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棗樹皮簡介
棗樹皮,入藥部分為鼠李科棗屜植物棗的樹皮。全年皆可采收,眷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干上將老皮刮下,曬干。
棗樹屬于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10m。有長枝、短枝和新枝,長枝平滑,無毛,幼枝纖細(xì)略呈“之”形彎曲,紫紅色或灰褐色,具2個(gè)托葉刺,長刺可達(dá)3cm,粗直,短刺下彎,長4-6mm;短枝短粗,長圓狀,自老枝發(fā)出;當(dāng)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gè)簇生于短枝上。
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止瀉,祛痰,鎮(zhèn)咳,止血。主治泄瀉,痢疾,咳嗽,崩漏,外傷出血,燒燙傷。
1、《青島中草藥手冊》:“止瀉,止血。浩腹瀉,痢疾,崩漏,外傷出血等?!?/p>
2、《全國中草藥匯編》:“消炎。治氣管炎,腸炎?!?/p>
棗樹皮的藥用價(jià)值
1、治目昏不明:棗樹皮、老桑樹皮等分。燒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復(fù)明。忌葷、酒、房事。(《綱目》)
2、治腹泄:棗樹皮一束,炒焦為末。車前子三錢煎湯送下,早晚各服五分,飯前服。(《中藥通報(bào)》2(3):122,1956)。
3、治菌痢、腸炎:老棗樹皮,除去泥垢,研成細(xì)粉。每次沖服三分,每天三次。(《全展選編·傳染病》)
4、治刀傷:棗樹皮三錢,當(dāng)歸一錢。各炒為極細(xì)末,瓶裝備用。如遇刀傷,流血不止,以此藥粉干撒患處,結(jié)痂牢固,不易感染。(《中藥通報(bào)》2(3):122,1956)
5、治燒燙傷:棗樹皮,烘干研粉,加倍量的50~60%酒精浸泡24小時(shí),過濾。濾液每100毫升加樟腦5克,蟾酥2.5克。用時(shí)噴霧于傷面,或用棉球輕輕擦拭。(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棗樹皮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5~3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棗樹皮的副作用
暫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