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藍瑛 溪山曳杖圖 絹本設色 180x62cm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學荊浩筆意,畫遠山橫抹,近處山石巍峨,叢林雜樹,古亭臨溪,溪畔林間蒼松下,一老者曳杖遠望,覓句詩思,童仆捧硯而來,神情謹然。全圖布局穩(wěn)重,氣氛清謐。藍瑛擅長山水、花卉、蘭石,師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黃公望,作品清簡秀潤,韓昴在《圖繪寶鑒續(xù)纂》中說他:“畫從黃子久(即黃公望),入門而醒悟?!敝心曜粤㈤T庭,上窺晉、唐、兩宋,遍摹元代諸家筆法,集取優(yōu)長,由此入門,始能各極變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馬、夏,而且對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過。對黃公望的畫悉心尤力。當代前輩沈周的畫也熱心師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獵既廣,眼界自寬,故落筆縱橫奇古,風格秀潤。他的畫風是從多方面變代出來的。晚年作品漸趨蒼勁疏宕。畫風又有多種面貌,有些作品筆墨含蓄雋雅,有些作品青綠重設色,畫法工細,色調濃麗,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筆法益蒼勁,頗類沈周。他兼工人物、花鳥、蘭竹、俱得古人三昧。他雖力追古法,但能融會貫通,自成風范,對以后的明末清初繪畫影響很大。
|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藍瑛 繪畫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