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書家趙孟頫,在繼承二王書法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了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一代新書風(fēng)。也被認(rèn)為是古代書法史上最后一座巍峨的高山。 其存世的書法作品中,多是楷書、行書,行草書極少見?!锻豸酥W事貼》就是其行草書法的代表作。不過,該貼現(xiàn)存美國。 該作品規(guī)格為45cm*200cm。通篇氣息貫通,行云流水。既有藝術(shù)欣賞價值,又有書學(xué)研究價值。 一個知名書家記載另一個書家的趣聞軼事,可見趙孟頫對王羲之的推崇。正如他在跋定武《蘭亭》中說:魏晉書至右軍始變?yōu)樾麦w,《蘭亭》者,新體之祖 也,然書家不學(xué)《蘭亭》,復(fù)何所學(xué)?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荅庾亮,亮以示翼,翼嘆服,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跡永絕,忽見足下荅家兄書,煥若神眀,頓還舊觀?!?/p>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聊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為五字,嫗大悵惋,云:“舉家朝餐,惟仰于此,何乃書壞?”王云:“但言王右軍書字,索一百?!比胧校腥烁偸腥?,姥復(fù)以十?dāng)?shù)扇來請書,王笑不荅。 羲之常自書表與穆帝,帝使張翼寫効,一毫不異,題后荅之。羲之初不覺,更詳看,乃嘆曰:“小人幾欲亂真!” 羲之性好鵝,山隂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十余,王清旦乗小船故往,意大愿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徳經(jīng)》各兩章,便合群以奉之。羲之便住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 |
|
|
來自: ww18 > 《書畫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