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需要修養(yǎng) 而忍辱負重則是一種境界和為貴,忍為高。一個有所建樹的人,也往往與他的忍耐、忍受、忍讓密切關(guān)聯(lián)。很多情況下,忍耐更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修養(yǎng)。對成功人士來說,任何委屈都不足以讓他心灰意冷,相反更加能鼓舞士氣,激發(fā)起一定要做成大事的欲望。能忍耐的人,能夠得到他所要的東西。忍耐即是成功之路,忍耐才能轉(zhuǎn)敗為勝。 能忍得旁人所難以忍受的東西,才能使自己不斷地積蓄力量,增強忍耐力和判斷力,這樣才能為將來事業(yè)的成功積累資本。能忍耐的人能暫時容忍,最后必然會得到公平的待遇。忍耐是一種理智,是一種涵養(yǎng),更是一種美德。擁有氣場的人都是以極大的毅力和意志忍受著困苦,在艱辛中一步步地向前邁進。 認輸之后,要適時調(diào)整好心態(tài) 學會認輸,才能及時調(diào)整人生航向,去爭取贏的機遇和時間。認輸不是自甘消沉,它使人以退為進,贏得潛心發(fā)展的主動權(quán),奪取最后的成功。 在人生的征途中,既有競爭和角逐,也有奮斗與拼搏,著實需要百折不撓、矢志不渝、永不言敗……其實,在必要的時候,也要學會認輸。試想,面對不利的現(xiàn)實,深知自己不敵對手,還一味地跟人家拼斗又有何益呢?而懂得認輸,避開鋒芒,激流勇退,不進行無益的競爭,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才是智者的風范。 這種認輸并不是自認失敗,而是暫時性的站穩(wěn)腳根;這種認輸并不是放棄追求,而是退一步去重新審視局勢;這種認輸不是自甘消沉,它有積極進取的內(nèi)涵,使人以退為進,贏得潛心發(fā)展的主動權(quán),奪取最后的成功。如果硬認死理、逞強好勝、盲目蠻干,一味地剛強,一味地硬撐,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甚至犧牲,最終會輸?shù)糇约骸V挥凶龅綄彆r度勢,隨機應(yīng)變,剛?cè)嵯酀?,懂得認輸,才能保護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事實上,退是另一種方式的進。暫時認輸,養(yǎng)精蓄銳,以待時機,這樣的退后再進則會更快、更有效、更有力。退是為了以后再進,忍住一時的欲望,暫時放棄某些有礙大局的目標是為了最后實現(xiàn)更大的成功。這退中本身已包含了進,這種退實際上是一種進取的策略。 1076年,德意志羅馬帝國皇帝亨利與教皇格里高利爭權(quán)奪勢,斗爭日益激烈,發(fā)展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在爭斗激烈的關(guān)頭,教皇的號召力非常之大,一時間德國內(nèi)外反抗亨利的力量聲勢震天。亨利面對危局,被迫妥協(xié),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帶著兩個隨從,千里迢迢前往羅馬,向教皇認罪懺悔。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達之前躲到了遠離羅馬的卡諾莎行宮。亨利沒有辦法,只好又前往卡諾莎去拜見教皇。到了卡諾莎后,教皇緊閉城堡大門,不讓亨利進去。亨利忍辱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饒恕了他。 亨利恢復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國后,集中精力整治內(nèi)部,然后派兵把一個個封建主各個擊破,并剝奪了他們的爵位和封邑,把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內(nèi)部反抗勢力逐一消滅。在陣腳穩(wěn)固之后,他立即發(fā)兵進攻羅馬。在亨利的強兵面前,格里高利棄城逃跑,最后客死他鄉(xiāng)。 在做大事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進攻,尤其身處弱勢時,一定要巧妙避開對方的鋒芒,尋找以退為進的轉(zhuǎn)機。當自己處于弱勢時,不妨采取認輸方針,保存自己的實力。等到有朝一日羽翼豐滿時,再表明自己的主張和態(tài)度,這時候,你就是真正的強者了。 在與別人競爭時,面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只有學會認輸,才能及時調(diào)整人生航向,去爭取贏的機遇和時間??傊?,認輸不失為一種策略,它使你徹底擺脫不健康的心理羈絆,使你調(diào)整好,進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為你開辟一片心靈的凈區(qū)。 來源:汪晗《氣場,看不見的影響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