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歌 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 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草成蛾, 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谷飛鳴奈妾何!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 荊州歌,又名荊州樂,是樂府雜曲歌辭的古題。這首詩當是李白年輕初出川時所作。詩中描寫一少婦勞動邊思念遠方的丈夫。 一、二兩句: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白帝城,東漢時公孫述所筑,公孫述自號白帝,所以稱“白帝城”,遺址在今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上。足:充足,都是。瞿塘:指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第一句寫景:五月時候,白帝城邊的長江上全是驚濤駭浪,足風波,都是狂風抓起的大浪。第二句用了一個反問句:五月的瞿塘,有誰敢于駕船經(jīng)過呢?這兩句寫出了少婦的擔憂,長江浪大,瞿塘流急,又盼丈夫歸來,又憂丈夫歸來。 第三句“荊州麥熟草成蛾”,荊州麥子成熟了,蠶也吐盡絲變成蛾了,農(nóng)忙時節(jié)到來,丈夫是回來的時候了。 第四句:“繰絲憶君頭緒多?!边@一句寫少女在勞動,但禁不住邊勞動邊思念。繰(sāo)絲:即繅絲,煮繭抽絲,把絲從繭中抽出來叫繅絲。絲與思諧音,頭緒多,絲的頭緒多,思念也多,一語雙關。少婦對丈夫的思念象抽思一樣,抽也抽不完,綿綿不絕。 末句“撥谷飛鳴奈妾何!”撥谷:即布谷鳥。這時,聽到布谷鳥飛來,聲聲叫喚“布谷、布谷”,春天將盡,丈夫未回,使人無可奈何。妾:少女自稱。詩到這里,戛然而止,有典終余音不盡之味。古代荊州一帶民歌豐富,李白從中汲其精華,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塑造了一個青年勞動婦女形象。 我臺首檔詩詞鑒賞類節(jié)目 《唐詩來了》正在熱播! 集詩、書、畫為一體 每期時長5分鐘 首播:每天18:30 鎖定電視公共財富頻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