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陰有個縣官,貪污受賄,搜刮錢財,無惡不作。老百姓都恨之入骨,可他卻標榜自己清正廉明,還在縣衙大門上貼出了一副對聯(lián): 眼前皆赤子; 頭上有青天。 徐文長見了很氣憤,一天趁著黑夜,跑到縣衙門口,提筆把對聯(lián)改成了: 眼前皆赤地; 頭上有黑天。 老百姓見了,個個拍手稱好;縣官氣得翹起了胡子。他探得是徐文長改的對聯(lián),就命手下人把徐文長傳來問罪。 徐文長當然心中有數(shù),一見縣官,故意問:“大人傳我有何事?” 縣官想來個下馬威,驚堂木一拍,雙眼一瞪,喝道:“大膽徐文長,你為何把本官大門口的對聯(lián)改掉?” 誰知徐文長根本不買帳,理直氣壯地反問道:“請問大人,你有何憑證?平白無故講我改對聯(lián),豈不是誣陷!” 縣官一個頂頭呆,吞吞吐吐地說:“這個……有人已來本堂告你。” “既然有人告我,那請證人來當堂對質(zhì)?!?br> “這個……”縣官根本找不出證人,一時弄得難以收場,只得來了個急轉(zhuǎn)彎:“既然你沒改,那就算了。本縣聽說你才思敏捷,萬分敬佩,今天想邀你來對對子?!?br> 徐文長知道縣官不懷好意,說:“對對子可以,不過我今天很忙,最多只能對三個對子?!?br> “好!”縣官肚里有點文才,一開始就出了個難聯(lián): 云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 徐文長一向傲岸不羈,蔑視權(quán)貴,一聽縣官想壓自己,馬上對道: 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徐文長以“光棍”自居,擺明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式,且對得天衣無縫,縣官也無可奈何。他望了望大堂上掛的燈籠又吟道: 一對燭,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 徐文長不假思索,隨口應對道: 兩盞燈,黑黑暗暗,無分南北東西。 徐文長隱喻公堂暗無天日,縣官不覺怒火中燒,說出了第三個上聯(lián): 油醮蠟燭,燭內(nèi)一心,心中有火; 徐文長借題發(fā)揮,對出了下聯(lián): 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里無珠。 縣官見徐文長罵自己有眼無珠,氣得差點昏了過去。這時,徐文長開口道:“大人,三個上聯(lián)我均已對出,告辭!”說罷,“嘿嘿”一笑,揚長而去,只剩下縣官目瞪口呆了半天才回過神來。 |
|
|
來自: 老劉tdrhg > 《2、對聯(lián)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