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者是偽君子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span> 【大意】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錢鐘書先生的散文《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中有一個巧舌如簧的魔鬼,它自我夸耀說:“因為你是個喜歡看文學(xué)書的人,所以我對你談話時就講點文學(xué)名著,顯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內(nèi)行。反過來說,假使你是個反對看書的多產(chǎn)作家,我當(dāng)然要改變談風(fēng),對你說我也覺得書是不必看的,除了你自己著的書……我會對科學(xué)家談發(fā)明,對歷史學(xué)家談考古,對政治家談國際情勢,展覽會上講藝術(shù)賞鑒,酒席上講烹調(diào)。不但這樣,有時我偏要對科學(xué)家講政治,對考古家論文藝,因為反正他們不懂什么……這樣混了幾萬年,在人世間也稍微有點名氣。但丁贊我善于思辨,歌德說我見多識廣?!笨梢姟扒裳粤钌敝焦糯?,現(xiàn)代有,人間有,地獄有,雖然其“混淆是非”、“言偽而辨”,卻頗得聽者青睞。因而古代昏君之旁必伴有一“花言巧語、八面玲瓏”的奸臣,這種人不僅是孔子所說的“鮮矣仁”,對于平常百姓來說簡直是禍國殃民的禍水。 拿“巧言令色”作工具,多半是為了博得上司歡喜,對于別人倒無多大妨礙,只是在其口若懸河,眉飛色舞之時,往往忘記了老于世故的人勸人多聽少說的良訓(xùn)。 世人往往鄙棄“巧言令色”之徒為小人,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殊不知,捧人捧得有分寸,罵人罵得有含蓄,自夸夸得像自謙,這些技巧都是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盡管人們討厭“花言巧語”之徒,但有幾個人能不上他們的當(dāng)?而不言者可能是“拈花微笑”,大智若愚,也可能是腹中空空,故作高深,因為同被深沉的外貌掩蓋了,便難分伯仲,一味的讓人頂禮膜拜了。 巧言令色者,活脫一副偽君子的畫像。 曾子說:“脅肩諂笑,病于夏畦。”聳起兩個肩頭,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這真比頂著夏天的毒日頭在菜地里干活還要令人難受?。。ā睹献印ど盼墓隆罚┤逭邔尉拥谋蓷壷橐缬谘员?。僅孔子對“巧言令色”的斥責(zé),在《論語》中就記有三次,另外兩次分別為:一是“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一是“鄉(xiāng)原德之賊也”。(《陽貨》) 然而,在歷史上,在現(xiàn)實中,這種巧言令色,脅肩諂笑的人卻不因為圣人的鄙棄而減少。他們雖無仁德,難成正果,但卻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國危天下亂。 所以,直到今天,我們?nèi)匀灰斡浭ト颂嵝盐覀兊脑?,時時警惕那些花言巧語,滿臉堆著笑容的偽君子。 孔子厭惡“巧言”,主張辭能“達(dá)”就可以了。怎樣才算“達(dá)”呢?“達(dá)”就是足以表達(dá),把言辭用得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多一個太費,少一個不足,應(yīng)當(dāng)不浪費一個詞,不多說一句話,切意中肯就行了,用不著不必要的涂脂抹粉。言辭要做到“達(dá)”的程度,是一種很高的修養(yǎng)。這種修養(yǎng)不單是語言文字的修養(yǎng),還有思想、情操的修養(yǎng)。修到“達(dá)”的境界,絕非“一日之功”,而要長時間的下苦工夫。一是要多讀書,多聽人家講話,學(xué)習(xí)人家的語言技巧,豐富自己的詞匯;二是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形成正確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反復(fù)不斷地培養(yǎng)鍛煉,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運用言辭。 經(jīng)商的人記住“辭達(dá)而已矣”的話,大可受益。顧客來了,熱情過度,說話太多,甚至滿嘴夸張,顧客會以為你居心不良,是否是想騙他。因為你的說話的樣子與地地道道的騙子相仿。雖然你只是急于推銷商品,沒有騙顧客的心,但是,顧客會相信你嗎?熱情周到,并不是一見人進(jìn)門看你的商品,你就搭茬,問東道西。這常常引起反感,也是不禮貌的,好像一進(jìn)門你就盯上了人家的錢包。想贏得顧客,反而嚇跑了顧客。更有甚者,連哄帶騙,強(qiáng)拉顧客,這是有違商業(yè)道德的。這樣做不但拉不到顧客,還會失去顧客。經(jīng)商者推銷商品,只須面帶微笑,等待顧客詢問,作恰當(dāng)說明,做到“辭達(dá)”就好了。 來源:呂叔春《孔子大智慧全集》 感悟:孔子是一個教授做人做事技巧方法的大師。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講的是做事的技巧,他那些非常實用的方法和故事,對于我們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上的各種問題有極大的啟示和幫助?!墩撜Z》的做人做事智慧,不但對中國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對整個世界也有影響。歷史證明,孔子的做人做事智慧,已經(jīng)成為傳世的經(jīng)驗,所以千百年來,中國人才尊稱他為圣人,世界諸多偉人也尊稱他為學(xué)者。他的智慧結(jié)晶《論語》也歷經(jīng)兩千多年而流傳不息,影響深遠(yuǎn)。 做人做事的智慧,古今中外,還沒有一個人比孔子講得更明白更清晰,是他最早提出一個人要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做事綱領(lǐng),也是他最早定義了大仁、大義、大誠、大美、大智、大勇的做人內(nèi)涵??鬃幼鋈俗鍪碌姆椒ê图记桑皇撬跁S里憑空想象而杜撰的,這些智慧都是他與弟子們從親身經(jīng)歷、社會生活中觀察總結(jié)出來的。孔子的智慧,本源在于他對人情世故、社會生活的深刻洞察,讀后會使你耳目一新,擁有了孔子的智慧,會使你更加精明練達(dá)。文/單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