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卵濕化 四種生命
【四生】
(名數(shù))梵語Caturyoni一胎生(十二因緣經(jīng)作腹生),如人類在母胎成體而后出生者。二卵生,如鳥在卵殼成體而后出生者。三濕生(十二因緣經(jīng)作寒熱和合生),如蟲依濕而受形者。四化生,無所依托唯依業(yè)力而忽起者,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別,人趣與畜生趣各具四種。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羅與鄔波世羅及鶴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與般遮羅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濕生如曇馱多與遮盧及鄔波遮盧,鴿鬘,庵羅衛(wèi)等是也。人之化生,唯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濕,皆得現(xiàn)見,其化生如龍與揭路荼鳥。次鬼趣有胎化二種。胎生者言餓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獄與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見俱舍論八?!居帧克亩戎酪?。如四生百劫緣覺乘極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參見:四生百劫)
FROM:【丁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

生死書注:我們都知道有種春節(jié)燃放的禮花叫做“天女散花”。說到天女散花的來歷,是佛陀當(dāng)年說法的時候,天女散花供養(yǎng)佛陀。那些散花的天女們來自天人,就是屬于化生的生命。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們是蓮花化生的。
【化生】
(術(shù)語)四生之一。謂依托無所,忽然而生者。如諸天,諸地獄,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論八曰:‘有情類,生無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為化。’大乘義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托,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論釋,依業(yè)故生。’
FROM:【丁福?!斗饘W(xué)大辭典》】
【化生】
p0386
如四生中說。
二解 俱舍論八卷十一頁云:云何化生?謂有情類,生無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為化。
三解 集異門論九卷六頁云:云何化生?答:若諸有情、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托,欻爾而生。此復(fù)云何?謂一切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及一分龍,一分妙翅,一分鬼,一分人。復(fù)有所余諸有情類,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托,欻爾生者;皆名化生。
FROM:【法相辭典】
【化生頓減】
p0386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卷十五頁云:問:何故化生命終,無遺余耶?答:由彼生時,諸根頓起;所以歿時,亦復(fù)頓滅。如人戲水,乍出乍沒。復(fù)有說者;化身輕妙,如云如電;亦如風(fēng)焰;滅已無余,莫知方所。復(fù)次化生,造色增;余三生,大種增。由造色增故;滅則頓滅。復(fù)次化生,根法增;余三生,非根法增。由根法增故;滅則頓滅。謂化生者所受身形發(fā)爪等物,無根法少。問:若化生死無遺余者;何故經(jīng)說化生妙翅鳥,取化生龍為食耶?答:以不知故;取之為食。然不充饑。有說:彼龍未死之頃,暫得充饑。死已還饑。饑復(fù)取食。無違經(jīng)過。復(fù)有說者;諸化生龍,其身精妙,如酥油等。才吞入腹,便成食事。或有說者;化生妙翅鳥,多諸巧便;得化生龍,以足按頸,從尾吞之。命未絕來,能作食事。死則不爾。有余師說:彼妙翅鳥食化生龍時,涎液先流,爛腦隨下。與龍俱咽,食事便成。非化生龍獨成食事。問:余經(jīng)所說,復(fù)云何通?如說:大地獄中,有黑駁狗,肥壯暴惡,撲諸有情,臥鐵地上,摑裂其腹,啖食腸肚?答:由彼腸肚未離身來,暫得充饑;故說為食。有說:由彼受罪有情惡業(yè)力故;但令受苦,非作食事。
FROM:【法相辭典】
【化生中有受生】
p0387
俱舍論九卷五頁云:若化生者,染處故生。謂遠(yuǎn)觀知當(dāng)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隨業(yè)所應(yīng),處有凈穢。豈于地獄亦生愛染?由心倒故,起染無失。謂彼中有,或見自身冷雨寒風(fēng)之所逼切;見熱地獄,火焰熾然;情欣暖觸,投身于彼?;蛞娮陨恚瑹犸L(fēng)盛火之所逼害;見寒地獄,心欲清涼,投身于彼。先舊諸師,作如是說:由見先造感彼業(yè)時,己身伴類,馳往赴彼。
FROM:【法相辭典】
生死書注:人類DNA能否通過電磁場遠(yuǎn)程傳輸?諾貝爾獎得主Montagnier做了實驗:試管1中有DNA,試管2中沒有DNA,僅有無菌水,把兩個密封的試管放到頻率為7Hz的靜電信號中,過18小時之后,試管2中出現(xiàn)了DNA。
Ignacio Pacheco博士在2000年做了如下實驗:在僅含有沙子和蒸餾水的無菌溶液密封試管中形成了生物體,幾乎是"憑空制造"。沙子取自干凈的海灘,并進(jìn)行白熱化處理,加熱到1400度,這種高溫能夠破壞所有已知生物的生命形式。每支試管還經(jīng)過了兩次高壓滅菌器消毒,消毒間隔24小時,摧毀了一切已知的孢子和營養(yǎng)細(xì)胞。在這種實驗條件下,多種形狀的生物體還是自動出現(xiàn)了?!@令人聯(lián)想起佛教中所說的濕生,濕生是胎卵濕化四種生命形式之一。不像胎生和卵生,化生和此實驗中的濕生,是不需要父母就可以出生的。生物體的神識可以透過試管壁而投生(1837年Andrew Crosse的一個實驗中,第28天,憑空生成的昆蟲外形,居然有腿在動)。下圖是Pacheco博士在顯微鏡下拍攝的照片。
![]() ![]() ![]() ![]() |
![]() ![]() ![]() ![]() |
【濕生】
如四生中說。
二解 俱舍論八卷十一頁云:云何濕生?謂有情類,生從濕氣,是名濕生。如蟲飛蛾蚊蚰蜒等。
三解 集異門論九卷三頁云:云何濕生?答:若諸有情,展轉(zhuǎn)溫暖,展轉(zhuǎn)潤濕,展轉(zhuǎn)集聚;或依糞聚,或依注道,或依穢廁,或依腐肉,或依陳粥,或依叢草,或依稠林,或依草庵,或依葉窟,或依池沼,或依陂湖,或依江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出生。此復(fù)云何?如蟋蟀飛蛾蚊虻蠓蚋麻生蟲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并一類人。復(fù)有所余諸有情類,展轉(zhuǎn)溫暖。廣說乃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生者;皆名濕生。
FROM:【法相辭典】
【濕生】
濕生者,謂假濕而生也。賢愚經(jīng)云:于過去世,有大國王,名曰善住。其頂上欻生一皰(皮教切),后轉(zhuǎn)轉(zhuǎn)大,便生童子,顏貌端正,即頂生王是也。又經(jīng)律異相云:昔維耶離國,有梵志家,種一柰樹,生一榴節(jié),節(jié)生一枝,去地七丈,杪生諸枝,形如偃蓋,即作棧(仕限切)閣登而視之,見偃蓋中,乃有池水,有一女兒在池水中是也。(梵語維耶離,華言廣嚴(yán)。梵語梵志,華言凈裔。)
FROM:【三藏法數(shù)】
【濕生】
濕生者,從濕處而受生也。謂此類有情,因顛倒執(zhí)著之惑,起翻覆亂想之業(yè),惑業(yè)和合,故感此生之報,即含蠢蠕動之類是也。(翻覆即飛伏也。因違義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飛伏之類也。)
FROM:【三藏法數(shù)】
【濕生】
謂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而有,畜生趣所攝。
FROM:【三藏法數(shù)】
【濕生】
濕生金翅鳥王,居樹西面,欲取龍時,即向樹西海取之,水開八百由旬。此鳥王惟能取卵、胎、濕生之龍,不能取化生龍也。
FROM:【三藏法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