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茯苓。茯苓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且常用的,茯苓是一味中藥,且有著很多的功效和作用。那么你知道茯苓的作用和功效具體有哪些嗎?茯苓又該怎么食用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健忘等癥。 《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本經(jīng)》:'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diào)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醫(y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吨髦蚊卦E》云,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茯苓的作用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qū)儆谄⑻摑窬?,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扎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對于高血糖人士來說,茯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對心臟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茯苓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實驗也表明,酊劑、浸劑能抑制蟾蜍離體心臟,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則能使心收縮加強。對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無鎮(zhèn)吐作用。 抗腫瘤作用 茯苓多糖體在動物試驗中呈現(xiàn)了強烈的抗腫瘤作用。茯苓具有抗胸腺萎縮及抗脾臟增大和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增加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 (2)羥甲基茯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shù)以及特異的抗原結合細胞數(shù)。 (3)增加酸性非特異酯酶陽性淋巴細胞數(shù)。 (4)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 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 ( 養(yǎng)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