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甫:我的權(quán)術(shù)官場通用 一 高位怎么得來,權(quán)力如何才能弄到手?李林甫是個活教材,攀附、投機、 攫取以至顯達,李林甫給我們作出了最經(jīng)典的示范。什么叫“政客”?《現(xiàn) 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從事政治投機、玩弄權(quán)術(shù)、謀取私利的人——本來是個中性詞,這一解釋成了貶義詞。李林甫用行動對這個貶義作了最形象的詮釋,他是千古“政客”的標(biāo)本。 李林甫人生的起始,就把權(quán)術(shù)看得比學(xué)識實用和重要許多,因此從年 輕時步入社會,在他眼中知識文采一文不值,他沒有心思去用功讀書?!白?br>無學(xué)術(shù),僅能秉筆”,會簽大名畫圈圈就可以了。李林甫當(dāng)官之后的文書 案牘都是由他人代筆,當(dāng)時有郭慎微、苑咸這類文痞就很情愿為其效力。 李林甫掌管吏部(人事部)的時候,待選人員嚴(yán)迥的評語里用了“杕(音地) 杜”兩個字,他不認(rèn)識“杕”字,問他的副手吏部侍郎韋陟:“此云‘杖杜’, 何也?”這地方寫著“杖杜”是什么意思?韋陟見大部長把“杕杜”讀作“杖 杜”,鬧這么大笑話,一時不好意思說穿,只好低下頭沒吱聲敷衍了過去。 李林甫的表弟姜度喜得貴子,他寫了張手書表示祝賀:“聞有弄獐之慶” 云云。古人比喻生兒子為“弄璋之喜”,李林甫把“璋”寫成了“獐”, 一字之差,貽笑大方;表弟姜度還在那兒納悶?zāi)兀沂裁磿r候生了個畜生? 識字不多,老念白字,書面文字上如此,李林甫口頭講話更是“發(fā)言陋鄙”, 滿口粗詞臟話,常常使“聞?wù)吒`笑”。 就是這樣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腹內(nèi)空空的粗鄙之徒,卻能夠官至大唐宰相, 一手遮天獨攬朝政十六七年,不能不叫天下眾多“學(xué)富五車”的儒士汗顏。 找門路、拉關(guān)系、跑官要官是李林甫的看家本領(lǐng)。李林甫跟那些信奉“學(xué) 而優(yōu)則仕”的少年才俊想法完全不同,這些人習(xí)慣走常規(guī)的科舉求取功名 之路,李林甫自起步便敏銳地察覺到“人情關(guān)系”的巨大價值,因此他專 攻仕途攀爬術(shù)。 李林甫也算是大唐李氏一脈,不過離唐室正宗遠了些,祖上大多也 不務(wù)正業(yè),因此想依靠祖宗陰德而得光顯,沒這份可能。他只好在宮里 討了個千牛直長(小保安)先干著,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遷 太子中允(太子府小干事)。既不能以科舉入仕,李林甫便開始找門子。 李林甫 有個舅舅叫姜皎,時任朝中秘書監(jiān)(掌圖書典籍),姜皎有個妹 夫叫源光乘,是侍中(宰相)源乾曜的侄孫,平時跟源乾曜的兒子源潔 很要好。李林甫看準(zhǔn)了這條路,他央求舅舅姜皎去找妹夫源光乘,光乘 再找到源潔,源潔最后把話遞到了當(dāng)宰相的爸爸源乾曜。源潔說:那個 李林甫想干個司門郎中(相府管出入戶籍財物,屬于油水大的肥缺)。 源乾曜聽了不太高興,小李子他想什么呢?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給他個郎 官做?“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郎官需要品學(xué)端 莊、資歷高深的人才能干,哥奴(李林甫小名)一無德行二無才學(xué)文憑, 怎么可能一步就做到郎官呢?說是這樣說,畢竟是親戚求到門上,其實 明眼人一聽源乾曜叫李林甫小名的那個熟絡(luò)勁,就知道這路子不會白跑。 過了沒幾天,源乾曜給李林甫找了個相對體面的差事,人還在太子府, 但級別待遇提高了一大截,任太子諭德(規(guī)諫陪伴太子)。這是李林甫 第一次嘗到朝中有人好辦事的甜頭,同時給了他一些新啟發(fā),“交情” 這東西,你要善于開發(fā)、挖掘;再者,你要大膽地厚著臉皮去利用;用 上了,“交情”會得到幾何式地擴展。 不久,李林甫又被調(diào)到了國子監(jiān)(最高學(xué)府),擔(dān)任國子司業(yè)(行管 干部)。樹挪死人挪活,多動動沒有壞處。對于沒有任何學(xué)歷的李林甫來說, 這份工作很讓人羨慕了,連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卻干上了大學(xué)的職員,李林甫從 中體會到只要腿子硬,這官場上沒有什么不可能。 在國子監(jiān)風(fēng)光了一段時間,李林甫覺得無聊,待在這學(xué)府里,接觸面 太小、路太窄,整天悶在四堵墻里聽著子乎者也,沒干頭。李林甫明顯是 文質(zhì)彬彬的教職工隊伍里的另類,他身在校園放眼世界,不時走出校門廣 泛結(jié)交社會名流和朝中達官。李林甫運用的策略是全面撒網(wǎng)、重點捕魚, 很快他就釣到了一條大魚,結(jié)識了御史中丞(掌監(jiān)察刑獄)宇文融。唐朝 的御史中丞可是皇帝身邊的重臣,李林甫這回攀上了一棵大樹。在宇文融 的一手操辦下,李林甫魚躍龍門,搖身一變也做了御史中丞。李林甫感覺 像做夢一樣,自己竟然這么快便躋身唐王朝的核心權(quán)力圈子。 知恩當(dāng)報,禮尚往來,何況宇文融還有繼續(xù)利用的價值,李林甫與宇 文融結(jié)成同盟,跟在宇文融屁股后頭狼狽為奸。宇文融與右相張說不和, 有過節(jié),張說一向瞧不起宇文融這號并無實學(xué)的人,謂之“此狗鼠輩,焉 能為事?!边@不等于也是在罵李林甫嗎?所以二人覺得不把張說趕下臺, 就沒有他們的好日子過。李林甫扮演打手緊隨宇文融,兩人一唱一和彈劾 張說。陰謀得逞,張說被罷了相,李林甫借機撈到不少好處,進入了尚書 ?。▏鴦?wù)院),兼任刑部、吏部侍郎,做了兩個部的副部長。 歷代朝中的人事部門是一個最便于培植羽翼、結(jié)黨營私的地方,吏部 侍郎對于李林甫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這個最方便“賣人情、售官帽” 的差事,他運作起來駕輕就熟。這一年吏部設(shè)“長名榜”選拔官員,玄宗 皇帝的哥哥寧王李憲找到李林甫,塞給他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十個人的名 字。李林甫心領(lǐng)神會,皇帝的親兄弟托辦的事,豈能含糊,還得辦得不顯 山不露水,這一來寧王這條粗腿就算抱定了。李林甫一邊揣上字條,一邊 給寧王提了個條件:“愿絀一人以示眾”,這十個人里得淘汰掉一個。寧 王明白了李林甫的意思,點頭同意。朝廷發(fā)榜那一天,李林甫把寧王托付 的九個人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專門揪出其中一位來,當(dāng)眾宣布此人行為不 軌,找寧王說情,不予錄用,以觀后效。 滿足了王爺?shù)囊?,巴結(jié)了皇親國戚,又騙取了公眾的信任,還贏得 了一個任人唯賢、不畏權(quán)貴、不徇私情的美名。 二 進入皇朝中樞后,李林甫慢慢覺得宇文融用處不大了,甚至預(yù)感跟宇 文融繼續(xù)合作下去,還有可能會傷及自己,于是逐漸甩手丟開了宇文融。 李林甫這時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天子身邊的情況,要下工夫徹底摸清這里 水的深淺。李林甫重點做的功課是,打聽清楚朝廷以及后宮圍繞著皇帝的 各色人物的職責(zé)分工,特別是那些隨侍皇帝、能輕松在皇帝面前說上話的 人。一一摸排下來,李林甫心中有了數(shù),誰屬可有可無、誰是一般化禮節(jié) 性應(yīng)付、誰才是必須高度重視需要謹(jǐn)慎小心依附討好的對象,李林甫一一 銘記在心。 “時武惠妃愛傾后宮,兒子壽王、盛王以母愛特見寵異?!碑?dāng)時李隆 基最寵愛的是武惠妃,愛屋及烏,武惠妃生的兩個兒子也得到唐玄宗的偏 愛,連太子瑛都無法與之相比。根據(jù)這種情況,李林甫把第一目標(biāo)確定為 武惠妃。他聽說武惠妃很想讓自己的兒子李瑁取代李瑛做太子,便通過宦 官給武惠妃私下帶話:“愿保護壽王”,我將堅決支持壽王?!盎蒎轮保?br>武惠妃聽了自然對李大人深表感激。 “林甫多與中貴人善?!睍円箛@在皇帝身邊伺候天子起居的太監(jiān)宮 女,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李林甫深知這些貌似低賤的角色,其能量大得 驚人,所以他對這些人和顏悅色格外尊重,閑暇時與之常有來往,關(guān)系處 得相當(dāng)密切。給武惠妃表忠心的話就是通過這些人順利捎帶過去的。 在搞定了皇帝寵妃和身邊侍仆人員以后,李林甫進一步重點培養(yǎng)了一 個線人,一個對李林甫來說多功能用途的線人。 唐玄宗手下有個侍中叫裴光庭,這位宰相為人忠厚勤勉,他娶的夫人 是前朝宰相武三思貌美如花的女兒。也許是家族遺傳,這位裴夫人生性詭 譎多變,與朝中各色人物多有瓜葛。李林甫發(fā)現(xiàn)了這女人的活動能量,與 之眉來眼去,終于勾搭成奸,倆人竟十分投緣,朝思暮想的。他更看中的 是武氏跟玄宗心腹宦官高力士的特殊關(guān)系。高力士十歲左右家被抄沒,被 閹后送入宮中,深得武則天的喜歡,后隨養(yǎng)父高延福常出入武三思家,因 此與裴夫人有故舊交情。通過這條線,李林甫認(rèn)為直可通天,能跟天子搭 上話。裴光庭死后,李林甫的機會來了,他讓情婦武氏去找高力士,拜托 高力士向玄宗推薦他接替裴光庭留下的侍中空缺。偷了人家的妻子,還要 來占人家的位子,光庭九泉之下恨矣!高力士掂量這事不大妥當(dāng),沒敢向 皇帝開口。雖然這次跑官未能如愿,但這條線通了,且給高力士留下欠人 家武氏一份人情的心理負(fù)擔(dān)。 時隔不久,唐玄宗讓中書令蕭嵩物色一個宰相,蕭嵩觀察考慮了很久, 提名尚書右相韓休。玄宗認(rèn)可,于是著手草擬詔書,準(zhǔn)備任命。高力士趕 快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武氏,武氏掉轉(zhuǎn)頭說給李林甫。李林甫得信,使出了 一手兩面討巧的妙招。一面他佯裝不知天子及朝中意向,提筆上奏玄宗薦 舉韓休為相,與天子不謀而合,以此給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頭,韓 休聽說李林甫全力推薦自己,當(dāng)上宰相后,雖說圣上賞識,但李大人林甫 的鼎力支持,其情也頗令他感念。 李林甫在這些細(xì)微處的感情投資,很快就收到了回報。先是韓休一再 在唐玄宗面前提及李林甫有宰輔之才,跟著武惠妃不時替他在玄宗枕頭邊 吹風(fēng),一旁的高力士再敲敲邊鼓,在李隆基眼里,李林甫成了眾望所歸的 人物,不提拔都有些對不起大家,遂任命李林甫為黃門侍郎(天子近臣)。 終于貼到了至高無上的天子身邊,李林甫抓緊表現(xiàn),“玄宗眷遇益深”, 皇帝一天比一天喜歡,離登頂只差一步之遙了。 李林甫的扶搖直上,就是這樣挖空心思找門路,踩著肩膀往上爬,好 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姜皎、源乾曜、宇文融、武惠妃、情婦武氏、韓休、 高力士,在李林甫眼里,這些名字,都是他登天云梯的一級級臺階。 三 來到天子身邊,如何才能把眼前這位帝王擺弄順,成為李林甫唯一用 心的事情。李林甫繼續(xù)發(fā)揚光大之前的成功經(jīng)驗,那就是鞏固與唐玄宗身 邊那些宦官、妃嬪乃至奴仆的關(guān)系,借此來“伺上動靜”,以便預(yù)知和掌 握天子的所思所想。有了這一個便利條件,“故出言進奏,動必稱旨”。 保證了他的進言獻策都能暗合天子心意,而這種君臣思想上的默契,換來 的是李隆基對他進一步地賞識和信任。 “林甫面柔而有狡計,能伺候人主意,故驟歷清列,為時委任?!?br>在皇帝面前,李林甫臉上總是一副和善謙遜的表情,但心里時時琢磨著 如何巧對帝王,平和的面目下他時刻都在揣摩天子的心思。這不是一般 人能夠做到的,一則心智聰明,二則需要思維敏捷,三則當(dāng)然是腦子里 裝的鬼點子要多。李林甫也應(yīng)屬于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正因為他具 備這些曲意逢迎的天賦,所以他很快騙取了天子的信任,爬上高層步入 清貴的行列。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6年),李隆基再次提拔李林甫任吏部尚書(部 長)、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待遇),與裴耀卿、張九齡均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成為皇帝身邊三位宰輔之一。 這時的李林甫已經(jīng)位極人臣,似乎沒有什么值得他再去費心思花力氣 的了,只需侍奉好皇帝,盡可以過高貴顯達的日子。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常 規(guī)性的思維習(xí)慣,對于李林甫這種弄權(quán)的人,他的思維邏輯始終圍繞著手 中權(quán)力的安危來進行,固然已經(jīng)做了三宰輔之一,但這個位子并非一勞永 逸,仍存在隱患。隱患在哪里?隱患就在于和自己平起平坐且論起學(xué)識、 資歷來,比自己更勝一籌的張九齡和裴耀卿。人的貪欲是深不見底的,站 在現(xiàn)在的臺階上,李林甫感覺如果沒有張、裴二位,自己能獨掌朝政大權(quán), 那將是多么理想和美好的事情。于是,他著手在笑臉遮掩下,一步步清除 障礙、搞倒對手。 張、裴、李三人小組輔政,本來就只是皇帝李隆基的一相情愿,作為 天子他當(dāng)然希望和要求他們?nèi)司\團結(jié)、和衷共濟。遺憾的是,人們之 間的合作是以品性、志趣甚至才學(xué)作為前提的,而非強迫式地拉郎配。以裴、 張的修養(yǎng),即使可以做到三人虛心以禮相待,但李林甫的權(quán)謀邏輯,是不 允許他的威權(quán)存留半點隱患的,他的利欲心是無法止步于維持現(xiàn)狀的。就 具體情況看,三人未組成之前即已埋下不和睦的種子。當(dāng)時在玄宗提議李 林甫做宰相時,張九齡是明確表示反對的,“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 社之憂”。這話已經(jīng)說得很露骨了;連朝中對三人品性略知一二的人都能 看出將來的走勢,這三個人搭班子,不靠譜,看上去分明是“一雕挾兩兔”, 而那只兇惡的雕指的正是李林甫。 當(dāng)然李林甫絕不會笨得像雕一樣直接張牙舞爪去撕咬裴、張二位。李 林甫在官場上有一項獨門絕技,就是“口有蜜、腹有劍”,殺人不見血。 武惠妃深得玄宗皇帝寵愛,太子瑛、鄂王瑤和光王琚因為各自的母親 受冷落而口出怨言,駙馬都尉楊洄把這事告訴了武惠妃,武惠妃便直接找 到唐玄宗,數(shù)落太子瑛等對父皇出言不遜。李隆基聽了頓時生氣,召宰相 們來商量如何處置太子三人。 張九齡書生氣重,加上心底無私,出于對大唐社稷安穩(wěn)的考慮,不假 思索直言勸諫皇帝:陛下這三個成年的兒子不可多得,極為可貴,太子是 國家的根本,他生長在宮中,接受陛下的家教,人們沒有看到他的過錯, 陛下怎么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變化而廢掉他呢?臣不敢接受詔命。張九齡直 接違逆圣上的旨意,唐玄宗聽了很不舒服。李林甫當(dāng)面什么話也沒說,退 朝后卻找到皇帝身邊的宦官,說:天子家里的事,何須跟外人商量。李林 甫拿捏得很準(zhǔn),他知道宦官掉頭就會把自己的話傳給皇帝。其實李林甫這 句話也是在鸚鵡學(xué)舌,學(xué)的是前朝高宗李治時李的“此陛下家事,何必 更問外人”。當(dāng)時李治欲廢后立武則天,遭到長孫無忌等一幫老臣的反對, 李以此話討好唐高宗。兩位宰輔,兩樣態(tài)度,張九齡讓皇帝頓生厭惡, 李林甫巧妙地討得皇帝喜歡。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巡游東都洛陽后,打算起駕回長安。 張九齡和裴耀卿上前勸阻皇帝說:眼下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圣駕這陣子動身, 沿途各地勢必要迎送接待,有可能影響秋收,還是等入冬農(nóng)閑時再返回西 京吧。李林甫不表態(tài),眼看著那兩位離開,他假裝腳疼留在后面。皇帝問 他怎么了?李林甫見二位已走遠,這才湊到皇帝跟前,說自己并非腳疼, 而是有話想單獨對圣上講。他說:“長安、洛陽,陛下東西宮耳。往來行幸, 何更擇時?”長安、洛陽對陛下來說形同東西兩宮,天子巡幸還需要挑時 間嗎?“借使妨于農(nóng)收,但應(yīng)蠲所過租稅而已?!奔偈古掠绊懙睫r(nóng)忙收割, 只需減免所經(jīng)之地的稅賦就是了。以臣之見,馬上起駕。玄宗聽了非常開心, 當(dāng)即交代一切由李林甫去安排。 朔方節(jié)度使牛仙客鎮(zhèn)守邊地表現(xiàn)得不錯,唐玄宗想賜封他,約張九齡、 李林甫來見。入朝前,張九齡就此事與李林甫作了簡短的溝通,二人一致 表示勸阻皇帝不能這么辦。結(jié)果到了皇帝面前,“九齡極論,而林甫抑嘿”。 張九齡喋喋不休一個勁地阻攔皇帝,李林甫站在邊上卻一聲不吭。張九齡 對玄宗說:邊將訓(xùn)練士兵、喂養(yǎng)馬匹、充實軍需,那都是分內(nèi)的事,陛下 獎勵他一些錢物就可以了,要賜之封地,不合適。唐玄宗沉默不語,心里 其實很不爽。一言未發(fā)的李林甫退身出來后,把張九齡的話一字一句地傳 給牛仙客。第二天,牛仙客入朝求見皇帝,鬧情緒摔耙子不干了,哭著向 唐玄宗提出辭職。玄宗見這位能干的將領(lǐng)受委屈,決意封賜他,并提拔其 兼職尚書。張九齡一聽,這更不合適了,再次進言勸阻,像昨天一樣堅決 表示反對?;实垡幌伦幼兞四槪骸笆驴傆汕洌俊笔虑槎加赡銇頉Q定嗎?張 九齡仍執(zhí)迷不悟:陛下讓臣竊據(jù)宰相之職,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事情不妥 臣就應(yīng)該知無不言。玄宗打斷了張九齡:你認(rèn)為牛仙客不是貴族嗎?你又 是出自哪個名門?唐玄宗用這種語氣和言辭,明顯已超出了君臣平和議事 的范圍,帶著些意氣用事了,直接流露出對張九齡的憤怒和不滿。張九齡 竟然還未意識到,還在為自己辯解:臣是偏遠地區(qū)一個卑賤的人,陛下看 得起臣用在中書省,掌管擬詔頒詔這等大事,牛仙客是河湟地區(qū)一個小吏, 連文件都看不懂,如果這么草率地就委以重任,臣擔(dān)心難孚眾望。這個頑 固不化的張九齡,站在一旁的李林甫心中竊喜?;实鄣哪樕呀?jīng)鐵青,見 火候已到,李林甫站出來說話了:“但有材識,何必詞學(xué),天子用人,何 有不可?”只要有才能見識,何必一定要飽讀詩書,天子用人,有什么不 行的!唐玄宗一面欣賞李林甫的體諒圣意,一面更加對迂腐多事的張九齡 生厭,當(dāng)下再不理會張九齡,加封牛仙客為隴西縣公,食實封三百戶。這 件事上,張九齡又失了一分,李林甫又添了一分。 朝中有位戶部侍郎叫蕭旻,是李林甫的死黨,跟李林甫一樣的不學(xué)無 術(shù)。有一次蕭旻與中書侍郎嚴(yán)挺之一塊去人家里吊唁,把《禮記》中“蒸 嘗伏臘(音西)”讀成了“伏獵”,起初嚴(yán)挺之以為自己聽錯了,問了一遍, 蕭旻仍舊錯讀作“伏獵”。嚴(yán)挺之把這個笑話講給了張九齡聽,語含譏諷 地說朝中竟有“伏獵侍郎”。張九齡覺得這事非同小可,一個白字先生怎 么能繼續(xù)在內(nèi)閣供職,遂將蕭旻貶做岐州(今陜西鳳翔)刺史。李林甫因 此給張九齡、嚴(yán)挺之記了一筆賬,一直在尋找機會報復(fù)。后來嚴(yán)挺之前妻 的現(xiàn)任丈夫蔚州(今山西靈丘)刺史王元琰犯了貪污罪,前妻來向嚴(yán)挺之 求助,一日夫妻百日恩嘛,嚴(yán)挺之找有關(guān)部門通融了一下,免了王元琰的 罪。李林甫得知情況后,跑到唐玄宗那兒狀告嚴(yán)挺之徇私枉法,包庇開脫 罪犯。玄宗叫來張九齡,懷疑嚴(yán)挺之與前妻私通,氣哼哼地問:王元琰明 明貪污,前妻來找,嚴(yán)挺之就請托關(guān)系為其免罪,很有面子??!張九齡忙 給皇帝解釋:那是挺之的前妻,現(xiàn)在挺之已與崔氏結(jié)婚,他兩人沒有私情。 李隆基置之不理,完全聽信李林甫的誣告,堅持認(rèn)為嚴(yán)挺之與前妻有問題。 張九齡見自己一時難以說服皇帝,又拜托侍中裴耀卿去皇帝面前求情。這 一來,全鉆進了李林甫的圈套,裴、張二人一起被牽進了嚴(yán)挺之案中。唐 玄宗一怒之下,“籍前事,以九齡有黨,與裴耀卿俱罷知政事”。借著這事, 聯(lián)想起此前的種種不滿,皇帝認(rèn)定張九齡結(jié)黨營私,不再讓他倆過問朝政, 留了個左、右丞相的虛名,將嚴(yán)挺之貶為洺州(今河北廣平)刺史,王元 琰流放嶺南?!凹慈樟指Υ琵g為中書”,張九齡的職權(quán)由李林甫取而代之, 牛仙客被征召入朝任工部侍郎(基建工程副部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 相),執(zhí)掌門下省的事務(wù)。 身邊兩個最大的對手被李林甫一步步擠出中樞,他仍覺不踏實,找了 機會又狠狠地給了張九齡一棍子。監(jiān)察御史周子諒上書奏牛仙客沒有當(dāng)宰 相的能力,玄宗閱罷奏折一氣之下杖殺周子諒。李林甫趁機火上澆油,說 周子諒幕后的指使者是張九齡,周當(dāng)年就是張九齡薦舉提拔的。唐玄宗見 張九齡仍在朝中唆使爪牙滋事,索性一道圣旨把張九齡貶到荊州,外放去 做了個刺史。 四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李林甫用一系列卑劣的手段,一一推倒了身邊重臣, 登上了權(quán)力的巔峰。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處,李林甫更多的心思, 用在如何擺弄好生殺命運系于其一身的皇帝老兒。 開元后期,“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于政事”。唐玄宗做了二十 多年的太平天子,漸漸滋生了驕奢怠惰的情緒,對煩瑣的政務(wù)越來越感到 厭倦,特別是上朝接對群臣奏事,耽誤了他許多尋歡作樂的時間,對此, 李隆基很是不情愿。這正中了李林甫下懷,他巴不得皇帝不來過問朝政, 由他一手遮天呢。李林甫不動聲色,采取因勢利導(dǎo)的辦法,一步一步來架 空皇帝。他首先爭著搶著干,把各種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李林甫“善 刺上意”,十分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每奏請,必先餉遺左右,審伺微旨”。 從宦官近侍們那里打探清楚皇帝的想法,所以他件件事、句句話都很對天 子的胃口。借此,李林甫換取了唐玄宗的歡心信任,以至于玄宗感到有了 李林甫這個得力助手,自己完全可以做甩手掌柜的,“自得林甫,一以委成”。 自從有了李林甫的輔政,唐玄宗大小事全都交給他去管。 在皇帝充分信任、徹底放權(quán)給他的同時,李林甫對付唐玄宗的第二手 是“善養(yǎng)君欲”,鼓勵天子去尋歡作樂。李林甫投玄宗所好,幸溫泉、戀 貴妃、賞歌舞,他拿出大把大把的銀錢供天子窮奢極欲,麻醉皇帝的神經(jīng), 直到把李隆基哄得“恣行宴樂,衽席無別”,縱情于宴飲淫樂,不分晝夜。 一味沉醉于宮闈之樂的唐玄宗,不僅沒有看出李林甫企圖專權(quán)的野心,反 而揚揚得意地告訴群臣:“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 悉以政事委林甫?!彪捱@些年不問政事輕松自在,天下太平;朕十分樂意 深居后宮無所事事,把朝政全都交給李林甫。 李林甫乘勢而上,以便皇帝安心踏實地繳械,他養(yǎng)了一幫爪牙和吹鼓 手為其搖旗吶喊、歌功頌德、大造輿論。大理(高法)卿徐嶠上書為李林 甫唱贊歌,說:從前大理獄中殺氣太盛,鳥雀都不敢落到院子里;“今刑 部斷死,歲才五十八,而烏鵲巢于戶”?,F(xiàn)在社會穩(wěn)定、人心思治,刑部 一年才判五十幾個死刑犯,大理寺的屋頂房檐鳥兒都做上了窩。“玄宗推 功元輔”,唐玄宗聽說后,把天下一派升平的功勞都?xì)w之于李林甫。為表 鼓勵,封李林甫為晉國公,贊揚他是“器惟國禎,材乃人范”,“文標(biāo)楷式, 學(xué)究精微”,是舉世罕見的賢相。 真是一對好搭檔,李林甫的專權(quán)給李隆基的縱欲提供了條件,而皇帝 的放手不問又極大地方便了李林甫的肆意妄為,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唐 玄宗沾沾自喜地以為,有這么個能干的宰輔幫他頂著,盡可一門心思享受 人生快樂。因此,對李林甫就更加倚重和恩寵,皇帝自己荒淫瀟灑過了, 時不時還不忘犒勞一下這位勞苦功高的能臣。遠方進貢的山珍海鮮,玄宗 命人源源不斷地送到長安平康坊的李府;御膳房上了一道什么稀奇美味, 皇帝一定要派人賜給李林甫一份嘗嘗;尚書省歲貢的物資,玄宗一道命令 車載馬馱全部拉到李林甫家;李隆基要林甫陪他去華清池,恩準(zhǔn)他乘坐御 馬,百名武士護衛(wèi),兩隊歌舞伎陪伴;長安城東有座薛王別墅,富麗氣派 長安城首屈一指,玄宗特將其賜給李林甫。 上行下效,皇帝講究咱也得生活有品位才是,李林甫深知迎合天子的 必要性,在京城長安,李林甫的府第、田園、水碾,占據(jù)的都是風(fēng)水寶地; 平時衣著華麗奢靡,學(xué)皇帝的樣子喜歡歌舞;府中姬妾盈房,美女如云。 “宰相用事之盛,開元以來,未有其比?!必M止開元以來,宰相受到 的恩寵和專權(quán)的程度,恐怕前朝無人能夠企及。 這種盛極一時的局面,李林甫深深意識到其中潛藏的危險,一旦有人 從中挑撥抑或天子哪天醒過神來,后果不堪設(shè)想。因此,設(shè)法堵住群臣的 嘴就成了當(dāng)務(wù)之急。為了“蔽天子耳目”,李林甫取消了唐太宗以來行之 有效的諫官議政制度,朝中諫官可以養(yǎng)尊處優(yōu)但不得發(fā)言正聲。有一位補 闕(諷諫官)杜琎不服訓(xùn)誡,非要上書言事,被李林甫貶做地方縣令。貶 走了杜琎,李林甫把諫議官召集起來訓(xùn)話,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對大家說 道:“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英明的天子在上,我們緊 緊跟隨遵從尚來不及,還有什么高明的見解要說?李林甫接著拋出了他那 個臭名昭著的“馬料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 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各位沒有看見那些儀仗馬嗎, 每天一聲不吭的,頓頓卻飽餐上等的豌豆,愛出聲嘶叫的,很快就被棄之 不用了,即便后來不想再出聲愿意乖乖地待著,還來得及嗎? 我們必須承認(rèn)李林甫是個官場奇才,僅憑他的這一堵塞言路、讓眾官 閉嘴的妙喻,就令人嘆為觀止。眾諫官當(dāng)然都明白了李林甫的寓意,誰要 是喜歡多嘴多舌,下場必然就如同吃不上好料又被攆出朝廷的儀仗馬?!坝?br>是諫諍路絕”,從此天子除了能聽到李林甫的“每奏對、常稱旨”,再也 無從聽見其他任何不同的聲音了。 五 權(quán)愈重,患得患失的心理愈強烈,這仿佛一個人站得越高就擔(dān)心摔 下來會越慘。平地上的草民倒地,不過沾兩膝塵土,充其量傷及皮毛罷了。 權(quán)高位重的李林甫背上了“權(quán)力”這座沉重的大山,恩寵無比、權(quán)大無 邊的他,本能地一天天擔(dān)心著權(quán)力喪失后的凄慘,那種一落千丈、粉身 碎骨的感覺他無法忍受。鞏固既得利益、保全現(xiàn)在的風(fēng)光榮耀,最好的 辦法就是長期永久執(zhí)掌大權(quán),而要長久擁有權(quán)力,就必須竭盡所能地排 斥異己的力量,驅(qū)趕走對自己構(gòu)成威脅的人。 為此,李林甫可謂是煞費苦心。首先是堵住源頭,千方百計不讓賢能 之士進入皇帝的視線范圍。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詔告天下: “通一藝者詣京應(yīng)試?!崩盥』挠靡馐呛玫模M璐伺e延攬更多的人 才,使天下有識之士通過自薦或推薦的方式充實朝廷。面對皇帝這一舉國 選才的大動作,李林甫如坐針氈,他的擔(dān)心是多方面的,一是應(yīng)聘人員答 辯時,難免對他的輔政能力提出異議,二是可能還會對他的堵塞言路直接 提出批評,第三個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萬一真正博學(xué)多才的能人進入朝廷, 那注定會威脅到他的地位。李林甫思來想去,決定使點手段,不能讓這一 廣泛選拔人才的活動達到預(yù)期的目的。他給唐玄宗上書,道:“士皆草茅, 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亂圣聽,請悉委尚書省長官試問?!崩盍指υO(shè)法先從 皇帝那兒把本次選才的主宰權(quán)弄到手,由他牢牢控制的尚書省主持進行。 理由很冠冕堂皇,怕皇帝累著;他說:來應(yīng)試的都是些草莽野士,不懂什 么規(guī)矩,會口無遮攔地亂發(fā)議論,圣上您就不必費神聽這些人夸夸其談了。 先擋駕,然后他安排他最信任的御史中丞具體操辦,結(jié)果是,熱熱鬧鬧搞 了一場人才選拔,竟一個人也不合格。一般說來,無一人被選中,這是個 匪夷所思的結(jié)果,但李林甫就有這么大的膽子,也就這么狠,一個人都不 選。因為是他在一手導(dǎo)演,所以天子問起時,他的應(yīng)對詞也早就準(zhǔn)備好了: 陛下,真是可喜可賀呀,天下賢士已被用盡,應(yīng)試者都是“卑賤愚聵”之徒, 看來本朝已“野無遺賢”了。讓人奇怪的是李隆基竟然相信了這種鬼話, 大約圣上正摟著玉環(huán)纏綿,一時騰不出心思仔細(xì)琢磨吧。 自建唐以來,邊帥都選用忠厚的名臣,形成了一種習(xí)慣,就是任職時 間都不會太長,其中功勛卓著者,一般都會被召入朝庭任宰相。“林甫欲 杜邊帥入相之路”,李林甫不能容忍這種慣例繼續(xù)下去,他給唐玄宗建議: 朝廷委派文臣去做邊將,這些人都膽小不善帶兵,不如用出身寒門或者胡 人,胡人勇敢善戰(zhàn),寒門人士則沒有黨羽。唐玄宗采納了他的意見,從此 消除了李林甫心中文臣鍍金回朝任宰相這一隱患。安祿山這個突厥族后裔, 就是因此得以成氣候的。 有一天,唐玄宗突然想起早先被貶的中書侍郎嚴(yán)挺之,問李林甫:嚴(yán) 挺之現(xiàn)在何處?皇帝言語間似乎流露出,這個人還是堪當(dāng)大任的。李林甫 這方面的警惕性很高,他當(dāng)然一下子就聽出了玄宗的弦外之音??墒窃趺?br>能讓這樣的死敵東山再起,危及自己呢?但皇上交代的事又不能不去落實, 李林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找到嚴(yán)挺之的弟弟嚴(yán)損之,裝出滿臉熱乎勁, 拉家常似的說道:皇帝很惦記你家兄長啊,咱們倆一塊想個辦法,讓你兄 長能回長安一趟,見見皇帝。嚴(yán)損之聽了信以為真,對李林甫還一再表示 感激。李林甫交代嚴(yán)損之:這樣吧,讓你兄長給皇上寫封信,“奏稱風(fēng)疾, 求還京師就醫(yī)?!本驼f他身患重病,請求回長安醫(yī)治。嚴(yán)損之原原本本把 李林甫的一番美意轉(zhuǎn)告了哥哥,并叮囑嚴(yán)挺之務(wù)必按照李林甫的授意上書。 拿到嚴(yán)挺之的書信,李林甫樂顛顛地來向唐玄宗匯報:“挺之年高,近患風(fēng), 且須授其閑官就醫(yī)?!北菹?,打聽清楚了,嚴(yán)挺之因年事已高,最近又患 上風(fēng)疾,行動都不方便,看來只能給安排個閑職,讓他就近看病就醫(yī)。說罷, 遞上嚴(yán)挺之的親筆信。唐玄宗一看這種情況,很為嚴(yán)挺之惋惜,無奈地授 了一個員外詹事(顧問),讓他安心在東都洛陽養(yǎng)病,不再提起。 李林甫“耽寵固權(quán)”的第二招是,“朝望稍著,必陰計中傷之”, 發(fā)現(xiàn)你在朝廷顯出才華或有上升的潛力,馬上著手造謠中傷直至廢了你 為止。 太子李亨的妃兄韋堅,娶的是姜皎的女兒,論起來是李林甫的表妹夫。 起初兩人在朝中相處得還不錯,后來韋堅主持開河挖渠至長安,立下大功, 唐玄宗非??粗厮?,有召其任宰相的意思。李林甫察覺了這一點,采取明升 暗降的手法,提拔韋堅為刑部尚書,但剝奪了他容易建功的其他職務(wù)。表面 看是升了官重用了韋堅,實則“奪之權(quán)也”,讓韋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 不出。這還不算完,由于玄宗立太子李亨時,李林甫竭力反對,他全力在成 全武惠妃的兒子壽王瑁,結(jié)果玄宗堅持立了李亨,這一直是李林甫的一塊心 病。他時時擔(dān)心著太子李亨將來會報復(fù),所以在一時扳不倒太子的情況下, 他絞盡腦汁要除去太子身邊的幫手,而韋堅正是太子的骨干之一。天寶五年 (公元746年)正月十五,長安城一年一度的賞燈節(jié),入夜,太子李亨出宮 門到城中觀燈,途中遇見了韋堅等人,便一起去景龍觀的道士房中聚會。李 林甫此前一直派手下心腹楊慎矜監(jiān)視韋堅,這下可抓住了把柄。李林甫立即 啟奏皇帝,稱韋堅等人私下與太子相會密謀,企圖政變。唐玄宗下令責(zé)罰韋堅, 太子身邊的幾個人都被貶抑,外放到地方任職。半年后韋堅的兩個弟弟為 其兄鳴冤,又替太子李亨解脫說好話,再次激怒了唐玄宗。李林甫趁機再 次推波助瀾,皇帝被他蠱惑,賜韋堅自盡,太子倚重的幾個干將李適之等 均被貶的貶、殺的殺,清除干凈了。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上歌舞罷,站在樓臺觀景,看見兵部侍郎(國 防部副部長)盧絢,騎著高頭大馬威風(fēng)凜凜地從樓下經(jīng)過,皇帝很欣賞盧 絢的這種大將風(fēng)度,隨口贊揚了兩句。李林甫立刻意識到盧絢有被皇上重 用的可能,妒火中燒。第二天他找到盧絢的兒子,善解人意地說:你家府 上名望很大,皇上想讓你父親去管理交、廣兩州(今越南、廣西部分地區(qū) 及今廣東)的事務(wù),“若憚行,且當(dāng)請老”。如果你父親怕出遠門,嫌離 家太遠的話,我建議他以年邁告病做個理由。盧絢確實不想再外任,便按 照李林甫的誤導(dǎo),上書稱自己年歲已高不堪大用了。李林甫拿到盧絢的上 書,以之為憑據(jù)將其貶做華州(今陜西華縣)刺史;沒多久又“誣其有疾, 州事不理”,把盧絢再降為太子員外詹事,閑置不用,盧絢就這樣從玄宗 的視線里消逝了。 牛仙客病死以后,唐玄宗召李適之為左相。這個李適之有些個性,“每 事不讓李林甫”,在李林甫面前不會聽之任之,李林甫感覺很不舒服,一 直在琢磨趕走這個人。先是在皇帝那兒“密奏其好酒,頗妨政事”。在皇 帝面前指責(zé)李適之老酗酒,影響政事,李隆基聽了,沒當(dāng)回事。這一天, 李林甫跟李適之交談,故作神秘地告訴李適之,他聽人家說華山有一座巨 大的金礦,假如予以開采,可以充實國庫。李適之不知是計,跑到皇帝那 兒提議開采華山金礦,為國家創(chuàng)收。玄宗聞之大喜,改日征詢李林甫的意見, 狡猾的李林甫當(dāng)即裝作一臉驚慌,道:誰給陛下出的這個餿主意?這不是 要動搖陛下的江山根基嗎?臣早就知道華山有金礦,但反復(fù)斟酌過,華山 是陛下的本命之地,王氣在那里聚集,一旦開鑿,勢必破壞皇家命脈,就 因為這個,我才一直沒敢向您奏報開采。玄宗一聽恍然大悟,卿言之有理, 還是林甫為朕考慮得周全啊,反觀李適之,粗枝大葉,慮事不密。隨即下令: 今后凡家國大事,都要跟林甫商量,由他定奪。 幾回交手,李適之領(lǐng)教了李林甫的陰險狡詐,不敢再跟這樣的人共事, 辭職不干了。擠走了李適之,李林甫馬上推薦了一個能力平平聽他擺布的 陳希烈補左相的缺,這一來,朝政實際上完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 第三個排除異己的手法是挑撥大臣互斗,李林甫坐收漁人之利?!肮?br>卿不由其門所進,必被罪徙?!辈煌犊课业娜?,統(tǒng)統(tǒng)治罪攆走。 戶部尚書(財政部長)裴寬,“素為上所重”,很得唐玄宗的器重, 李林甫擔(dān)心他被提拔做宰相,看著裴寬總是不順眼。刑部尚書(司法部長) 裴敦復(fù)精明強干,唐玄宗也十分喜歡,李林甫同樣如鯁在喉。有一次,裴 敦復(fù)打擊“海盜”立下大功,班師回朝后,接受個別屬員的請托,“廣序 軍功”,立功受獎面搞得寬了些。裴寬知道后,就在奏章中委婉地批評了 這件事,但裴寬并沒有點名,只是提醒朝廷不要濫施獎賞。李林甫看到裴 寬的奏章,認(rèn)為這是挑起二裴矛盾的好機會。他把裴寬奏章的內(nèi)容告訴了 裴敦復(fù),期間當(dāng)然不忘添油加醋。裴敦復(fù)得知裴寬咬他,心里生起怒火, 破口大罵并告訴李林甫,裴寬也請我提供過方便。李林甫沒想到還有意外 收獲,忙提醒裴敦復(fù):“君速奏之,勿后于人”,那你也趕緊上書告他呀, 別到時候成了馬后炮。裴敦復(fù)連夜上書狀告裴寬。結(jié)果裴寬被貶出朝廷, 做了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半年后,裴敦復(fù)自己也不保,同樣被貶為 淄川(今屬山東淄博)太守。李林甫略施小計,一石二鳥,相繼把“二裴” 給搞了下去。 鞏固權(quán)力最常用的一招是培植羽翼、任用親信,李林甫當(dāng)然不會不懂 這個,這便是他的第四招,“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左相牛仙客是李林甫極力推薦的人物,李林甫看上牛仙客的原因,是 他知識粗淺、恭順聽話?!凹染酉辔?,獨潔其身,唯諾而已。”牛仙客做 宰相,一切唯李林甫馬首是瞻,雖潔身自好,但原則盡失,在李林甫面前 唯唯諾諾,大小政事聽?wèi){李林甫處置。 把李適之轟下臺后,李林甫選擇了“柔佞易制”的陳希烈補缺。陳希 烈感恩戴德,在李林甫跟前一副俯首聽命的奴才相,較牛仙客有過之而無 不及,更加恭敬遵命,朝權(quán)仍完全由李林甫操縱。 楊慎矜本來是李林甫的狗腿子,幫著李林甫跟蹤監(jiān)視太子李亨和韋堅, 一直投靠于李林甫門下,直至害死韋堅等人。后來楊慎矜漸漸被唐玄宗看 中,“權(quán)位漸盛”,翅膀慢慢變硬。李林甫對這個昔日的心腹爪牙起了疑心, 調(diào)來楊慎矜的表侄——楊的死對頭王做御史中丞,托為心腹,其實是專 門防范對付楊慎矜的。李林甫早就知道這叔侄倆有很深的矛盾,有意對王 格外親熱,王很賣力,替李林甫暗中監(jiān)視叔叔的動向,果然收獲不小, 捏造楊慎矜持有反唐復(fù)隋的圖謀,楊家三個兄弟慎矜、慎余、慎名,同時 被唐玄宗賜自盡。李林甫有所不知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王相比于他, 可謂是“青出于藍”,屬于一路貨色,狡黠詭秘不讓其右。同類相知,王 鉷深曉李林甫的本性,故一面竭力效忠,一面倍加防范,李林甫后來又想 如法炮制,再次施展“卸磨殺驢”的故伎搞掉王,王嚴(yán)防死守終使他無 從下手。 看罷李林甫這一幕又一幕煞費苦心的表演,相信你從此知道了,身居 高位,權(quán)大威重,心里卻原來是何等的累。 六 “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嘗以愛憎見于容色?!弊隼盍指@樣的人, 要有喜怒不形之于色的本領(lǐng),這是權(quán)力場錘煉出來的一項特殊能耐。 李林甫在他家寢室的后面專門修筑了一個廳堂,行狀彎曲宛如殘月, 所以人稱“月堂”?!懊坑艠?gòu)大臣,即居之?!泵慨?dāng)他想陷害誰時,就 會住進“月堂”,冥思苦想、精心算計。假如他板著臉走出“月堂”,一 般沒有誰會遭殃,那是因為他的毒招還未想出來;“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br>若是見他嬉笑著走出“月堂”,那必定有一家人要倒大霉了。 為了更清楚地摸清對手、更有效地陷害忠良,李林甫用心豢養(yǎng)了許多 “治獄吏”,這些嘍啰們作為李林甫政治上的幫兇,被安插在各個機要部 門和關(guān)鍵人物身邊,專門為其打探情報、搜集言論、制造偽證。吉溫和羅 希奭是李林甫麾下比較有名的兩個打手,一般是李林甫打算收拾誰,必先 授意羅、吉二位去四處為其捕風(fēng)捉影搜集罪證,李適之、韋堅等一個個正 是栽在這兩個家伙手里。但凡被他倆盯上,無人能逃脫魔掌,人們后來用“羅 鉗吉網(wǎng)”來形容他們,一個是老虎鉗子,一個像捕魚的網(wǎng)。吉溫曾在李林 甫面前表忠心:“若遇知己,南山白額虎不足縛也?!庇龅酱笕诉@樣的知己, 南山上的白額虎我都能給你抓回來。 李林甫通過這種四處安插耳目的手段,隨時監(jiān)聽監(jiān)視大臣們的一舉一 動、一言一行,致使朝臣人人不敢言聲,“朝野側(cè)目,憚其威權(quán)”,朝野 上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李適之的兒子設(shè)宴請客,酒肉擺上桌一整天,沒有一個人 赴宴,因為李林甫與李適之不合,誰敢去李家喝這個酒? 我們說了,李林甫心也是夠累的,陰謀家的日子過得也并不踏實安穩(wěn)。 李林甫知道自己造的孽太多,因此總是寢食不安。“憂刺客竊發(fā)”,時常 擔(dān)心樹影里突然躥出一個人來給他一刀?!捌涑鋈?,廣騶騎,先驅(qū)百步, 傳呼何衛(wèi)、金吾為清道,公卿避易趨走?!背鲩T回府出入來去,總要安排 大量人馬護送,車輦經(jīng)過的地方,百步之前衛(wèi)兵先清道,要求各色行人還 得回避快走。夜里總是睡不著覺怎么辦?“重局復(fù)壁,絡(luò)板甃石”,李林 甫把自家的房子建得如同城堡,幾道門鎖,雙層墻壁,中間再安裝上木板, 再用石頭砌一層;還是不踏實啊?“一夕屢徙,雖家人不之知”,一晚上 換好幾個臥室睡覺,連家里人都不知道他究竟睡在哪里。權(quán)力把人折磨成 如此行狀,可見權(quán)力的魔力,不能不問一句:如此又是何必?! 李林甫的大兒子李岫,見父親在朝中威風(fēng)八面,回到家總這樣如驚弓 之鳥,很是揪心。有一天爺倆在后花園散步,看見一個肩扛重物的仆人躬 身彎腰氣喘吁吁走過,李岫忍不住心生傷感,突然跪到地上眼淚汪汪地對 父親說:“大人居位久,枳棘滿前,一旦禍至,欲比若人可得乎?”老爺 子啊,您這么久占據(jù)高位,四處樹敵,萬一哪天災(zāi)禍臨頭,恐怕結(jié)局還不 如這個奴才?。?br>李林甫這時對兒子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勢已然,可奈何?”事 已至此,老爹我別無選擇??!李林甫對兒子說了句真心話,權(quán)力占有的慣 性能使一個人想剎車卻剎不住,歷史上許多佞臣不是沒有良心發(fā)現(xiàn)的時候, 只因為惡貫滿盈連懸崖勒馬都不能,回頭已不見彼岸。 七 楊國忠出現(xiàn)了,李林甫的災(zāi)星到了,所謂一物降一物,惡人還須惡人治, 李林甫終于遭遇到一個與其同一德行的真正對手。 楊國忠也屬于爬蟲類,他靠的是他的堂妹楊玉環(huán)的得寵和一身善為主 子樗蒲(色子游戲)制造氣氛的本事。楊國忠剛進朝廷的時候,李林甫并 沒有把他放在眼里,這個人整天傻呵呵的看不出有什么野心。楊國忠早知 道李林甫是朝中老大,討好皇帝之外,他不忘巴結(jié)李林甫。李林甫陷害太 子李亨的行動,楊國忠就積極參與其中,充當(dāng)急先鋒。讓李林甫失算的是, 貌似憨厚的楊國忠原來心機頗重,不幾天便換取了唐玄宗的寵信,地位不 斷攀升,大有與他分庭抗禮之勢。 自從感受到來自楊國忠的威脅,李林甫開始厭惡并處心積慮地想擠走 這個人。還是那條原則:“凡才望功業(yè)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 必百計去之?!狈彩遣拍軜I(yè)績比他強,深得天子厚愛并對自己的權(quán)勢構(gòu)成 挑戰(zhàn)的人,李林甫一定要想辦法將其從天子身邊攆走。楊國忠對此心知肚 明,只是他像李林甫的“不見容色”一樣,表面上也裝作兩人心無芥蒂。 楊國忠兼領(lǐng)劍南(川蜀)節(jié)度,南蠻多次北犯,李林甫認(rèn)為這是個機會, 可以將楊國忠從皇帝身邊支走。他啟奏玄宗,南蠻侵邊,請楊國忠赴蜀中 任所去吧。玄宗雖然同意了楊國忠前去,但對這位愛卿終有些依依不舍。 楊國忠看穿了這是李林甫給自己使的暗招,無奈皇帝已詔命前往,動身之 前他來給玄宗辭行,哭哭啼啼擔(dān)心被李林甫所陷害;楊貴妃也出面為之求 情。唐玄宗安慰楊國忠說:你去蜀中督軍,朕掐著手指等你回來,回來就 任你做宰相。李林甫聽到天子這話,心里一下子涼了半截,這不是弄巧成 拙了嗎?急火攻心,李林甫病倒在床。 入冬時節(jié),李林甫的病不見好轉(zhuǎn)。唐玄宗要赴驪山華清池去,命李林 甫隨駕,他只好拖著病軀,隨駕來到驪山。也許是一路車馬顛簸,也許是 林甫急火攻心,病情更加沉重。喚來當(dāng)?shù)氐奈揍t(yī)探視,巫醫(yī)講:見上天子 一面病就會減輕。這個巫醫(yī)看來名不虛傳,打眼便知李林甫的病根。他太 擔(dān)心失寵了,見見天子,安慰安慰就好了。唐玄宗聞此說,心想這有何難, 朕便去慰問一下李相,左右侍從以擔(dān)心沾染病人晦氣為由,攔住了玄宗。 無奈想了一個變通的法子,皇帝讓人把李林甫抬到華清池院子里,天子登 上降圣閣,遠遠地上下都能望見。玄宗在樓上手持一面紅絲巾,向李林甫 打招呼,李林甫起不了身,只好讓人代為拜謝天子。病入膏肓的李林甫, 在為帝王的恩寵和不舍的權(quán)力作最后的掙扎。沒想到第二天,楊國忠就從 蜀中跑了回來。楊國忠兔死狐悲、假模假式地來到李林甫病榻前安慰,李 林甫一見楊國忠,便知大勢已去,利用這最后一點時間,何不做個順?biāo)?br>情?他擠出幾滴眼淚,掏心窩似地交代楊國忠:我去后,大人您就接替相 位吧,費心了。十幾天后,李林甫永遠地閉上了他那一對狡黠貪婪的眼睛。 朝廷贈他太尉、揚州大都督,安排儀仗、棺木,由兒子們護送其靈柩回長安, 靈車到達京師平康坊李林甫家時,才對外發(fā)布訃告。 楊國忠做了宰相,把持了朝政,翻過年不等李林甫安葬,就著手算賬。 他指使手下,到唐玄宗面前誣告李林甫,稱李林甫曾與外族將領(lǐng)阿布思秘 密擬訂反叛計劃,“誘林甫親族間素不悅者為之證”,誘使李林甫家族中 向來對其有怨言的人來作證。楊國忠玩這一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把戲, 較前輩李林甫毫不遜色,且顯然“青出于藍”。 一切權(quán)臣不過都是天子豢養(yǎng)的走狗,是玩于帝王鼓掌中的寵物,自 作聰明的李林甫也不例外。已作古無可再用的李林甫,遭皇帝遺棄是必 然的,即使李隆基懷疑楊國忠對李林甫是構(gòu)陷,站在他大唐皇權(quán)的利益上, 他也寧可信其有,因為此時唐皇帝需要楊國忠這只獵犬,哪里再會顧及 李林甫那只死貓。 唐玄宗接到告李林甫的狀子,表現(xiàn)得異常驚訝和氣憤,立即下詔,全 部剝奪李林甫身上的官祿爵位,廢做庶人;李岫兄弟幾個一律貶謫嶺南, 近親、黨羽五十多人統(tǒng)統(tǒng)流放;劈開李林甫的棺槨,取出含在嘴里的珠玉、 剝下金紫朝服,換上一具薄板小棺,按庶民葬禮草草埋了;籍沒其所有家產(chǎn)。 自古人算不如天算,李林甫靠阿諛奉承、投機鉆營,“位極臺輔,不懼盈滿”, 權(quán)傾朝野尚不知足;“生既唯務(wù)陷人,死亦為人所陷”,活著挖空心思害人, 死了便難逃被別人陷害的下場。冥冥之中,蒼天是公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