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dǎo)讀山藥和薏米,本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看那又白又滑溜的山藥,還有那外貌似珍珠的薏米,多少人為它們傾心不已,愛它們的外貌,愛它們的味道,愛它們的功效!功效?沒錯!山藥和薏米,在中醫(yī)的世界里,那也是很好用的兩味中藥喲,尤其是它們兩拍檔出現(xiàn)的時候,效果驚呆了!不信?看正文! 溫馨提示:悅讀中醫(yī)微信順利進入首屆“大眾喜愛閱讀微信公眾號”推薦活動的終評階段啦~作為出版社類唯一一個醫(yī)藥類入選的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yī)倍感榮幸!現(xiàn)需要進行網(wǎng)絡(luò)投票,請大家多多投票支持并轉(zhuǎn)發(fā)!點擊閱讀原文投票,在第二頁第三個,就是悅讀中醫(yī)喲!小編在此謝過!投票時間:即日起至7月22日!每天都有一次投票機會,期待您寶貴的一票哦! 經(jīng)??吹嚼蠋熼_淮山、薏米。我對這個藥對的認識止于健脾化濕而已。臨床上如何準確地理解和應(yīng)用這個藥對,我心里還是沒譜。今天病人相對較少,老師時間比較寬松。趁著這個時機,我決定向老師請教,以掃除自己認識上的盲區(qū)。 老師向我們娓娓道來:“淮山色白,味甘,能補肺脾腎之陰。其漿汁黏稠,看起來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像脾臟里面的黏液一樣,一旦被濃縮的話,又像一堆濃痰一樣(脾為生痰之源),且其味甘能入脾,從這個角度來說淮山主要功效為滋補脾陰。但其色白,通于肺金之氣,且善補脾土則能生肺金,因此淮山還能補肺陰。同時淮山漿液濃而黏,有收攝的功效,通于腎斂藏的氣化功能,能夠收斂金氣下行,有‘天一生水’之力,因此能通過其補益肺脾的作用而補腎。臨床上淮山主要用于人體右路肺脾(中醫(yī)理論認為肺脾居于人體右側(cè))陰精不足,右手脈弦細而硬的情況。如果是左脈弦細,左路陰精不足,則用熟地、當歸更佳。” 我問道:“如果見脾虛而右關(guān)脈大能不能用呢?” 老師回答:“右關(guān)脈脈形大很多都是濕邪重導(dǎo)致,這個時候應(yīng)該直接用薏米祛除濕邪就可以了?!?/span> “那什么時候淮山、薏米一起用呢?” “右脈弦細,同時看舌苔又有濕膩之象的,說明肺脾陰虛,同時又有濕邪為患,這時候就兩個一起用?;蛘呤怯谊P(guān)脈大又弦硬,說明是濕氣郁久化熱,日久傷及陰液,這個時候也可以一起用。”老師答道。我聽了不禁暗暗慚愧不已,“右脈弦細,同時舌苔又有濕膩之象”的這種情況我從來沒有留意過啊,真是太不細心了。 聽了老師一番話,我若有所悟。下午回到住所,想起民國中醫(yī)大師張錫純善于運用淮山,我又趕緊翻開他老人家寫的《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看了起來。發(fā)現(xiàn)張錫純以運用淮山為主藥的病例,大多數(shù)脈都是弦細而數(shù),并有陰虛低熱。再看看他老人家創(chuàng)立的珠玉二寶粥(淮山60克、薏米60克、柿霜餅30克),其中專門標明主治“脾肺陰分虧損,飲食懶進,虛熱勞嗽,并治一切陰虛之證”。原來,書里面都清清楚楚寫出來了,只是自己看書不認真,不善于總結(jié)而已。 真是無巧不成書。老師剛講完淮山藥、薏米這個藥對的用法沒多久,就有對癥的患者上門了。一個31歲的男性患者,雙側(cè)耳根、脖子部位疼痛,伴后背酸痛,雙側(cè)腎區(qū)有空虛感,納差,腹瀉,尿頻,多夢,怕冷。 老師診畢后說:“你這是典型的濕阻陽郁,郁熱傷陰。”患者問老師:“能治得好嗎?”老師信心滿滿地說:“你這個病見得很多了,我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能治好?!?/span> 不用說,這肯定又是一個很典型的病例。我連忙過去把脈,發(fā)現(xiàn)患者脈偏沉,雙關(guān)尺脈大,脈氣濡弱,而寸脈卻細而弦硬。 然后再看舌頭,我在看舌頭的時候,老師在一旁解釋:“舌苔黃膩是濕熱的表現(xiàn),舌偏胖大,部分舌質(zhì)偏白是脾虛有濕的表現(xiàn)。而部分舌質(zhì)偏紅,舌苔有剝落現(xiàn)象,舌底顏色偏紅,則是郁熱傷陰的表現(xiàn)。再結(jié)合脈象,就可以斷定是濕阻陽郁,郁熱傷陰?!?/span> 典型的濕阻陽郁,化熱傷陰舌象 我問老師:“他舌下靜脈曲張也挺明顯的,說明有瘀血吧?” 老師答道:“不一定,有可能是水濕郁閉三焦氣機導(dǎo)致的。所以這種情況不用急著用活血化瘀藥,應(yīng)該先祛濕通陽,令三焦氣機通暢后,瘀阻自然可以減輕?!?/span> 濕阻陽郁證患者多以頭暈、疲倦乏力、腰腿疼痛、皮膚疹癢等癥狀為主。這個患者的癥狀卻很特別?!澳腔颊叩陌Y狀怎么解釋呢?”我問老師。 老師解釋:“水濕之氣生于脾胃,流散于膀胱經(jīng)及三焦經(jīng)。水濕盛于脾胃,因此患者納差,腹瀉?!?/span> “脾虛濕盛,脾不化濕,水氣下注于膀胱,但是膀胱陽氣又被水濕郁閉,不能溫化水氣,因此尿頻。臨床上,我們見到的尿頻患者很多都是脾虛濕阻陽郁證,這種證型的尿頻用健脾化濕、升陽解郁的方法治療,效果就很好。而不能盲目用溫陽藥,否則會適得其反?!?/span> “手少陽三焦經(jīng)過雙側(cè)脖子,循耳后行走,濕郁三焦,因此患者雙側(cè)耳根以及脖子疼痛。而足少陽膽經(jīng)與手少陽三焦經(jīng)為手足同名經(jīng),兩者同氣相求,因此患者多夢?!?/span>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行于腰背,也主水濕,因此患者腰背酸痛?!?/span> “那雙側(cè)腎區(qū)空虛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說明有腎虛存在呢?” “不是腎虛,”老師回答道,“這是因為水濕郁閉陽氣,陽氣不能灌注于腎區(qū)導(dǎo)致的。就像有的濕阻陽郁、陽氣不升的患者會覺得頭部有空虛感一樣。這可不能搞錯了。否則,把滋補腎精的藥用上去,濕濁更重,陽氣更郁,癥狀反而會加重?!?/span> 老師說完后,開始處方: 淮山藥40克,芡實20克,炒薏米20克,當歸15克,升麻6克,珠子參15克,葛根20克,羌活3克(后下),白術(shù)10克,蒼術(shù)10克,黨參30克,炙甘草8克,茵陳10克,黃芩12克,知母10克,苦參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 方子以當歸拈痛湯打底升陽除濕。加珠子參加強透發(fā)郁熱。用淮山藥、炒薏米、芡實健脾化濕,養(yǎng)脾陰,斂脾腎之氣。其中一味芡實,生長在水中,其與金櫻子同用,名為水陸二仙丹。故人又稱其為水中精?!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味甘,平。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彼幮云胶停迫肫⒛I兩臟,能健脾養(yǎng)陰止渴,斂固脾腎之氣的同時又能化濕,一藥多能,利濕而不傷正氣,斂氣而不礙運濕,實在是治療脾虛濕盛的良藥,唯一不足的是藥性平和,取效較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