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一些帶殼的貝類,什么花蛤、蟶子、蜆子、蛤蜊,常見的還算容易區(qū)分,但是一些不常見或長的很像的可就讓很多餐飲服務(wù)人員傻眼了,有一些甚至還不知道怎么讀呢。 例如花蛤和油蛤、大竹蟶和長竹蟶,你們分得清嗎?各位餐飲人認(rèn)準(zhǔn)一下,千萬不要在顧客面前鬧笑話! 花蛤?qū)儆诤煾蚰?、簾蛤科、蛤仔屬、下菲律賓蛤仔、小眼花簾蛤(雜色蛤仔)(雙名法帶你裝逼帶你飛。) 花蛤有著一個帶著漂亮花紋的橢扇型外殼,每個蛤花紋都不一樣。 清炒辣炒都好吃,看個人口味; 辣炒花蛤 做成湯也很鮮美吖~~ 花蛤湯 蟶子屬于簾蛤目、毛蟶科、縊蟶屬、螠蟶。它是最常見的一種蟶。 蟶子的殼表面粗糙且質(zhì)地較厚,生長線顯著,外殼大多數(shù)是土黃色。 蟶子是長方形殼,它有特征就是一頭有兩個肉腳(它的出水管和入水管),這兩根管子是有大作用的。 蟶子兩根管的作用 蟶子遇到危險(xiǎn)或極端不良的環(huán)境時(shí),還會自斷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將身體全部躲入砂泥中。 看著很疼啊,蟶子折斷出、入管 竹蟶屬于簾蛤目、竹蟶科、竹蟶屬、竹蟶。 竹蟶分兩種:一種叫長竹蟶,另一種叫大竹蟶。
大竹蟶 靈魂抽象畫,看得懂就好,和蟶子是一樣的。 蟶的肉質(zhì)肥嫩清甜,一般可以清蒸、油炒、椒鹽等
清蒸蟶子 福建有一道菜肴:插蟶(插蟶在福建是比喻非常擁擠的環(huán)境,比如游泳池......)把蟶子豎著擺在盅里,插得很密很緊,微微有點(diǎn)空隙的放一點(diǎn)姜片,然后倒入福建老酒,上蒸鍋大火燉熟即可。
插蟶 蟶干(把蟶子曬干)可以拿來燉湯。
貝類種類繁多,鑒定起來一般不太容易,所以人生苦短,不要在乎這些細(xì)節(jié),好吃就行。
泥蚶是一種圓鼓鼓的扇形殼,多條肋,有許多細(xì)密的片狀小齒。 ![]() 泥蚶 清水一燙就可以上桌了,十分鮮甜。與三五好友相聚,少不了一盤蚶子,撮一口酒,撮一個蚶,一邊笑談人生趣事,好不愜意。 ![]() 3.2毛蚶 毛蚶屬于列齒目/ 蚶科/ 蚶屬 毛蚶外殼帶有一層褐色的絨毛,給人感覺黑不溜秋的,產(chǎn)期多在7~9月份。
毛蚶食用方法和泥蚶一樣,也是輕輕一燙便可食用。 ![]() 3.3魁蚶 魁蚶屬于列齒目/ 蚶科/蚶屬 ![]() 一種是北方_海瓜子 4.1虹光亮櫻蛤 主要地區(qū)是:青島、大連
虹光亮櫻蛤 簾蛤目簾蛤科 、肌蛤?qū)?/p> 主要地區(qū):廣東、福建
尋氏肌蛤 5.1扇貝
雙殼貝殼都有一個結(jié)構(gòu)叫閉殼肌。 ![]() 閉殼肌 扇貝的閉殼肌,干制之后就是著名的珧柱(嗯?不認(rèn)識?另一個名字叫干貝~~認(rèn)識了吧) 。
5.2江(dai)珧(zi) 比較常見的是櫛江珧——也叫帶子(某些地方扇貝也叫帶子)
5.3牡蠣 牡蠣科(Ostreidae)下多種物種統(tǒng)稱——蠔(hao)、海蠣
蠔肉取出來曬干就是蠔鼓,盛產(chǎn)魚廣東一帶。
基本定位:餐廳、酒店裝逼必用
大家表示味道很鮮甜! 殼厚,與花蛤相比更偏三角形。
較為有名的一道菜是文蛤蒸蛋
海蚌有巴掌大、白色、屁股帶著一點(diǎn)紫色,它有一個美稱——西施舌。 這里的“舌”是指它的斧狀足,雙殼貝常備,用來挖開沙、泥。
經(jīng)典做法:閩菜——雞湯汆海蚌 ![]() 雞湯汆海蚌 馬珂蛤科 Mactridae 、Spisula屬(Pseudocardium 屬) ![]() 北極貝 基本定位:料理店 主要是以刺身后壽司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口味脆甜。 ![]() 北極貝刺身 簾蛤目、蜆科、蜆屬 ![]() 河蜆 蜆因生長環(huán)境不同可分為黃沙蜆(沙里長大的,外殼為黃色)和泥蜆(泥里長大的,黑色)兩者體積差不多,但泥蜆稍大,沙蜆好吃。 淡水類的家常貝殼,可以炒、涼拌,也可以做湯。
鳥蛤和蚶一樣,都有肋,不過蚶掰開來都是血肉,而鳥蛤掰開來是白色的肉肉。
掰開是醬紫的
最后總結(jié)一下這些帶殼家伙們~~
部分內(nèi)容來自知乎,作者:嗝屁貓的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