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分給教習次第(十五條)。 一。行伍之卒,愚夫也;介胃之士,未閑文墨者也。故其為辭必鄙近通俗,條約貴簡,但欲成桓桓節(jié)制之師,十全無一隙漏,即此十冊未見其多,總而約之,一語足該矣。請求之。 一。給習之術(shù),必須先以練將冊給將,練卒冊給卒,每隊一冊,每一旗擇一識字人誦訓講解,全隊口念心記。 一。尋常比較武藝,點卯不到,小有過失,事干人眾,應責治者,即以條約為賞罰。凡能誦五條免打一棍,如此行去,不待戒而自熟。 一。俟熟,將此本見之行事之實以信之;習而未通者,因其行事而通之。 一。練伍一冊,止是選兵練伍之將宜全習之,此開練第一首務也。兵法斗萬眾如一人,臂指節(jié)制之根要,咸屬于此,不可不詳玩而信行之。 一。次將練耳目一冊,給將卒通習之如前。 一。次將練手足一冊,給大小將領(lǐng),預備什物,分撥教師教習之。 一。次將行伍一冊,給發(fā)習之如前。 一。次將野營一冊,給發(fā)習之如前。 一。次將戰(zhàn)約一冊,給發(fā)習之如前。 一。士卒應罰背條款者,不必一字一句順文背出,但每款內(nèi)能記念得大義是要如何,即準為背熟之例。 一。將領(lǐng)偏裨而上,須條條款款背記,即練卒條款,將官亦必誦熟。 一。士卒每次只與一冊,每冊多不過數(shù)十條,一日限定短條記三條,長出一條,一月可記二冊,俟一冊熟再給一冊,今所刊書冊,每一卷為一本者,正謂便于刷印,頒給隊伍耳。 一。附儲將材料一卷,論練兵一卷,皆將兵之官與將將者之所有事也。不必用以訓士卒。如卒中能自奮習者聽。 一。如此教之,庶愚蒙士卒,日誘其入而不見其多,大約一軍之義,即至愚者皆得通曉。如此,可以人自為戰(zhàn),謂之節(jié)制之師,謂之兔罝干城,舉行伍之下皆知兵之將矣。以一數(shù)十,擴而充之,一年之內(nèi),節(jié)制數(shù)十萬,可以立就云。
來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庫全書類古籍》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草廬經(jīng)略》一眾
《六韜》以一為“獨往獨來”之兵,《尉繚》以一為“獨出獨人”之兵。又頓兵死地,示之以必死,令不得不致其死而一。所以萬人一心,奮勇直前,人莫能御,如《吳子》所稱“父子之兵”者是也。吳起說武侯...
108. 心術(shù)(〔宋〕蘇洵)
108. 心術(shù)(〔宋〕蘇洵)108. 心術(shù)(〔宋〕蘇洵)凡兵上[6]義,不義,雖利勿動。軍隊各有長處及短處,無論是敵軍或我軍都是一樣。那么請教:“我軍的長處,我拿出來發(fā)揮它,但敵軍不與我較量;我軍的短...
壓垮大明的第三顆稻草:總兵、巡撫、總督的濫設(shè)
壓垮大明的第三顆稻草:總兵、巡撫、總督的濫設(shè)。弘治時期,隨著武將地位的下降和文官地位的崛起,原本總兵與巡撫平級的規(guī)定被打破,總...
【古藺通史】征求意見稿連載之15:韓存寶經(jīng)制瀘夷及其失敗
【古藺通史】征求意見稿連載之15:韓存寶經(jīng)制瀘夷及其失敗。任“命涇原路總管兼第一將、四方館使、忠州團練使韓存寶都大經(jīng)制瀘州蠻賊事...
什么是飽?什么是餓?能做到節(jié)制的人少之又少
能做到節(jié)制的人少之又少。
曹操注孫子兵法謀攻篇
曹操曰:《司馬法》曰:「萬二千五百人為軍。曹操曰:五百人為旅。曹操曰:兵形成也。曹操曰:將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緣城而上,如蟻之緣墻,必殺傷士卒也。曹操曰:毀滅人國,不久露師也。曹操曰:...
曹操:吸取教訓,有種制度叫質(zhì)任
曹操:吸取教訓,有種制度叫質(zhì)任。讓曹操下定決心約束士卒的,是淯水之戰(zhàn)。曹操兵臨宛城,張繡投降,好好的劇本突生變故,由于曹操納了...
學經(jīng)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一)鎮(zhèn)臺性暴好兵勝,士卒通情勸上欽
學經(jīng)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一)鎮(zhèn)臺性暴好兵勝,士卒通情勸上欽《除欲究本》這兵口稱:“大人,小人還有下情回稟,待小的把話...
第一一一回 丞相睿移檄北征_《東西晉演義》
卻說丞相司馬睿聞長安不守,急集諸謀士商議出師,躬擐甲胄,移檄四方,刻日北征。隗奏含文致甚苦。先是長安小兒有謠言曰:“秦川中,血沒腕;惟有涼州,倚柱觀?!敝潦枪麧h兵覆關(guān)中,氐羌掠隴右,雍秦...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