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剛剛結(jié)束,老師們在改完試卷,錄入分?jǐn)?shù)之后往往都要對學(xué)生的成績進行評定。老師經(jīng)常要為幾百個學(xué)生評等次“優(yōu)、良、中、后進”,90分(含)以上為優(yōu)秀,80分(含)以上不到90分為良,70分(含)以上不到80分為中,70分以下為后進。如圖1。
如果該老師一個個識別錄入的話,要錄1個多小時。如果用IF函數(shù),只要幾分鐘就搞定了。函數(shù)雖然簡單,但很實用。 【思路講解】 IF函數(shù):IF(logical test,value if true,value if false) 意思是:對“l(fā)ogical test”的對和錯進行判斷,如果是對的,就得到“value if true”的結(jié)果,如果是錯的,就得到“value if false”的結(jié)果。 對于剛剛接觸IF函數(shù)的人,需要用多個IF函數(shù),即需要多次判斷對錯的,不妨先畫個圖理順?biāo)悸?。我就學(xué)生成績評定理了一個圖供參考,如圖2。
有幾個判斷就有幾個IF,即在“value if false”中增加if函數(shù),再一次進行判斷。 【實施步驟】 1、在C2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函數(shù): =IF(C2>=90,'優(yōu)秀',IF(C2>=80,'良',IF(C2>=70,'中','后進'))) 注意:函數(shù)中所涉及的符號必須在英文狀態(tài)下輸入。 第一個IF是對“分?jǐn)?shù)是否90分(含)以上”進行判斷,如果是,C2單元格顯示“優(yōu)秀”;如果不是,將進行下一步的判斷,即IF(C2>=80,'良',IF(C2>=70,'中','后進')); 第二個IF是對 “被否定的90分(含)以上”的分?jǐn)?shù)(即90分以下的分?jǐn)?shù))中判斷“分?jǐn)?shù)是否80分(含)以上”,如果是,C2單元格顯示“良”,這就選出了“80分(含)以上不到90分”的成績評定;如果不是,將進行下一步的判斷,即IF(C2>=70,'中','后進')。 第三個IF就不再說明,道理是一樣的。 2、然后自動填充,就出現(xiàn)了如圖3的效果。
3、只要再進行篩選或者以“等次”排序就可以進一步對學(xué)生成績進行處理了。 |
|
|
來自: 是在下 > 《If函數(shù)》