故事吧。 身邊的同事來了又走,我開始研究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經(jīng)過在零售行業(yè)的6年的沉淀,經(jīng)過數(shù)次加薪和兩次跳槽(一次不成功,一次成功)之后,目前我由原來的銷售主管轉做培訓。 不成功的那次,雖然讓我有了一個培訓師的title,但干的活和拿的錢明顯達不到我的期望。在自己設定的時間界限內公司沒有實現(xiàn)它給我的承諾,我果斷辭職。 對于一個遠遠不符合自己預期的工作,沒有必要戀戰(zhàn),有一種成本叫“沉沒成本“,待得越久,只會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成功的這次,就是加入我現(xiàn)在的公司,和我以前在的公司差不多,有我看中的平臺,和我感興趣的工作。薪水也是我比較滿意的。 而跟我一起做銷售主管的同事,現(xiàn)在做到了銷售經(jīng)理,也就是Ivy曾經(jīng)去到的級別,薪資是我現(xiàn)在的兩倍。 可現(xiàn)在的我,一點也不眼紅。 已經(jīng)深知做銷售管理基本處于7X24小時備戰(zhàn)狀態(tài)。達成業(yè)績的壓力,每年銷售額增長的壓力,各項數(shù)據(jù)的考核,分分鐘讓人崩潰。 這個選擇,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愿賭服輸,而是因為懂得所以放下的心甘情愿。 ![]() (五)所以你問我,多少錢的工作算好工作?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我并不想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為可能你也不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有的人可能覺得賣賣煎餅比坐班強。有的人可能覺得在大的廣告公司待著挺好。有的人可能覺得我有能力駕馭升職后的工作。有人可能覺得靠近核心業(yè)務部門最重要。 這些都是你可以拿來探討的點。 我想說的是:在確定了可以選擇的范圍中,當然是錢越多越好,因為這其中對個人能力的肯定和要求,自然不言而喻。 只是在這個選擇背后,你真的,想清楚了嗎?這份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努力和代價,你能做到嗎?像Bella那樣掙完“快錢“后的轉型與回歸,你考慮好了嗎?如果答案都是肯定,那就朝著那個高薪的工作,努力前進吧! 畢竟,情懷都是虛的,而掙錢才是真的。 |
|
|
來自: 767376049 > 《767376049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