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去哪兒2》中黃多多秀了一回英語,說得流暢又自信,收獲了一大波的贊嘆。從小學英語的她,對英語既沒有產(chǎn)生抗拒心理,又能說得純正地道,應該是得到了很好的英語啟蒙教育了吧~ 羨慕歸羨慕,對于英語啟蒙,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不是很容易,報班吧,不想孩子被功利的教育侵蝕,給孩子念英語繪本吧,又擔心自己發(fā)音不好影響孩子……真的是特別糾結(jié)…… 語言學碩士@夢仁 用親身的親子共讀經(jīng)驗為大家支招,英語親子共讀旨在激發(fā)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讓寶寶愛上語言,有助于日后持續(xù)的英語學習,那到底將英文繪本引入親子共讀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我是語言學的碩士,當時的研究方向是認知語言學,目前從事翻譯工作。我有一個1歲7個月的男孩,從他7個月大時,我們開始了英語親子共讀。孩子現(xiàn)在是個小小書蟲,我倆都很享受在一起的共讀時光。
結(jié)合這段經(jīng)歷和我的專業(yè)背景,和大家聊一聊關(guān)于“英語親子共讀”個人的理解吧。 不少朋友對“英語啟蒙”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會提早帶給孩子學習外語的痛苦體驗。我簡單說下我的情況。 聽說我給旅旅從小念英語繪本,有閨蜜不能理解,開玩笑反問我,為什么從小欺壓孩子,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span>
可能說起學英語,很多人都有血淚史,因此對英語有著本能的抗拒心理,我能理解。不過,我的個人經(jīng)歷卻恰恰相反,喜歡英語是被小時候的啟蒙給激發(fā)的。外公教我的“孤朵白(Good Bye)”至今仍是我寶貴的兒時記憶,不標準的兒語“再見”曾讓我們祖孫忍不住不斷相視大笑,特別歡樂。
我和旅旅的這段英語親子共讀時光,也是在一種美好的氛圍下進行的,我能感到他的快樂。也許,孩子大了以后,和媽媽親子共讀的溫馨記憶,會是他面對枯燥的英文文獻時一種正能量的聯(lián)想,就像我一樣。念英語故事書給孩子聽,至少給了孩子一個可能愛上英語的機會,為什么不給孩子打開這扇窗呢? The Summer Nick Taught His Cats to Read,by Curtis Manley,Illustrated by: Kate Berube盡管對細節(jié)存在爭議,但語言習得有關(guān)鍵期(或者敏感期,這個定義各學派有所不同),已是語言學界研究的共識。兒童對語言發(fā)音的顯著性區(qū)別(語音學的概念,類似我們一般所說的辨音能力,影響極大,可以說是語音的基礎(chǔ))以及語法的自然內(nèi)化能力(如美國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提出的深層結(jié)構(gòu))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時期急劇退化。第二語言習得也是如此。 英語不是別的興趣班,在國內(nèi)這個大環(huán)境,體制內(nèi)的孩子遲早要學英語。我見過很多一下子突然接觸正式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心理抵觸,而后把英語學習看作負擔的學生。你想想,語文、數(shù)學、美術(shù)、音樂,甚至物理、化學,哪一科孩子在生活中多多少少沒點接觸? 因此,我覺得從兒童語言習得的關(guān)鍵期開始,慢慢接觸英語,進行一定的英語啟蒙,可能會是一個影響將來英語學習的、相對輕松的選擇。 有些朋友不大相信英語啟蒙的效果,認為花大力氣卻可能收效甚微。 確實,在社會大環(huán)境漢語占絕對主導的語境下,人為地制造雙語環(huán)境,企圖以浸潤的方式讓孩子自然習得英語,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精力??珊⒆邮翘烊坏哪7抡撸闵踔林挥靡粝洳シ庞⒄Z兒歌,聽多了他也能跟著哼唱起英語來(這個真的可以有,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明顯)。 你能說,學了幾個單詞不算收獲,以后英語培訓機構(gòu)教的單詞更多呢。 可是,建立和英語的熟悉感、引發(fā)對英語的興趣,難道不是一種收獲嗎?以我了解的情況看,那些堅持進行英語啟蒙的家庭,孩子在英語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不少孩子在后期可以流利地進行英語日常對話和自主閱讀英文書籍。英語啟蒙的關(guān)鍵在于日積月累,至于投入多少精力、采用什么方法則可以選擇自己能夠接受、合適自己和孩子的方式。 The Summer Nick Taught His Cats to Read,by Curtis Manley,Illustrated by: Kate Berube英語親子共讀聽起來挺好,可真正準備著手,是不是又覺得一頭霧水呢?我還是簡單說說我的做法吧。 進行英語親子共讀時,我是直接給旅旅讀英語,一個字也沒有翻譯。原因如下: 首先,單憑畫面內(nèi)容,孩子對繪本的理解已有個大概。 其次,孩子小,對漢語的好多概念也不理解,英語不懂的地方我用漢語解釋他也未必懂。 所以,我建議,對于漢語還沒有形成優(yōu)勢語言的小寶寶,就單純念英語,無需漢語解釋。而已經(jīng)完全掌握母語的孩子,對外語的介入往往有比較大的抵觸,建議先讀中文,等孩子熟悉故事情節(jié)后,再逐漸用英語替換個別詞語,直到最后過渡到全英語講述。個人不太建議用讀一句中文,再讀一句對應英文的方式過渡,因為這種方式,學習英語的痕跡太重,孩子有可能會抵觸。 就這樣,等孩子會說話了,看到熟悉的英語繪本,可以直接冒出英語單詞。那些后期繼續(xù)堅持英語閱讀的孩子,到了自主閱讀的年齡,就可以輕松地嫁接英語原版書籍的閱讀。 我和旅旅是在晚上睡覺前看故事,什么時候讀,一天要讀多久是個特別私人化的問題,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我的建議是,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陪孩子進行英語親子共讀,形成習慣。關(guān)于讀多長時間的問題,也可以由孩子說了算。一般小月齡的寶寶,維持集中精力的時間短一些,可能讀一本繪本,他就覺得滿足了。大一點的孩子,看書的時間會長一些,可以多看幾本書。 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愿意反復看同一本書,聽同一個故事。所以,我建議不必頻繁地購買新書,同時也把“今天看哪本書”的權(quán)利交給孩子。 工作以后,我曾參與過多次口譯任務,接觸過各種口音,只要語言運用熟練,語法正確、表達地道,就并不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溝通。根據(jù)我的自身經(jīng)驗,自如表達才是大部分中國人的短板。 英語繪本雖然是寫給孩子的書,但里面的遣詞造句非常地道。讓孩子有機會從小接觸這些原汁原味的語言,可以最大可能地幫助他們掌握英語語言的運用,自然習得英語語法。 因此,不必因擔心自己語音不標準而放棄和孩子進行英語親子共讀的機會。 退一萬步講,語音語調(diào)的改進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難。只要孩子還通過別的渠道(兒歌、動畫、原聲書)接觸標準語音,你的語音并不會把孩子帶得太偏。而且,就算孩子口音有點重,經(jīng)過專業(yè)的語音語調(diào)訓練(比如,新東方就有類似的課程),可以在短時間矯正到很不錯的水平。 而且,繪本的文字那么少,你要是實在擔心口語不好,不如提前做好功課、模仿錄音,還能給孩子做個愛學習的榜樣呢! The Summer Nick Taught His Cats to Read,by Curtis Manley,Illustrated by: Kate Berube我選擇給孩子讀英語繪本,是因為對于我和孩子來說,這都是一件有趣的事。我是從旅旅七個月大時,和他一起開始英語親子共讀的。如今每晚的睡前故事時間,已成為我和旅旅各自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我和旅旅的親子共讀,從一開始就有中文繪本和英文繪本,沒有故意區(qū)分二者。 對于母語尚未形成強勢語言的小月齡的寶寶,加入英語的輸入,對他們來說,不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抵觸心理。這個時候開始英語親子共讀,有利于從零基礎(chǔ)建立起孩子英語閱讀的興趣。如何保護好孩子的這種興趣,是這個階段英語啟蒙最主要的任務。 The Summer Nick Taught His Cats to Read,by Curtis Manley,Illustrated by: Kate Berube旅旅七個月,我們開始英語親子共讀時,他雖然還不會說話,主要是聽我念書,但配合著繪本豐富且極具故事性的畫面,我發(fā)現(xiàn)他很快就能記住繪本畫面和聲音的聯(lián)系。僅在一起讀了三天英文版的《我爸爸》后,當我說今天我們看《My Dad》吧,他已能迅速地從眾多繪本挑出正確的那一本,而且很開心。 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影響語言習得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量的語言輸入。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一般而言,主要是媽媽讀,孩子聽,在這個持續(xù)的過程中,孩子可以逐漸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為將來系統(tǒng)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chǔ)。 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英語繪本,讀給孩子聽,能補充中文譯本的一些缺失。但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的親子共讀,是一段特別溫馨甜蜜的時光,是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密器。
需要提醒一點,英語親子共讀的首要目的也是共讀,千萬不要把它變成一件有學習壓力的事情,強加給孩子。 好了,我想說的就這種多。最后,再強調(diào)一下,英語親子共讀可以是件有趣的事,千萬不要把它變成痛苦的事,那就太得不償失啦。 - 今天的二條內(nèi)含多條日淘拔草及小貼士,拯救你的小錢包!- |
|
|
來自: 大白兔奶奶 > 《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