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義”在這里變成了“非攻” 【原文】故子墨子置立天之1,以為儀2法,若輪人之有規(guī),匠人之有矩也。今輪人以規(guī),匠人以矩,以此知方圜之別矣。是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為儀法。吾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義遠(yuǎn)也。何以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義遠(yuǎn)也?今知氏大國之君寬3者然曰:“吾處大國而不攻小國,吾何以為大哉!”是以差論蚤4牙之士,比列其舟車之卒,以攻罰無罪之國,入其溝境,刈其禾稼,斬其樹木,殘其城郭,以御5其溝池,焚燒其祖廟,攘殺其犧牷,民之格6者,則剄7殺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丈夫以為仆圉8胥靡9,婦人以為舂酋10。則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為不仁義,以告四鄰諸侯曰:“吾攻國覆軍,殺將若干人矣?!逼溧弴嗖恢藶椴蝗柿x也,有具其皮幣,發(fā)其總處,使人饗賀焉。則夫好攻伐之君,有重不知此為不仁不義也,有書之竹帛,藏之府庫。為人后子者,必且欲順其先君之行,曰:“何不當(dāng)發(fā)吾府庫,視吾先君之法美?”必不曰文、武之為正者若此矣,曰吾攻國覆軍殺將若干人矣。則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為不仁不義也,其鄰國之君不知此為不仁不義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謂大物則不知也。 【譯文】所以墨子設(shè)立天志以為準(zhǔn)則法則,就象輪匠有圓規(guī),木匠有方尺一樣,如今輪人使用圓規(guī),木匠使用方尺,以此知道方與圓的區(qū)別。所以墨子設(shè)立天志,作為準(zhǔn)則法則,我因此而知道天下的士君子離義還很遠(yuǎn)。怎么知道天下的士君子離義還很遠(yuǎn)呢?如今有智慧的大國之君舒緩地說:“我們處于大國地位而不攻打小國,我怎能成為大國呢?”因此差遣他們的爪牙,排列他們的舟車隊伍,用以攻伐無罪的國家。進(jìn)入他們的國境,割掉他們的莊稼,砍伐他們的樹木,毀壞他們的城郭,以及阻止他們使用溝池,焚燒他們的祖廟,屠殺他們的牲口。人民抵抗的,就砍頭殺掉;不抵抗的就捆縛回去,男人用作奴仆馬夫,女從用作舂米、掌酒的家奴。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不知道這是不仁不義,還以此通告四鄰的國君說:“我攻下別國,覆滅他們的軍隊,殺了將領(lǐng)多少人?!彼弴木饕膊恢肋@是不仁不義,又準(zhǔn)備皮幣,拿出倉庫的積藏派人去犒勞慶賞。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又絕對不知道這是不仁不義,又把它寫在簡帛上,藏在府庫中,作為后世子孫的,必定將要順從他們先君的志行,說:“為什么不打開我們的府庫,看看我們先君留下的法則呢?”那上面必定不會寫著“文王、武王的政績象這樣”,而必定寫著我攻下敵國,覆滅他們的軍隊,殺了將領(lǐng)若干人。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不知道這是不仁不義;他的鄰國君主,也不知道這是不仁不義,因此攻伐代代不止。這就是我所說的士君子對于大事全不明白的緣故。 【說明】墨子設(shè)立的天志的法則,就是“義”,這個“義”在這里變成了“非攻”之意,意即“公正”、“兼愛”,就不要互相攻伐,互相攻伐就是不仁不義。既然各諸侯國都在互相攻伐,那么這些諸侯國中的士君子,也就不懂得“義”,不懂得“天志”了。 —————————————————— 【注釋】1.之:“志”的誤字。 2.儀:(yí遺)《詩·小雅·斯干》:“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貽罹?!薄对姟ご笱拧A民》:“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薄豆茏印ぶ婧稀罚骸按烁魇轮畠x,其詳不可盡也?!薄赌印し▋x》:“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荀子·君道》:“君者,儀也?!薄俄n非子·安危》:“使天下皆極智能于儀表,盡力于權(quán)衡。”《說文》:“儀,度也。”徐鍇系傳:“度,法度也?!边@里用為準(zhǔn)則之意。 3.寬:(kuān髖)舒緩?!秶Z·吳語》:“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薄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凹眲t人習(xí)騎射,寬則人樂無事。”《玉篇·宀部》:“寬,緩也?!薄蹲謪R·宀部》:“寬,舒也?!?SPAN lang=EN-US> 4.蚤:(zǎo早)古通“爪”。指甲,腳趾。《墨子·非樂上》:“因其蹄蚤?!薄盾髯印ご舐浴罚骸盃幚缭榧锥鴨势湔啤!?SPAN lang=EN-US> 5.御:(yù玉)息止、禁止、阻止?!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敖硲c用蒲圃之檟,季孫不御?!薄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坝鲴斅?,御而擊之,斃之。”《易·系辭上》:“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yuǎn)則則不御。”  6.格:(gé隔)擊打、格斗?!豆茏印睢罚骸芭e兵而相攻,必以為扦格蔽圉之用?!薄盾髯印ぷh兵》:“格者不舍?!薄吨軙の浞Q》:“窮寇不格。”《玉臺新詠·飲馬長城窟行》:“男兒寧當(dāng)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SPAN lang=EN-US> 7.剄:(jǐng井)《左傳·定公四年》:“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薄盾髯印こ上唷罚骸皠q而獨鹿棄之法?!薄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上》:“是歲,入有自剄死以其頭獻(xiàn)者。”《史記·魏公子列傳》:“北鄉(xiāng)自剄?!薄墩f文》:“剄,刑也?!边@里用為砍頭、割頸之意。 8.圉:(yǔ雨)養(yǎng)馬人?!豆茏印ば枴罚骸耙奈釃L為圉人矣,傅馬棧最難?!薄豆茏印ど街翑?shù)》:“若其事唐圉牧食之人養(yǎng)視不失捍殂者?!薄蹲髠鳌罚骸安挥行姓?,誰捍牧圉?” 9.胥靡:(xū須)古代官府中的小吏。后作“偦”。胥靡:服勞役的管理人員?!肚f子·應(yīng)帝王》:“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 10.酋:(qiú囚)掌酒的女奴?!秴问洗呵铩ぶ俣o(jì)·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糵必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